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白丹丹  乔家君 《经济地理》2015,35(3):145-153
服务型专业村对传统农区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以河南省画虎专业村王公庄为例,阐述欠发达农区服务型专业村的形成、影响环境及其演化机理。研究发现:1在专业村形成的不同阶段,其廊道不断变化,由血缘、地缘关系路径逐渐向业缘关系转变;2绘画行业规模的扩大主要发生在专业村形成的后期阶段,即扩散机制的二、三阶段,且学员来源在空间上不连续,呈跳跃式扩散,空间跨越尺度较大,不同于特色种植型专业村多邻近扩散的形成规律;3绘画产品销售市场逐渐趋于稳定,销售途径向多元化方向发展;4王公庄绘画产业专业村形成的影响因素是村内部因素和村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模仿创新、网络联系、规模经济、分工经济是服务型专业村发展演化的内在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2.
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是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必答题.本文在分析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基础上,针对产业结构间及各产业内部变动趋势,提出未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发展方向,为我国产业结构优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制度变革和技术进步带动了中国三次产业结构变动。在产业结构变动的过程中,国民经济也在高速增长,中国从一个经济发展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工业门类齐全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本文参阅以往的研究文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运行的具体情况,探讨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尝试建立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理论分析表明:产业结构调整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然后运用计量经济工具对产业结构变动和经济增长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实证检验结果证实了理论分析的判断。  相似文献   

4.
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所面临的国内国际经济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这就使得产业结构调整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技术创新是影响一个地区产业调整的重要因素。要从战略高度认识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提高我国的技术创新水平,为实现我国整体经济实力的跨越式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我国产业结构的变迁与互动:特征与结构效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产业政策的导向极大的影响了一国经济资源的配置格局与配置效率,而正确的产业政策的前提则是对产业结构变迁规律的把握。产业结构的变迁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对处于转轨时期的国家来说,包括制度等过多因素的影响可能会使结构计量经济模型变得不稳定,基于此,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变迁规律进行了研究:一是通过弹性系数考察了规模经济变化的结构变迁效应;二是对二产内部的结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三是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对三个产业内部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现代经济快速发展主要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来实现,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则依靠产业结构调整.分析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本文将投入产出理论与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相结合,构建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因素新模型,将其用于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以寻求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规律,旨在为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升级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前东莞市正在进行经济社会双转型,推动资源主导型经济向创新主导型经济转变、初级城市化社会向高级城市化社会转变。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核心是产业结构调整,而产业结构调整必然落实到具体的空间上,产业结构的质态转变首先通过相应的土地利用变化得到反映,[1]产业结构调整必然对土地资源配置提出新的要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之间产业发展的关联度增强。资源配置的全球化以及产品生产和交换的全球化,使一国的产业结构变动与全球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性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与投资自由化和生产国际化相伴而生的国际产业转移和产业分工,极大地推动了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格局的变化。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国际产业转移和产业分工的变化与影响;阐述了国际产业转移进程中美国和欧盟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笔者认为,国际产业转移与美国和欧盟的产业结构调整实际上是一种相辅相成和互为因果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攀枝花市利用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本文通过分析攀枝花.1991年-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分布及投资影响因素,力图提供攀枝花市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人才是一个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人才问题的症结不在数量,而在人才结构的不合理、人才结构的失衡。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会对人才需求提出新的要求;人才结构的调整,反过来可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以陕西省为例,对省域人才需求的走向进行了总体预测,并提出了人才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Blue economic zone is a typical regional economic mode,which is specially characterized by marine economy and has multiple economic types coexisting and interacting through integrating marine and land resources.With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arine economy as a strategy to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approved in many countries.The Blue Shandong Peninsula Economic Zone(BSPEZ) reflects the local demand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and its upgrading and enhancing competitiveness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also of obvious significance for enhance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eastern China and the national marine economy.This paper thinks that the BSPEZ has many advantages,such as unique marine economy,growing high-tech industries,more and more mature industrial system,advanc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and outstanding big enterprises,large projects and regional bright brands,but it is also facing problems of low industry cluster,similar industrial structure with each other,still weak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o we put forwards the basic approaches to upgrade and enhanc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transforming and upgrading the traditional marine industries with advantages,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new marine industries and high-tech industries,integrating marine and land industry,and promoting the rational system arrangements.  相似文献   

