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6年9月,商务部发布<关于实施"万商西进工程"的通知>,启动实施了"万商西进工程",随后不断推进,由此引发了新一轮产业转移浪潮."万商西进工程"的实施与推进为陕西轻工业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历史机遇,抓住这一机遇,通过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谋求新的突破即成为陕西轻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针对"万商西进工程"这一战略背景,应通过积极进行重点产业转移承接地申报;实施产业链招商,提高轻工产业聚集程度;合理规划科学布局,促进支柱产业与特色产业的培育发展;注重环境保护,坚持"绿色转移"等策略促进陕西轻工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金融危机爆发,经济增长放缓、环境问题频发,世界各国都在重新审视自己的经济发展模式,继续推进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全球气候变暖这一世界性的严峻问题,使得全球的关注点都转移到"低碳经济"上来.我国政府也从低碳经济人手推动绿色产业发展,推动产业升级整合、提高能效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由区域目标上升为国家战略,如何实现合理的产业分工以及产业转移成为三地协同发展的重大课题。目前,京津和津冀间优势产业的重合度较高,存在严重的产业趋同,其竞争倾向较高;京冀间相似系数较低,产业差异明显,其协作倾向较强,转移产业以传统制造业为主,转移企业多为资源消耗型,转移主要集中在较近的城乡边缘区,且已进入由梯度转移为主向转变城市功能为主以及产业创新、产业分工和产业转移并行的新阶段。京津冀产业对接与转移的总体思路应以技术"进链"、企业"进群"、产业"进带"、园区"进圈"为主线,形成"项目带动、企业拉动、集群驱动、产城互动、区域联动"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4.
我国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规模稳步增长、增速不断加快。但承接产业转移出现了"速度"与"效益"的背离:唯经济增长的产业承接目标,使西部地区陷于"高增长低发展"陷阱;较强的资源禀赋依赖性,未能有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承接方式具有明显的粗放性和被动性;承接产业转移无序竞争,加剧内部发展不平衡。西部地区应突破传统承接产业转移路径依赖,创新承接产业转移理念和模式,把承接产业转移与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区域创新能力结合起来,从而增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5.
西部地区规避产业梯度转移风险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地区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容易出现低端产业锁定、过度依赖资源、忽视技术创新、引进污染产业等问题。对这种潜在的产业梯度转移风险应保持警惕,防止"来者不拒"式承接转移。同时认清当前产业转移的特点,结合西部地区比较优势,使西部地区承接的产业转移对其产业发展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东莞市作为珠三角的经济先发地区,外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基础强大。随着广东省产业转移战略的铺开,东莞产业发展的资源瓶颈效应和落后产业转移需求也很大,实施产业转移战略迫在眉睫。但是2007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东莞经济系统及产业转移战略造成了一定的外部冲击。在这种经济环境和固有的制度背景下,产业转移战略在经济先发地区应该如何推进?本文将以劳动密集型产业集聚的东莞市为例,分析经济先发地区推动产业转移的成效与不足,从而为产业转移这种产业政策的学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素材。  相似文献   

7.
企业是产业转移的基本主体。在产业转移过程中,企业不断进行着区位的调整和空间的扩张,随之产生了企业空间区位、空间结构、空间战略、空间行为和空间关系等各种企业空间组织问题。产业转移和企业空间组织是来自不同层面的同一个问题,前者着眼于宏观层面上产业经济发展中企业群体层面的空间过程,后者则着眼于微观层面上企业个体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空间活动表现。其中,产业"为什么转移"、"转移什么"、"如何转移"和"转移到哪里",主导了企业空间组织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达捷 《生产力研究》2012,(1):182-183
"十一五"时期四川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随着金融危机的驱散,如何在后危机时代紧抓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机遇,如何主动有效地承接产业转移,文章提出了"内生型开放式"经济和产业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为四川省承接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提供一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何党生 《经济师》2011,(8):210-212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的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纳入国家战略。这是我国迄今唯一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规划,是国家为促进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中部崛起、协调区域发展而采取的一项"先行先试"的制度安排。"先行先试"的政策与制度安排适应了国内外发展环境的挑战。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长珠闽"对江西产业转移的动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西作为“长珠闽”共同的腹地和后花园,近年来,“长珠闽”对江西的产业转移不断加快,已成为江西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先阐述产业转移的内涵,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和分析,得出产业结构调整、节约人力资源成本、市场扩张是“长珠闽”对江西产业转移的主要动因,并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过精准谋划产业发展定位、打造产业培育方法论、以"关键少数"引领"最大多数"等举措,聚焦"新星"产业培育,并取得积极成效. 海宁市通过精准谋划产业发展定位、打造产业培育方法论、以"关键少数"引领"最大多数"等举措,聚焦"新星"产业培育,并取得积极成效.泛半导体三年试点培育已经初见成效,产业发展正逐步向设计、封测、制程等...  相似文献   

