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当福清华春医药公司国有股权拍卖会即将开拍之际,内部股东代表提出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本次交易规则的规定,在同等条件、同等价格下,内部股东享有优先购买权……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比有限责任公司的国有股权转让所涉的《公司法》和《企业国有资产法》等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法律规范,深入分析凸现的法律冲突,重点探讨如何在操作层面上协调和解决这一法律冲突。应当在对外转让国有股权之前,依照《公司法》的规定书面征求公司其他股东同意,而其具体的操作方式应当与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法律规范相衔接。现有的法律冲突是我国立法体制缺陷所导致的结构性冲突,只有修正相关立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相似文献   

3.
陈展 《辽宁经济》2023,(6):61-6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四)》[简称《公司法解释(四)》]第二十条是赋予了转让股东反悔权利的一项具有先进意义的条款,这对于理论界与实践中存在的出让股东在其他股东主张优先购买权后是否具有放弃转让股权的权利之争起到了定分止争的作用,然而现行公司法解释却未对于该反悔权的行使条件及限制做出详细规定,使得人们对其理解有所偏差,这也导致司法实践出现了许多矛盾。本文从反悔权的定义以及其与优先购买权关系出发,总结出影响当前司法实践中关于该条款适用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反悔权行使规范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沈立群 《上海国资》2005,(10):66-66
原有股东享有的优先购买权,在涉及到国有产权转让时,其优先购买权的行使是有条件的当有限责任公司的国有股东转让其全部或部分出资,且公司其他股东表示愿意受让时,这就涉及到优先购买权的行使问题。目前,产权交易市场对如何行使优先购买权的看法不尽一致:有人认为,《公司法》规定的原有股东的优先购买权可以无条件行使;也有人认为,行使与国有出资相关的优先  相似文献   

5.
在股权发生赠与及强制执行中有适用股东优先购买权的空间,而在股权互易中原则上不宜适用,股权继承领域则应当根据公司章程的约定来决定是否适用.股权转让中股东优先购买权应当不允许部分行使,对于拟受让股东行使优先购买权应赋予合理的行使期间.  相似文献   

6.
2018年通过了《公司法解释四》在第二十一条里面明确提到了关于优先购买权的行使。本文将从构成要件中的同等条件入手,分析同等条件的行使,标准以及权利遭受侵害后如何救济。通过比较分析得出在所谓的同等条件之下股东优先购买权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卢节来 《中国经贸》2014,(1):111-112
司法实践中,转让股东与股东以外的人签订股权转让合同转让股权时,公司其他股东常以其优先购买权受侵害为由要求确定股权转让合同效力。股权转让合同效力的不同认定会产生不同的法律后果。由于新公司法对股权优先购买权的行使适用公司章程规定优先原则,从而使股权优先购买权的行使条件渐具多样性和复杂化,尽管如此,股权优先购买权的传统理论仍可适用。在分析股权转让合同效力时,应先行分析和确定股权优先购买权之性质,通过分析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案,兼顾法律规定和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并同法律规定背后的精神相一致。  相似文献   

8.
受福建省教育建筑设计院等单位委托,福建省产权交易中心按照国务院国资委关于《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下称3号令)的规定,对福州闽教监理有限公司40%股权向社会进行公开拍卖转让。委托转让底价87.53万元,经78轮的激烈竞争,最终以405万元成交,净增317.47万元,增值率达362.7%。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国有股权转让作为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形式在实践中大量运用。但在国有产权交易中,往往因股东优先购买权产生纠纷,对公开挂牌交易制度产生较大冲击。为此,有必要对有限责任公司国有股权转让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进行认真研究,运用法律分析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0.
此案间接收购行为是否被认定为侵害原股东的优先购买权,具有判例意义争议事件往往因当事人的知名度而引起关注,诉讼案例又恰恰因法院判决的强制性而成为典型。日前,一起涉及上海证大、绿城中国、SOHO中国等三方的下属公司之间的股权交易纠纷,就是由复星国际一方作为原告,以被告恶意串通、损害原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有限责任公司中,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所引发的纠纷也越来越多。其中股权间接转让模式下引发的股东优先购买权穿透效力的问题争议较大。本文将在论述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其穿透效力的问题,试图通过目的论解释证明股东优先购买权应当具备穿透效力,并提出相关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35条关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转让出资规定存在的漏洞,并提出相应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3.
乔蛟 《产权导刊》2006,(1):36-36
2005年10月27日,我国新《公司法》和《证券法》的颁布,为非上市公司股权转让打开了新的政策空间。对照《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我们认为,非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转让,要规范有序推进,目前尚不能跨越“连续拆细”这条红线。新《公司法》第一百三十九条规定,“股东转让其股  相似文献   

14.
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是为维护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限制股权对外转让而设立的一种复杂制度。关于股东优先购买权的立法旨意,其产生基础及权利性质一直是理论界争议的焦点。实务中,因相关规定不详或内在逻辑困境而出现股权对外转让存在同意规则作用消解、出让通知内容缺失、股东之间诚信失控、交易风险大的状况。基于此,应当赋予董事股东名录审批权、增设公司股权对外转让决定权、明确出让通知内容、取消出让股东反悔权规定来完善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提升解决股权转让纠纷的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15.
卢健 《产权导刊》2010,(4):58-59
经济体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国有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明晰了企业产权,吸纳了社会资本,改善了企业的经营机制。然而在国有企业大范围的公司化改制过程中,由于理论准备不足和立法的滞后,出现了一些混乱和不规范的现象,工会持股现象就在这个大环境当中孕育而生。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其动机、目的和原由可谓是纷繁复杂。  相似文献   

16.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之优先购买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东优先购买权是当股东转让其股权时,公司其他股东依据法律的规定而享有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于他人购买该股权的一项权利。优先购买权的立法依据是:有限责任公司兼具资合与人合的性质和对老股东对公司贡献的承认。"同等条件"是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实质性要求。它应包括客观公正的价格条件和所购股权的"数量相当"。部分优先购买权的行使应区分股权整体转让和股权分割转让进行具体分析。我国公司法应规定优先购买权的除斥期间。  相似文献   

17.
陈萌萌 《魅力中国》2014,(7):307-307
有法律必有漏洞,由于我国《公司法》第72条对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的相关规定不够明确,在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从而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本文主要探究了本法条值得借鉴和商榷之处,提出了几点修改建议,旨在使《公司法》第72条在实践中具有更好的执行力。  相似文献   

18.
19.
20.
7月初,国务院国资委、中国证监会出台了《国有股东转让所持上市公司股份管理暂行办法》、《国有单位受让上市公司股份管理暂行规定》,以及《上市公司国有股东标识管理暂行办法》三个政策性文件,至此,困扰投资者多年的国有股减持问题,终于落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