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各级农信社出台了大量内控管理制度,这为农信社的风险防范和稳健经营提供了保障。但也应看到,在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制度“消化不良”问题,应引起有关部门关注。  相似文献   

2.
2001年9月19日,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省联社)在全国率先挂牌成立,从而奏响了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领域新一轮改革的“集结号”。纵观“江苏模式”的存在,不难发现,是组织制度和业务机制创新带来了江苏农信社的发展和繁荣,组织制度和业务机制创新无疑是农信社发展的原动力,并在服务“三农”中凝练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3.
农村信用社(简称“农信社”)经过近几年的改革与发展,各方面均取得一定成果。但在股权设置、法人治理机制建设,特别是内部组织结构的完善等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利用交易成拳、制度的供给、需求与均衡等理论对农信社内部治理结构中现存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深入探究。最后从制度创新的角度对新时期如何进一步优化农信社内部治理结构,促进其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一种新型制度设计——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相似文献   

4.
当前,随着农信社信贷管理制度的不断规范和完善及信贷责任追究力度的进一步加大,部分农信社和一些信贷人员在信贷管理上产生了“不挑水不摔罐子”的消极思想和不良倾向,应引起有关部门关注。  相似文献   

5.
一、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应达到三个基本目标首先,产权制度改革应有利于明确农信社市场定位,进一步体现为“三农”服务方向。农信社定位于“农”字,不仅是政策所需,更是比较优势所在,是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因此,农信社的产权制度改革,必须有利于进一步突出“农”字号的市场定位,并且通过制度安排,用经济手段不断提高农信社为“三农”服务的能力,提高扶农、支农水平。其次,产权制度改革应真正形成产权激励和约束,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这是产权改革成败的关键。产权制度改革的核心在于明确和规范出资人与经营者各自的权力、责任,形成…  相似文献   

6.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进一步增强服务“三农”的功能,是农信社改革的方向。根据国务院深化农信社改革试点方案和银监会关于“中西部地区的农信社产权改革的重点要放在以县(市)为单位统一法人上”的具体要求,结合敦煌市信用联社的实际,笔者认为,当前规模小、实力弱的西部欠发达地区农信社应坚持走县(市)联社统一法人改革的路子。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走访黑龙江省桦川县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农信社)及贷款农户,深入分析“五户联保”制度的运行绩效、存在问题,并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由于我国农信社管理体制的不完整性和经营宗旨的特殊性,农信社在长期的经营发展中,积聚了较多的历史性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对农信社自身的持续、稳健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也是影响农信社监管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就现实而言,日常监管中的三个“不对称”现象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9.
近两年来,通过对农信社开展案件专项治理活动和实施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审计,发现了诸多问题,尤其是一些经济案件和违法违纪事件时有发生。而产生这些问题的“症结”,就是当前农信社还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体现内部控制理念的企业文化,因此尽快形成一套建立在农信社企业文化基础上的包括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和有效措施的内部控制体系,已成为农信社实现快速稳健发展的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10.
农信社的稳健发展,离不开完善的内控制度。广西桂林银监分局紧紧围绕“三管—透明”的监管新理念,以“管内控”为着力点,在全市农信社组织开展了以“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化解风险、提高效益”为主要内容的“内控制度建设年”活动,使辖区信用社进一步完善了内控制度,筑起内控之“墙”,加强了内部管理,有效促进了各项业务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无规矩不以成方圆,无制度无以建秩序。广东省农信社领导班子深知制度的重要性,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工作。2006年,全省农信社坚持“制度先行”、“以制度管人、管社”的经营管理理念,共制定或修订各项规章制度共110余项,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内控评价制度。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研究制定了涉及招聘与调配、组织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目标和任务,鼓勋创新农村金融体制,要求农信社(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下同)更好地发挥为“三农”服务的主力军作用;最近,银监会又提出,要“把推进农信社改革发展作为金融工作的重点”。那么,接下来我们该怎样做?笔者在此专门围绕农信社深化改革的路径问题谈谈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在“三农”问题上,农信社与地方政府是有利益契合点的: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富裕,势必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而地方经济发展,农信社业务也势必得到壮大。从终极目的上来看,农信社与地方政府在“三农”问题上求得“双赢”局面。但在实践过程中,地方政府与农信社却又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与偏差,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4.
农信社改革遭遇的种种障碍当前,我国农信社改革发展势头令人鼓舞,但也明显存在着诸多障碍。一是农信社面临多元目标的冲突。表现在:中央政府要求服务“三农”与农信社自身实现“盈利”存在着现实冲突;地方政府对信用社的行政干预与农信社自身求发展之间存在冲突;监管机构的保守监管与农信社追求创新之间也存在冲突。二是农信社未能真正“享受”到国家政策的特殊待遇。农信社所得到的政策扶持与国家对于国有商业银行的直接注资和剥离不良资产相比,要求还是有些苛刻,所受到的待遇也有不公平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信社的制度缺陷及其治理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彦岭 《农村经济》2005,(12):77-79
农信社改革问题是我国金融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事关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走向。笔者认为,我国农信社的制度缺陷根本在于产权缺陷和行政主导,我国农信社的分权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只有进行以产权改革为核心的综合改革,减少行政干预,农信社才会彻底走出困境,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农信社支持“三农”存在“脱轨”问题一些农信社在经营思想、经营观念和经营方向上存在着一定的偏差,有“脱轨”经营的问题。支农欠缺思路。在目前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的利益驱动下,部分信用社员工有轻农重工,弃农重工的想法,因此出现把有限的农业生产资金转移的做法。此外,缺少相应的  相似文献   

17.
1997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人民银行在加强农信社金融监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当前农信社监管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农信社机构分散,法人数量多,大部分机构资本金严重不足,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对农信社以法人为单位缺乏一套科学、合理的风险综合评价体系;对农信社内控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的监管有效性不足;监管队伍的人员数量和业务素质还不适应监管工作需要。针对农信社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深化农信社改革的总体要求,中国银监会于9月2日至3日召开了全国农村信用社监…  相似文献   

18.
明晰市场定位服务“三农”,支持农村经济,是农信社的必然选择。如果背离了这一定位,农信社就成了无水之源、无本之木。根据这个基本原理,在明确市场定位的前提下,农信社应坚持突出重点、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原则,进一步细分市场,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特点、产业优势和经济发展状况,实施有差别的市场定位。县域经济是农信社的基础和主战场。应充分利用农信社  相似文献   

19.
目前,员工借调普通存在于各级农信社。借调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尴尬。有人用"悬在城市的漂移族"来描述借调人员:职位不稳定,去向处于"漂移"状态。这种现象已成为当前农信社的难点问题,需要采取措施妥善解决。一是制度应健全。从制度上规范借调行为,对借调的地位、作用、条件、程序、时限、标准、借调人员日常管理和权益保护、借入单位与借出单位的权利义务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农信社的迅速发展,如何“科学”、“准确”地对衣信社的经营绩效做出评价也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农信社以往的经营绩效评价体系主要是根据一些财务指标来进行的。这种方法存在着滞后性、片面性、不利于农信社的整体发展等弊端。因此,笔者尝试借鉴平衡计分卡的原理,对衣信社的绩效评价体系进行了重新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