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国际政治经济学与比较政治经济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政治经济学和比较政治经济学是20世纪70年代末新兴起的两个学术领域,前者已经很具规模,后者还在成型的过程中。本文介绍这两个领域在西方(主要是美国)的起源和发展概况,并以此澄清两者的异同,特别是国际政治经济学里的“国际”与比较政治经济学里的“比较”的区别。  相似文献   

2.
国际政治经济学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领域一个重要分支学科,该学科兴起于上世纪70西方经济危机之后,8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经济学更是在美国得到极大发展,使得该新生学科趋向完善、成熟.作为80年代中期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的重要发展者,罗伯特·吉尔平不得不提,其重磅之作《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经济学》,汲取了当时最新的研究成果,全面地不偏不倚地阐述了国际政治经济的各个流派的观点,并渗入了作者自身许多独到的见解,可以说,该论著在当时的国际政治经济学领域是个重大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际学术界一个值得注意的学术现象是康德拉季耶夫经济长波理论的复兴和与之相关的政治长波理论的兴起。政治长波理论认为,康德拉季耶夫长波理论虽然能够说明为什么民主化进程总是呈现为一种浪潮式的运动,但是民主扩张或民主倒退的发生并不是经济发展水平所能简单地决定的。该理论认为,从经济长波的繁荣阶段变为衰退阶段是资本主义的内在规律所使然,但从衰退阶段变为繁荣阶段则是整个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斗争的结果。在过去的五个世纪中,国际体系转换的主要方式是战争,从而形成了世界霸权的周期性更迭,但目前全球政治的演变则是一个由长波经济推动的制度层面的进程,寻求进行世界范围的结构改革,是一个政治全球化的进程。作者认为,经济长波理论与政治长波理论的兴起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第四个经济长波危机衰退期旷日持久的困境对学术研究的一种强烈需求,是时代赋予的一个关系人类命运和前途的重大前沿课题;回应这种需求,加强对这个重大前沿课题的研究,是中国政治经济学的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4.
5.
最近20年开始发展的西方“政治经济学”与我们的“政治经济学”在体系上和内容上完全不同。它主要探讨政治和经济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分析人类社会的政治行为和经济行为对生产和财富分配的影响,并以此方法扩大到对国际关系的研究,对我们从事世界经济和政治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区域经济和贸易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与世界其它地区相比,东亚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方面明显滞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为推动东亚经济整合提供了新的范式。  相似文献   

7.
曾怡仁  李政鸿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1):93-115,158,159
女性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是融合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与女性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研究路径,一方面,它将性别议题带进全球化以及发展研究,尤其关注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发展计划、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结构调整方案以及全球化进程所造成的性别不平等问题;另一方面则是反思主流、非主流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性别盲问题,并思辨国家、市场和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作者采取跨层次与跨学科的多元研究方法,勾勒出女性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与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女性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批判的国际政治经济学之间的知识脉络,说明该研究途径对外开放的特色,认为透过学术社群之间的对话和更多学者的投入研究,女性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将更为成熟,同时也会推动整体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对市场化改革实践发挥了积极影响.与此同时,它在整个经济学理论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出现了多元化趋势,还表现为其理论研究规范性的不断增强,但这种积极变化是伴随着其作为主流经济学意识形态功能与话语权的弱化出现的.这一格局必将影响到今后国家大政方针决策对基础经济理论的选择,而且从一定意义上讲也会影响到政治经济学科自身的命运.本文就我国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现状做一回顾总结,以对其未来发展趋势与特征做出某种判断.  相似文献   

9.
国际政治经济学(IPE)的诞生是为了解决纯粹政治理论所无法解释的国际现象。早期的IPE学者们习惯于沿用传统政治学的思路,研究国内政治经济对国际体系的影响。而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部分学者开始循着一种"逆向思维",研究国际环境对国内政治经济的影响。以"颠倒的第二种设想"、国内政治联盟与分裂的假说、双层博弈等理论为代表,国际政治经济学在90年代完成了研究路径由外而内的转型。但是,面对当前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这两种单向的研究路径只能提供片面的理论解释,学界有必要探索国际与国内双向互动的IPE理论,以解释中国在全球化过程中面临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0.
本刊于 2 0 0 2年 12月 2 1~ 2 2日在北京召开了“国际关系理论与中国 :比较与借鉴”学术研讨会 ,与会者的发言精彩纷呈。我们选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发言选登出来以飨读者。需要说明的是 ,所发文字在整理后都经过了各位发言者的确认。  相似文献   