12.
关于在粤台资企业产业升级与转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落实广东省"十一五"规划纲提出的"珠三角要提升产业发展层次"、"逐步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山区转移,拓展发展空间"等有关要求,省台办组织了部分力量就在粤台资企业产业升级与转移问题进行了专项调研,初步掌握了在粤台资企业升级与转移的基本情况,分析研究了推进此项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以产业转移促进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任务之一,推进产业转移是解决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产业转移是转出区的推力、目标区的拉力与接纳能力及转移通道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国家层面要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并加大宏观政策引导力度;在区域层面,要根据中西部不同的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产业承接能力和承接水平,在中部地区实施"产业对接"策略,在西部地区实施"产业承接"策略,并寻求不同产业、不同行业产业转移的最佳模式和合理路径;在企业层面,要对不同转移状态、不同转移类别的企业实施不同的转移策略.  相似文献   

14.
近在南粤大地掀起了一波推动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双转移"运动,将之称为运动是因为倡导者和推动者均为政府. "双转移"运动的起因是广东先发地区珠江三角洲的各项生产要素价格全面提高,经过30年的工业化,可利用土地基本开发完毕;劳动力成本在最低工资规定和新劳动法的双重规制下大幅提升;油价电价和原材料价格高涨;人民币不断升值.  相似文献   

15.
国际金融危机以后,中国传统的贸易模式不能持续,而且国内各种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凸显了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的紧迫性。对于地域广阔、地区发展差异明显的中国,地区间产业转移似乎可以实现不同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但是,目前中国地区间产业转移的认识存在诸多误区,如产业转移主要发生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且以省际转移为主,产业转移对拉动内需和解决"三农"问题至关重要,产业转移会拉大地区间发展差距等。文章说明了这些误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作者关于产业转移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国际产业转移与国际分工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在产品内分工条件下,国际产业转移发生深刻变化,产业转移逐步深入至生产工序层面,从而演化成为一种国际产业转移新模式,即"产业片段"转移模式。该文重点剖析了产品内分工条件下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特点,以及产业片段化转移对相关国家产业发展的影响,进而提出产品内分工条件下的中国产业升级策略。  相似文献   

17.
"泛珠江"区域产业梯度分析及产业转移机制构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近10年来,国际、国内产业结构和产业转移的特点和发展动向除了呈现规模扩大化、结构高度化、方式多样化外,最基本的特点就是产业转移呈现区域内部化。从国内情况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但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演进,而且还存在着区域内、区域外之间产业结构的重组和转移。  相似文献   

18.
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二元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顺克 《经济论坛》2004,(10):108-109
经济发展的国际经验表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一国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将发生规律性演变。当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之后,农业将发生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不仅要实现产业转移,而且要实现空间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产业转移过程表现为工业化,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空间转移过程则表现为城镇化。农业的工业化与城镇化是经济发展不可分割的两  相似文献   

19.
2008年5月29日,广东省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工作会议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会议出台了《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及8个配套文件。会议提出,要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为动力,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方针,着力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大力提高劳动力素质,提升珠三角地区产业竞争力,带动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加快发展,推动广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促进广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推动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是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科学判断国内外发展大势,根据广东实际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广东破解科学发展难题,促进新一轮大发展,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本期选登中共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同志《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努力开创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工作新局面》的专题文章,请关注。  相似文献   

20.
在国际产业转移的背景下,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呈现新趋势:承接产业由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对外直接投资(ODI)、外商直接投资(FDI)和离岸外包成为产业转移的主要路径,产业转移由垂直分工向垂直与水平复合型分工方式发展。我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应更加积极,由被动地接受边缘产业或环节向主动"走出去"转变。同时,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进一步提高行业的市场竞争力,避免海外高新技术在我国市场形成垄断;重视独立自主研发,提高在产业链分工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