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刘琳 《金融纵横》2013,(4):94-98
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风险进行有效管理的基础和关键,建立符合实际的风险评估模型是人民银行内部控制研究的重点。本文建立基于风险矩阵法的风险评估模型,从风险危害性和发生概率两个维度来评估风险,并结合Borda序值法进行综合评估,形成清晰、具体的评估结果,从而为科学合理地制定风险管理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王瑶 《财会学习》2023,(14):28-30
本文研究的是建设企业财务风险评估与防范策略。首先,介绍了建设企业的财务风险特征和类型,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然后,探讨了财务风险评估的方法和流程,包括风险识别、评估、分类和监控等。接着,提出了有效的防范策略,包括加强内部控制、建立风险管理体系、控制资金流动、加强人员管理和增强风险意识等方面。最后,以某建设企业为例,对防范策略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策略的建议。本文旨在为建设企业制定财务风险管理策略提供参考,并提高企业对财务风险的认识和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3.
论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工作还存在着部分管理者没有真正树立严格的操作风险管理理念、重事后管理轻事前防范、重基层操作人员管理轻高层管理人员管理以及对操作风险在认识上存在误区、管理体系不健全、制度或流程存在缺陷、管理方式不科学等问题,这些不足或问题严重制约了操作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为加强对操作风险的防控,就需要通过操作风险管理的创新,从思想认识上强化操作风险管理从结果到过程的转变,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做好操作风险的前瞻性研究与风险评估工作,通过全面和深入持久的管理,实现对操作风险的防控。  相似文献   

4.
在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当中,关键风险指标(KRI)、损失数据收集(LDC)和风险与控制自我评估(RCSA)是操作风险管理的三大工具。关键风险指标、损失数据收集和风险与控制自我评估在操作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5.
在操作风险管理方面,最重要的部分是管理层对操作风险流程的承诺,此外,还要建立透明的操作风险管理框架.运用好各种识别和减小风险的工具,如自我评估、事件管理、关键风险指标的跟踪等,同时,保持后台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6.
风险管理是一个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选择风险管理策略、采取风险管理措施并将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的过程.信托公司的风险管理策略是指信托公司在实施风险评估后,对风险所采取的应对办法,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基于作业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框架:实践者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超 《金融论坛》2005,10(4):20-25
对无处不在的操作风险进行准确有效的界定、衡量和控制一直是商业银行没能很好解决的问题,原因之一是没能建立一个强有力的风险管理框架。本文从流程管理的角度提出了基于作业的操作风险管理框架(ABORM)。该框架将流程中的“作业”作为银行的基本业务单位,以作业为基础来寻找、确认操作风险驱动因素,进而构建(关键作业,风险动因)组合群。操作风险的衡量和控制都是在这些组合的基础上实现。基于作业的操作风险管理框架能够解决或回答操作风险管理中实践者关心的主要问题,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
保密风险管理是预防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泄露或窃取的有效方式,实现以最小的成本使泄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水平,以最合理的代价获得最大的保密安全保障。本文从保密风险管理目标规划到基本流程、从风险识别到风险防控全过程进行了探索与研究,论述了保密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阐述了风险管理在单位保密管理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前部分基层单位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机制仍不够完善,一些容易诱发操作风险发生的软肋依然存在。 一、操作风险防范软肋 (一)规章制度较为散乱,贯彻落实不到位。现有规章制度基本能够覆盖各业务领域和操作环节,但规章制度多分散于各业务管理部门,没有及时整合,部分规章制度不能及时传达到分理处、储蓄所,外加窗口一线人员多忙于业务、忽视学习,形成基层单位基础业务人员规章制度掌握不够全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2005年3月,我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第三批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将风险管理审计纳入内部审计准则体系中。《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6号——风险管理审计》的发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内部审计已发展到了风险导向审计阶段。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内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以企业风险评估为导向,依据风险评估确定审计范围与重点,评价和改善企业风险管理、风险控制及治理,实现企业价值增值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一、商业银行风险导向审计的流程及特点结合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内涵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水平的现实状况,完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风险导向审计流程如图1所示,体现出三大特点:一是审前重视关键业务流程的风险量化评估;二是现场测试注重内部控制业务流程测试和风险评估水平的重新修正;三是审后注重反馈和化解风险评估结果。二、风险导向审计在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审中的运用以广东省A商业银行为实例进行详细分析。1、战略分析阶段。主要是评估总体风险,目的是在各类机构、各类业务的风险集合中找到重点关注的机构和单元,以便科学制订审计计划、合理配置资源和确定审计频率。方  相似文献   

