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聚良 《魅力中国》2010,(27):252-253
煤矿农民工是近年来煤矿采掘一线依靠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出现的一支新生力量,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必然趋势.煤矿是个特殊的行业.其主要特点是苦、脏、累、险.随着现代城市职工子女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的转变,煤矿井下采掘一线职工逐步由农民工所替代.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当前煤矿企业采掘一线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提高煤矿采掘一线全员工效的新思路、新方法。一是生产口科室应加强服务一线意识;二是改进施工工艺;三是加强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四是区队要加强人员管理,合理做好劳动组织工作;五是加强设备检修,减少误时影响;六是制定相适应的验收制度和激励政策;七是严格控制成本。  相似文献   

3.
张庆年 《发展》2012,(6):129-129
煤炭企业是一个特殊行业,大部分工作是井下作业,安全风险高,劳动强度大,招聘井下工人首先要求有强健的身体,因此煤矿井下采掘工人的主要来源是农村劳动力。随着改革开放和城镇化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拥进城市务工,但不愿到煤矿井下工作,使煤矿井下招用劳动力较其它行业困难。尤其是近几年随着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出现的“用工慌”“招工难”现象,煤矿井下招用劳动力更为困难,直接影响和制约煤炭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黎彦学 《发展》2011,(1):93-93
煤矿行业特殊,一线人员流动性大,安全方面潜伏的问题较多,重视和加强生产一线农民工思想工作,使他们的思想和行为集中统一到企业生产建设上来,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既是煤矿安全管理实际的需要,也是当前煤矿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任杰 《当代陕西》2011,(1):F0004-F0004
2010年12月16日,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赵正永在省政府、咸阳市和陕西煤业化工集团领导陪同下,深入陕煤化彬长矿业集团大佛寺煤矿井下检查安全生产工作,慰问采掘一线工人。  相似文献   

6.
张显宏 《特区经济》2008,(10):255-257
本文在论证了农民工应享有劳动力产权的基础上界定了农民工劳动力产权的概念,指出农民工劳动力产权和劳动力产权一般特征相比具有两方面的自身特征:一是农民工劳动力产权的确立具有前提条件性;二是农民工劳动力产权实现具有阶段性。最后阐析了农民工劳动力产权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内在化激励、约束、资源配置和收益分配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在中冶集团华冶马万水公司,农民工工作环境、工资收人、生活标准、劳动保护、人党、提干等和本企业的合同制职工享受同样待遇。农民工也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工作积极,是施工生产一线的骨干力量,为公司的发展壮大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周春芳  苏群 《南方经济》2018,37(7):96-112
文章利用CHIP2002和CHIP2013数据,采用基于RIF无条件分位数回归的分解法,比较了不同时间维度和不同分位数水平上,我国农民工和城镇职工的性别工资差距及其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我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工资差距不断扩大,其中农民工的性别工资差距全方位扩大,且低分位数上的增速最快,致使2013年其各分位数上的性别工资差距超过城镇职工。其中,低收入城镇职工与中等收入农民工群体的性别工资差距及其来源具有相似特征。第二,系数效应是造成城镇职工和农民工性别工资差异的主要因素,两个群体的性别歧视均有所增强。但与城镇职工相比,农民工群体的性别歧视较大且增速较快。由于低收入群体中性别歧视的快速增长,城镇劳动力市场中遭受性别歧视最严重的群体由2002年的高收入的城镇女性职工和高收入的女性农民工,转变为2013年中等收入的女性农民工和低收入的城镇女性职工。第三,尽管针对中高收入城镇女性职工的市场前歧视和市场歧视均有所弱化,但低收入的城镇女性人力资本水平及其回报率仍低于同类男性,呈现与女性农民工相似的特点。上述结果意味着,城镇劳动力市场中不同户籍、不同收入水平的女性,遭受着不同程度的性别歧视,应针对不同群体采用差别化的性别干预政策。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营口市近日成立了面向一线建筑工人特别是农民工的建筑安全培训中心。该中心将用一年的时间对当地4万多名农民工进行免费安全教育培训。这是辽宁省建筑业第一家针对农民工安全培训的机构。伴随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民工进入建筑领域,成为建筑施工的主要劳动力量。但是绝大部分农民工上岗前未受过较为系统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缺乏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给建筑安全生产留下隐患。  相似文献   

