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失信的代价     
《韩非子·说林》中讲述了一段很有趣的事。齐国打鲁国,索要鲁国的宝物“谗鼎”。鲁国败后,将一件赝晶送给齐。齐使者看后说:“这是赝品。”鲁人却说:“这是真品。”齐使者说:“把乐正子春找来。请他鉴定,我们相信他的话。”鲁人请来乐正子春,乐正子春见过鼎后说:“为什么不把真的谗鼎给齐网?”鲁人说:“我喜欢真的谗鼎。”乐正子春回答:“我更爱惜我的信誉。”  相似文献   

2.
失信的代价     
《韩非子·说林》中讲述了一段很有趣的事。齐国打鲁国,索要鲁国的宝物“谗鼎”。鲁国败后,将一件赝晶送给齐。齐使者看后说:“这是赝品。”鲁人却说:“这是真品。”齐使者说:“把乐正子春找来。请他鉴定,我们相信他的话。”鲁人请来乐正子春,乐正子春见过鼎后说:“为什么不把真的谗鼎给齐网?”鲁人说:“我喜欢真的谗鼎。”乐正子春回答:“我更爱惜我的信誉。”  相似文献   

3.
新浪微博     
请到《中国企业家》官方微博http://t.sina.com.cn/cne来找我们,跟我们的几万名粉丝一起互动吧! SEND 《中国企业家》杂志:中国企业家网文章《史玉柱:我是赌徒的反面》,“我以前胆子很大,但这12年里我胆子是最小的,而且是大家公认的。我一个时期只做一件事,是赌徒的反面。”  相似文献   

4.
在切入主题之前,请允许我为大家讲一件生活中的小事。有甲和乙两妇女,用同样的价格买了同样的衣服。(大家可能都有同感,许多妇女在买东西的时候,是舍得花钱的,但买了以后就会后悔)这里的甲妇女就抱怨开了:“你看,这钱真不是钱了,这一件衣服就花了我360元钱。”“不会吧,我今天只花了一元钱。”“你没有搞错吧?”,甲妇女奇怪地问。“你想想,假如这件衣服你穿一年,而一年算360天,360元钱不是每天只支付了l元钱吗?”甲妇女才恍然大悟。在这件事中。  相似文献   

5.
寻找M号     
年前正是商场换季打折之时。我心仪已久的一件外套的价格也终于降到了我所能接受的程度。一日,我拉上先生,来到那家专卖店。我们走进店里时,我发现已有几位女士正在捻衣角、看款式,打我看上的那件衣服的主意了。“请问这件衣服会不会起球?”一位女士问。导购小姐答:“不会的,这是纯毛面料。”这倒提醒了我细看样衣,衣袖上果然有起球的痕迹。正规专卖店的衣服应该有面料质地标识的,我在衣服里面找到了:55%毛,45%混纺。据此判断,难以确定不会起球,但我仍不愿意放弃购买它。于是,穿在身上试给先生看,他也满意,决定买下,…  相似文献   

6.
土耳其诗人纳乔姆·希格梅有一句名言:“人的一生中有两样东西是永远不能忘却的,这就是母亲的面孔和城市的面貌。”一幢老房子、一件老古董,都是城市的记忆,浸染着风雨沧桑,承载着文化的积淀,见证着城市的昨天。  相似文献   

7.
不买也罢     
那日,我与女友在兰州的张掖路闲逛时,突然想起自己需要买一件上衣。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劲霸男装专卖店。店里的服装款式很多,我们仔细地看着。在我们看衣服的时候,总有一个店员跟在我们后面,当我们在某件衣服前稍一停留,她便“热情”地对我说:“这件衣服很适合你,上身试一下吧。”好像非要让我们买一件不可,弄得我和女友心里很不舒服。不过,我们最后还是看上了一件浅色的上衣,试了一下,很合身,便向店员询问价格。店员说:“我们现在搞活动,这件上衣是498元,送你一条138元的皮带。”我们问,如果不要赠品的话,上衣的价格是不是能够便宜点儿…  相似文献   

8.
恺撒于公元前47年远征安纳托利亚,说出流传千古的名句:“我来,我见,我征服。”许多读书人可能对“征服”这件事没有太大兴趣,大家比较关心的还是恺撤看见了什么。中国先贤提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是希望能借着旅游增长见闻。  相似文献   

9.
《国土经济》2007,(1S):13-14
尊敬的曾培炎副总理,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金沙江畔隆重庆祝向家坝水电站开工建设。这是我国“十一五”开局之年开工建设的第一个特大型水电项目,是继溪洛渡水电站开工之后,金沙江水电开发的又一件盛事。在此,我代表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向家坝水电站的顺利开工建设表示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10.
日前,我到某县一局机关办事,看到那里好几个工作人员忙得不亦乐乎:有的拿着剪刀在剪,有的拿着糨糊在贴,有的在复印。我大惑不解地问:这在做什么工作?工作人员“嘘”一声,小声对我说:“我们在招商!”  相似文献   

11.
失信的代价     
《中外企业文化》2005,(9):70-71
《韩非子·说林》中讲述了一段很有趣的事。齐国打鲁国,索要鲁国的宝物“谗鼎”。鲁国败后,将一件赝品送给齐。齐使者看后说:“这鼎是赝品。”鲁人却说:“这鼎是真品。”齐使者说:“把乐正子春找来。请他鉴定,我们相信他的话。”  相似文献   