12.
《金融电子化》2010,(3):65-6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事件呈高发态势,《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和银监会监管要求各商业银行逐步推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为建立能覆盖风险识别、评估、控制与缓释、监测报告整个风险管理流程全方位的操作风险管理框架,风险管理系统应提供统一接口采集核心业务系统、财务报表、审计等商业银行内部系统金融数据和同业外部数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实地调研的方法深入了解保险行业对操作风险的管理控制现状。通过调研国内5家具有不同代表性的寿险公司,可以发现其在操作风险管理控制方面,既积累了一些较为先进的经验,如厘清职责、健全制度、整合资源、量化应用、研究指标、建设系统和严格问责,也存在总体水平尚低、数据基础较差、管理工具偏少和专业人才不多等问题,需要改进优化。因此,建议保险公司完善操作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厘清操作风险管理工作机制和管理流程、逐步构建风险管理及内控工作完整体系、优化操作风险的检测和评估体系并探索建立操作风险损失事件库和分析模型。监管部门应将内部控制和对操作风险管理的监管有机整合,研究建立行业的操作风险损失库及分析模型,并优化风险综合评级中对操作风险的条线划分。  相似文献   

14.
强化税收风险管理是顺利推进改革的关键。税收风险管理是风险管理科学在税收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欧盟委员会编写的《税收风险管理指南》把税收风险管理流程划分为5个环节,分别是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优先级别的确定、风险应对、风险管理效能评估。《江苏省税收风险管理暂行办法》把税收风险管理划分为风险识别、等级排序及推送、风险应对及反馈、监督和评价四个步骤,目的是既要降低税务人员的执法风险,提高执法水平,也要降低纳税人的涉税风险,  相似文献   

15.
史厚云 《理财》2003,(7):14-14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公司的经营风险也越来越大,公司决策层和管理层要非常重视风险管理和控制,提高审计人员识别风险,对风险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根据风险的影响程度制定控制措施。所以,现行的内部审计新理念是:内审人员从各方面规避公司风险才算称职,即内部审计师就是风险评估师,内部审计的职能从对财务管理系统的分析评估扩展到对整个管理系统进行分析评估,促进完善内部控制,做好风险管理工作。审计工作重点应当放在风险管理方面,内部审计与公  相似文献   

16.
杨龙玉 《中国金融》2005,(17):62-62
问题一:风险量化还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受数据,系统和人员制约.难以对关键风险因子和资产组合进行准确计量.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计量基本上是空白,现有的风险管理技术不足以完成从风险量化到风险损失的映射,在银行内部还不能准确衡量风险的总体水平和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7.
刘雪英 《金融会计》2007,(12):53-57
银行操作风险是一种内源性风险,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等诸多特征,是新巴塞尔协议所要控制的主要三大风险之一。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和国外银行相比,无论是在风险防范意识、风险控制手段,还是操作风险人员开发和管理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本文认为我国商业银行首先应提高操作风险管理意识,建立起完善的操作风险管理框架,并在此框架之下完善操作风险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形成有效地内外并重的风险控制系统,从根本上防范和控制操作风险。  相似文献   

18.
王波  刘继红  杜芳 《黑龙江金融》2009,(11):109-111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内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以企业风险评估为.导向,依据风险评估确定审计范围与重点,评价和改善企业风险管理、风险控制及治理,实现价值增值的过程。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将企业的经营风险纳入整个审计体系,扩大了审计范围,使审计人员从被动承受审计风险转变为主动地控制和降低审计风险,为内部审计开拓了新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盘点国内中小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大致可以归纳为风险管理文化不健全、操作风险管理组织框架不完善、政策体系不健全以及对重点环节的操作风险关注不够,人员使用不当。操作风险管理创新不足,信息化水平制约、专业管理人才匮乏等几个方面。因此,中小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改进的方向是:将操作风险管理置于战略高度,积极培育风险管理文化;努力完善操作风险管理组织框架;不断优化制度流程,实现操作风险的精细化管理;关注操作风险的重点环节;从人员角度切入管理操作风险;加强操作风险管理创新;提高信息化水平完善操作风险管理;加强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我国担保公司行业规模发展迅猛,但担保的代偿率过高,风险损失过大,其风险管理能力不能保证业务规模的稳健发展。担保公司要具备相应的风险管理能力,这是决定担保公司持续发展的根本。形成良好的风险管理机制的关键在于制定与公司战略相匹配的风险管理策略,建立客户资信评估体系、落实反担保措施、完善操作流程和内控制度并加强企业风险文化的建设,形成风险控制的长效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