11.
The trad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A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o the economies of both countries. The recent trade conflicts and fric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A constitute obstacles in the way of US—Chinese bilateral trade 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which is of considerable concern to both countries. Through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political process of US trade policy towards China, the present paper identifies the important determinants of US trade policy towards China. The influence of US trade policy on the trad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SA and China is assessed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trad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SA and China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2.
国际政治经济学从国际关系中分离之后,汲取了经济学和比较政治学等诸多学科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学区别于国际关系其他领域的重要特征,也是区分国际政治经济学国际组织学派和英国学派的重要标准。在国际政治经济学发展过程中常用的两种研究方法是理性选择和比较方法,后者通常可以划分为大样本统计和小样本案例分析。是否采用源自经济学的理性选择和使用大样本统计还是小样本案例分析成为目前国际政治经济学方法论争议的核心问题。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应当充分重视研究方法的掌握,作为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消费者,要实现同西方学者的对话,我们必须掌握相应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服务于议题设定,任何方法都有其优势和局限性,应当根据自己议题需要谨慎地使用某种或者多种研究方法;应当关注经济学和比较政治学发展的新动向和新发展,这两个学科对国际政治经济学及其研究方法的影响还将继续。  相似文献   

13.
以国际经济视角解读上海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时代背景、历史使命,阐述上海自贸区的制度创新点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并对相关社会、经济问题该如何解决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The Asia‐Pacific Free Trade Area (FTAAP) has become a topic of focus since the proposal was first raised in 2004. The present paper considers China's policy towards the FTAAP from a political economy perspective by probing the gains, impediments and concerns for China, and makes judgments based on several possible scenarios. The author argues that from an economic perspective, China would benefit from joining the FTAAP both in a static and a dynamic manner because both its main trade partners and trade barriers in export markets are concentrated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However, whether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s likely to support the initiative is largely dependent on certain crucial political and diplomatic elements, including the APEC approach, US‐Chinese relations, quality of treaty, sensitive sectors, competitive proposal of alternative and membership of Chinese Taipei. Therefore, i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cannot ratify the ideology and terms of the initiative, or issues that are central to China's interests are not addressed, the FTAAP will only remain a proposal possessing economic possibility in the long run, without political feasibility in the near term.  相似文献   

15.
需求分析指导下的经贸英语课程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高校经贸英语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显得越来越重要。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结合教学实践并基于专门用途英语的需求分析理论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地方经济社会的特点对经贸英语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探索,明确经贸英语课程的培养目标,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突出能力训练,改革教学方法及学业评价与课程考核方式,取得了预期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中美贸易摩擦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贺文华 《科技和产业》2010,10(1):114-118
中美经贸关系在迅速发展的同时,经贸摩擦不断。究竟如何看待中美经贸摩擦无疑是个需要认真思考和探讨的重要课题。近些年的中美经贸摩擦主要是经济原因引起的,同时也有政治原因;中美经贸摩擦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避免或减少的。  相似文献   

17.
在国际伦理学界,比较通行的五种分配正义观包括绝对平均/平等主义的分配正义观、差别原则的分配正义观、功利主义的分配正义观、应得原则的分配正义观和自由主义分配正义观。这五种分配正义观在政治光谱上大体占据着从左到右的位置,从强调绝对平等到强调相对平等,再到功利和应得,最后是强调自由的权利,它们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人类理性,是维护人类共存和谐与发展的基本伦理。这五种分配正义观无论其是否全面,但它们都代表着人类不同利益群体对分配正义的一种认同。对照这五种分配正义观,作者认为,当今国际经济秩序存在着缺损,如平等的缺损、幸福的不足,对应得的扭曲和对历史罪恶的矫正缺失。依据这五种分配正义观,作者认为,不论从任何分配正义观来说,发展中国家提出的改善国际经济秩序公平性的内容在国际伦理学上都具有正当性和合理性,即使从最不注重公平的自由主义分配正义观来看,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8.
19.
20.
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尽管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存在着较为突出的脱离中国现象,这在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方面均有所体现。作者因此提出一种基于中国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思路。该思路主要由问题领域、理论突破和学科弥合三个方面组成。问题领域通过核心议题和研究路径相结合加以确定,理论突破主要围绕着有别于西方特质的中国特质展开,学科弥合则是实现前两者必须具有的知识结构。基于中国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不仅能够缩小与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差距,而且也能为构建国际政治经济学领域的中国学派甚至是整个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中国学派提供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