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再保险是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再保险不仅能够有效的分散承保风险,扩大原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而且对于促进保险业的改革、保障社会经济的稳定起到重要作用。总体来看,由于起步晚、底子薄,我国的再保险业仍然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当前该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多个方面的挑战,这些挑战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也是该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机遇。  相似文献   

2.
再保险监管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保险监管是保险监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监管对再保险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再保险监管制度进行了比较,并对中国的再保险监管作了反思,在此基础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再保险监管体系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我国加入WTO在即,国外保险业将大举进入我国。面对机遇和挑战,我国保险业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充分利用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有关条款,保护民族保险业;加强监管体系建设,尽快与国际管理接轨;进行保险创新,提高竞争能力;建立和完善我国再保险市场,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参照国际惯例,放宽保险资金的运用限制;培养保险专业人才,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洪水保险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灾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威胁和损失.洪水保险作为一种重要的非工程措施,对防洪减灾和灾后重建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中国洪水保险发展现状,从洪水保险的经营模式、承保主体、基金来源与管理、再保险体系的建立等方面探索中国洪水保险未来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我国加入WTO ,如何保证再保险业在“入世”后获得发展壮大 ,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文章结合我国再保险业的发展现状 ,分析了加入WTO对我国再保险业的挑战和机遇。就我国再保险业如何面对WTO获得发展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保险市场的开放,慕尼黑再保险公司等世界三大再保险公司获准在中国内地筹建分公司,再保险法定分保比例也已经于2006年1月1日全面取消,我国再保险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由于发展时间短,我国再保险市场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面对日益严峻的新形势,必须增加再保险的供给主体,提高保险人的风险意识,丰富和创新再保险产品,努力降低经营成本,建立再保险经纪人制度,制定适宜的再保险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7.
由于我国保险业发展较晚,又面临着经济转型后的对外开放局面,产业的内、外环境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从总体来看发展环境是有利的,关键在保险业是否能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8.
保险供求互动关系的一般特征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保险供给与保险需求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一般而言,二互动的结果是“承保周期”的出现:它以保险费率和保险供求的周期性波动为主要特征。保险供求周期性波动的主要原因有保险费率厘定的制度刚性、利率、保险费率管制、保险市场结构、信息不对称、承保能力的限制和经济发展的影响等。考察国际上保险供求互动关系所呈现出的一般特征及其原因,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来平抑或减轻保险供求的周期性波动,对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再保险业正在按照加入WTO时的承诺逐步开放。为适应由此带来的一系列深刻变化,必须加快目前较落后的再保险体系的发展,尽快构建一个竞争、开放、多元化发展的再保险市场体系,这包括科学定位市场模式、培育市场主体和完善制度基础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虽然“9.11事件”使国际再保险市场的价格大幅度上涨,但是由于资本不足、原来所承保的保单中出现的巨额损失赔付、全球资本市场剧烈波动产生的投资坏帐与收益下降、新的再保险公司加入竞争等因素,致使全球再保险业的整体信用等级下降。展望20旧年,由于国际再保险市场的价格前景看涨,所以可以预期整个行业的信用等级在2003年下半年会保持稳定。至于全球再保险业能否实现整体结构的改善,还有待于时间的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