12.
国际产业转移新趋势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国际产业转移是各国开放经济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结果。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我国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区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飞跃发展,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产业转移业已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对我国的产业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必须结合我国自身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优化产业结构,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中外品牌汽车激烈竞争中,中国自主品牌汽车虽然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但仍然存在质量不高、技术落后等问题。本文开展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战略的研究,通过对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现状的研究,明确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机遇。从自主品牌汽车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潜在优势和外部威胁等方面对我国自主品牌汽车进行了SWOT分析,结合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典型代表的成功经验,分别从技术策略、产品策略、品牌策略、市场策略和管理策略提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基于国际化视野进行创新政策、体制和创新体系改革的需求日益迫切。科技创新国际化已成为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升级的一项关键举措,对于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对东湖高新区科技创新国际化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东湖高新区科技创新国际化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依据政策资源、区内资源、人力和金融优势,通过引进国际化海外人才、营造科技创新环境、加大科技投融资建设和完善国际化政务服务体系等措施,实现东湖高新区科技创新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通过运用我国11个沿海省份2006—2018年的数据,构建面板门槛回归模型,研究以海洋创新驱动为门槛变量时,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海洋产业结构升级能够显著促进海洋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受到海洋创新驱动水平制约而存在门槛效应;外商资本投资水平、R&D经费投入情况均是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南部、东部海洋经济圈中海洋产业结构升级能够有效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而北部海洋经济圈则较不显著。最后,从重点培育海洋高新技术产业、提升海洋科技转化应用能力、优化海洋创新驱动制度环境、促进海洋经济区域协同发展四个方面提出相关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6.
“十四五”规划提出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创业孵化是推动创新引领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是新一轮产业变革的重要载体。孵化器资源整合通过帕累托改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孵化投资通过收入效应提高规模效率,技术服务通过替代效应提高技术效率,进而推动创新引领经济发展。基于2010-2019年中国内地省际面板数据,使用Bootstrap方法、逐步回归法及sobel模型检验创业孵化影响资源配置效率、规模效率与技术效率的中介效应。结果发现:孵化器数量、人员投入、风险投资及技术服务对资源配置效率、规模效率与技术效率具有显著中介效应,创业孵化通过创新产业化路径推动创新引领经济发展。据此,提出如下对策建议:①以平台化、网络化路径扩大孵化器体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②优化创业孵化资金“入、转、退”制度,提升规模效率;③建设“孵化器4.0”模式众创空间,提升技术效率。  相似文献   

17.
硬科技是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技术,建设富有韧性的硬科技创新体系已成为提升国家科技实力、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路径。基于韧性视角,构建驱动硬科技创新发展的整合性分析框架,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中国沿海城市和内陆城市进行组态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沿海城市推动硬科技创新发展的驱动路径有3条,内陆有4条;两类区域驱动路径中,硬科技创新发展的核心驱动条件具有差异性,同时,多样性、进化性、流动性、缓冲性条件的替代关系也不同。研究结论对促进沿海和内陆城市的硬科技创新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科技金融为我国产业升级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制造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其结构优化升级是否受科技金融的影响值得探索。采用2010—2016年我国省级制造业细分行业数据,从合理化、高级化角度考察科技金融对制造业结构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结果发现,科技金融对制造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具有直接促进作用,同时其直接影响具有地区异质性。从合理化角度,科技金融对沿海地区制造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程度低于内陆地区;从高级化角度,科技金融能够显著促进沿海地区制造业结构高级化,对内陆地区的影响则不显著。另外,通过分析科技金融对制造业结构优化的间接影响发现,技术创新和要素市场发育在科技金融对制造业结构优化的影响过程中发挥积极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
基于包含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度了“一带一路”沿线17个省市区2006-2015年的工业环境效率,通过Tobit模型对工业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提高了沿线省市区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平均工业环境效率也略有提升;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省市区工业环境效率较高,而 “丝绸之路经济带”工业环境效率普遍偏低;③人均GDP、产业结构、人口密度对“一带一路”沿线省市区工业环境效率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对外贸易水平和环境规制对工业环境效率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地区生产总值占比、贸易依存度的影响则不显著。因此,建议通过产业结构优化、能源利用效率提升、“海上丝绸之路”区域科技水平提升、“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等措施实现“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揭示长江经济带11省市科技创新效率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基于PCA-SE-DEA组合模型,对全国和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效率进行测度,重点对长江经济带的科技创新效率进行收敛性检验和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效率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长江上中下游省市科技创新效率的地区差异呈逐步扩大趋势;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效率较低省市的追赶效应尚不明显;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最为显著。由此提出,长江经济带需要统筹协调,建立协同协作机制,构建全流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提高整体科技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