10.
长子中 《北方经济》2010,(11):17-19
一、将农民工问题提到战略高度,成为统筹城乡的核心问题来解决 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和部分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绕不过去又必须解决好的问题.中国农民的转移之路主要是农民工,农民工问题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农民工跨地区流动就业蕴含着深刻的体制变革因素,是推动改革和制度创新的重要力量.农民工的巨大浪潮冲破了劳动力市场的城乡界限、地域界限和部门界限,使市场导向、自主择业、竞争就业的机制成为现实,促进了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发育,促进了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促进了通过市场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机制的形成,也极大地推动了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高强 《魅力中国》2013,(32):368-368
我们研究和探析一线职工的思想观念和G态变化必须要结合社会大环境来一起进行分析。现阶段煤矿企业一线职工普遍存在信念缺失、心理失衡等心理倾向,可以通过“提供载体,激励职工积极性”“联系实际,提高针对性实效性”“典型引路,发挥传帮带作用”等措施给予纠正和及时引导。  相似文献   

12.
昝舸 《发展》2013,(8):107-107
近年来,砚北煤矿工会在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全力推进双向维权、实现矿井和员工互利共赢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一、强化农民工权益维护工作的基本做法(一)持续加快民主化建设进程,为农民工参政议政提供平台。一是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手段形成制度。矿井连续召开职工代表大会9次,参会代表1016人,组织职工代表参加上级组织职工代表大会共计14次,参会代表386人次,农民工代表人数稳中有升,在各级职代会每届代表当中的名额分别占到了27%、33%和41%,农民工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得到更充分更有效的保障。二是各基层工会召开职工大会形成制度。多年来,周四职工学习会无论从会议形式、会议内容、会议取得的效果等  相似文献   

13.
中冶集团华冶马万水公司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农民工当自家人看待,农民工人党、提干、工作环境、工资收入、生活标准、劳动保护等和本企业的合同制职工享受同样待遇,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协议工的积极性,使其成为施工生产一线的骨干力量。  相似文献   

14.
经济欠发达地区劳动力外出务工不仅促进了输入地的经济发展,也对劳动力输出地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目前欠发达地区劳动力的有序供求还存在一些问题,解决的办法是:完善劳动力转移组织体系;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劳动力培训体系;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吸引农民工回乡创业;加快制度建设,解决农民工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15.
"民工荒"的出现,是我国劳动力市场发生变化的一个重要反映,但绝不意味着我国劳动力总量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而是对传统的劳资关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对劳动力市场要求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反映.农民工供需比例和结构的不协调,供需均衡被打破,”民工荒”现象再次出现了.要解决”民工荒”问题,必须从根本上消除对农民工的歧视以及从体制上改善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环境.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是促进我国基数庞大、素质低下的农村劳动力稳定转移的一种重要手段,加强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不仅可以直接让农民学会新技能、增加农民收入,而且可以为我国第二、三产业储备人才、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加快城镇化的进程.本文先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然后列举了加强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的意义,最后提出了一些加强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煤炭企业采掘一线用人需求,阐述了采掘一线技术工人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要求,构建了新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8.
《环渤海经济瞭望》2006,(10):I0018-I0018
今夏入伏时期,局党委对一线职工的安全生产和防暑降温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在全局作出统一安排和部署。局领导王义彬、张群芳、毕光庆、袁东升、李继生同志分别带队深入基层单位、生产班组、施工工地慰问一线职工和农民工,为他们送去了防暑降温饮用品。局领导每到一处,都详细询问职工的生产生活情况,对各单位重视夏季安全工作和职工生活工作所采取措施落实情况表示满意,并要求进一步增强以为本的执政理念,关爱职工,严格管理,加强监督检查,切实把安全生产和下级职工生活的工作要求落实在基层班组。  相似文献   

19.
张雷  李宁 《魅力中国》2013,(14):347-347
为了提升我国煤矿采掘工作面爆破的安全性,本文分析了近些年来我国煤矿企业在煤矿采掘工作面爆破安全性技术系统的基本思路,从一炮三检制和联锁爆破制、反向爆破作业、采煤、掘进工作面的分次起爆作业、水炮泥的使用、浅眼爆破作业、爆破警戒和爆破安全隔离等方面对其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对煤矿采掘工作面爆破安全性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李浩 《改革》2012,(6):77-81
从"民工潮"到"民工荒"再到新一轮的"民工荒",农民工劳动力供给行为呈现动态变化过程。劳动力转移和就业的不同时期,包括劳动力供给主体、劳动力供给的区域结构、劳动力供给的代际差异等诸多方面都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农民工劳动力供给行为的动态变化有利于实现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均衡配置;有利于进一步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有利于加快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有利于建立针对不同代农民工群体的回流和畅流机制,全面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拓宽农民工的就业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