12.
邢志 《成功之路》2011,(6):21-22
曾读过这样一个资料:经济学日家孙冶方和舞蹈家资华筠都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常在一起开会。一天,孙冶方得知资华筠是著名学者陈翰笙的学生,便主动告诉她:“你的老师是我的引路人。我是在他的影响下,参加革命并且对经济问题发生兴趣的,所以我很感谢他。”后来,资华筠把这件事告诉了陈翰笙,陈老却说:“不记得了。”  相似文献   

13.
李琦 《企业导报》2004,(8):60-61
经过三年的爱情长跑,我与他终于准备携手踏上那通向伊甸园的红地毯。在双方家长的商议下,我们决定2003月4月择日完婚。说到谈婚论嫁,构筑爱巢成为迫在眉睫的头等大事。当年1月,我们分期付款购买了一套新房。爱巢不算太大,二室一厅的框架结构,位于顶层,房间建筑面积约84平方米。如何将它装饰得既舒适又漂亮,成了我俩人生中参与“做主”的第一件大事。装修经验的“空白”,让我们的筑巢计划留下了太多的美丽遗憾。用字记下这8段零散的记忆,希望给正在准备爱巢装修的新人们,留下一点小小的启发,我们的老路你不要走。  相似文献   

14.
词典的故事     
捅马蜂窝这样的事情相信很多文章里都写过,淘气是孩子的天性,在冯骥才先生的笔下,“我”和妹妹同样也在半是淘气半是好奇的心理驱使下经历了、这么一件事情。文章语言朴实流畅,读来会为“我”的举动会心一笑,那是童年的生活,更是永久的记忆。  相似文献   

15.
礼品     
一个朋友准备结婚,我和妻商量送一件礼品以示祝贺。手头有两套一模一样的酒具,我打算送去一套。妻却说:“送那套茶具吧!”这套茶具小巧玲拢,做工极为考究、透着一股自然天成的艺术韵味,是我的钟爱之物。我说:“酒具多出一套,留着也没有用处。”妻说:“把自己都感到是多余的东西,拿去送与别人,心里总觉得缺乏诚意。茶具我们很喜爱,朋友也一定会喜欢的。”于是我把那套茶具送去了。朋友果然非常满意,爱不释手,陶醉在一种艺术氛围里,把我的心也感染得一片晴朗。这,真是*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呀!礼品  相似文献   

16.
幸福     
幸福的生活有三爪不可缺的因素:一是有希望;二是有事做;三是能爱人。有希望。亚历山大大帝有一次大送礼物,表示他的慷慨。他给了甲一大笔钱,给了乙一个省份,给了丙一个高官。他的朋友听到这件事后,对他说:“你要是一直这样做下去,你自己会一贫如洗。”亚历山大回答说:“我哪会一贫如洗,我为我自己留下的是一份最伟大的礼物。我所留下的是我的希望。”一个人要是只生活在回忆中,却失去了希望,他的生命已经开始终结。回忆不能鼓舞我们有力地活下去,回忆只能让我们逃避,好象囚犯逃出监狱。有事做。一个英国老妇人,在她重病自知…  相似文献   

17.
工作29年来,我只干了一件事:种草、养牛、挤牛奶。养牛时做的是这件事,当工人时做的也是这件事,自己创业后做的还是这件事。在我们厂区,最大一块标语牌写的是:“聚精会神搞牛奶,一心一意做雪糕。”它时时提醒我们要进行战略聚焦。这八年来,无数的人向我“劝进”过,一会儿有人说这个产业  相似文献   

18.
最近一段时期,在基层有些干部的工作中,简单强硬、伤害群众感情的行为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引起了群众的不满和反感。当问及这部分干部为何如此对待群众时,他们往往这样回答:‘吓采取‘硬招’,怎样能将税费征收上来呢?别看我们的方法简单,不符合政策,但在农村适用,效果明显。”当我问他们:“难道不怕困工作方法问题引发纠纷,导致严重后果吗2”他们回答说:“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出现问题的,我们搞了多年,一件事也未发生。”显然,他们在这方面存在一种侥幸心理。农村一些基层干部之所以对农村群众采取简单粗暴的工作方法,心存侥…  相似文献   

19.
高处无所有     
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一位老酋长正病危。他找来村中最优秀的三个年轻人,对他们说:“这是我要离开你们的时候了,我要你们为我做最后一件事。你们三个都是身强体壮而又智慧过人的好孩子,现在,请你们尽可能的去攀登那座我们一向奉为神圣的大山。你们要尽可能爬到最高的、最凌越的地方,然后,折回头来告诉我你们的见闻。”三天后,第一个年轻人回来了,他笑生双靥,衣履光鲜:“酋长,我到达山顶了,我看到繁花夹道,流泉淙淙,鸟鸣嘤嘤,那地方真不坏啊!”老酋长笑笑说:“孩子,那条路我当年也走过,你说的鸟语花香的地…  相似文献   

20.
近日,记者到广东某著名的家电集团采访时,碰到了一件刻骨铭心的尴尬事:记者在该集团采访完后,就从三楼向二楼走去,刚下了二级楼梯,该企业送行的友人猛地把记者扯了回来,我很奇怪地看着他,他急忙给我打眼色,低声而紧张地说:“我们的副老总上来了。”记者顺着楼梯往下看,只见那位傲慢的副总旁若无人地从我们三位身边走过。走下十分宽敝的楼梯后,我悄悄问友人:“这么怕老总?”他苦笑道:“不怕不行啊!”同来的路上,记者一直对这件事反思回味不已——企业里真要存在等级观吗?为此,记者专门与几位老总进行了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