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今年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也是中国农村改革三十年,中国农业的发展影响着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总结农村改革经验,特别是发现农村改革与国民经济整体改革之间的关系,对于开拓新的改革思路,推动我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斌  王雨佳 《新财经》2008,(11):26-29
三十年前,中国的改革从农村开始,三十年后,农村土地改革再一次起程。2008年10月9日~12日,十七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农村改革发展问题被纳入了这次会议的重要议题,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开启新一轮农村改革,其意义重大而深远。本期“经济学人”栏目邀请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徐小青、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所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贵、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所副研究员、中国土地学会常务理事王小映,来解读新一轮农村土地改革政策。  相似文献   

3.
一位长年从事中国农村报道,见证了新中国特别是近三十年来中国农村改革坎坷历程的老新闻工作者,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三十周年前夕,给我们奉献出了一部具有"史鉴"价值的著作,这就是新华社高级记者、原《暸望》周刊总编辑陈大斌同志的《中国农村改革纪事》。  相似文献   

4.
2008年适逢中国农村改革三十周年.中国改革也到了攻坚阶段,农民们对我们这三十年来施行的改革政策究竟怎么看?他们对三十年农村改革的感受究竟如何?为此,我们安徽大学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中心于2008年夏组织安徽大学本科生社会实践团队进行了一次针对安徽农民的问卷调查。以下是这次调查的整理结果及我们的简单总结。  相似文献   

5.
本文梳理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发展历程及趋势,探讨了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提出了深化农村的发展改革措施。认为,农村土地经营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亿万人民的温饱问题,也极大的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改革开放三十年之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再次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由此说明必须深化农村改革,探索中国特色的新型...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于日前胜利召开,会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至此,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发端的中国改革,在历经三十年的漫漫求索后,又将目光聚焦于农村,回到了土地制度。三十年首尾的遥相呼应,似乎是画了一个圆满的圈,别有一番意味。  相似文献   

7.
在隆重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时候,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个《决定》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全局出发,明确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和战略举措。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三农”问题的清醒认识、战略思维和坚强决心,充分体现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亿万农民群众的共同心愿。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改革发展走过了三十年的光辉历程,取得了辉煌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村民自治法的颁布实施,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因此,必须对农村三十改革发展进行认真总结和深刻反思,从中找出规律,以指导今后的实践,使我国的“三农”工作更好地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改革发展走过了三十年的光辉历程,取得了辉煌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村民自治法》的颁布实施,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因此,必须对农村三十年改革发展进行认真总结和深刻反思,从中找出规律,以指导今后的实践,使我国的“三农”工作更好地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中国将再一次从农村起步——这是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之后,国际国内对中国未来的一个共识——而中国农村发展的关键在西部。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中东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西部发展相对缓慢和滞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说:“如果你到中国东部的城市,和伦敦差不多。  相似文献   

11.
中国改革发端于农村。30年来,农村改革取得了极大成功,农村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农村的率先改革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摸索了经验,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起到了开拓性作用。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农村改革仍然是中国改革的关键环节,农村发展仍然是中国发展的战略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三农资讯     
《老区建设》2008,(23):4-5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举行 部署2009年农村工作;我国三十年农村改革发展取得八大成就;我国农村体制改革取得喜人突破;2008年生产商品粮量是1978年的10倍;2009年我国农村将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相似文献   

13.
2012年伊始,民商传媒邀请当年农村改革的先驱以及相关领导、专家、学者,召开"历史与现实——纪念‘一号文件’三十周年座谈会". 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突破的,然而这个改革最初却艰难重重.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了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对迅速推开的农村改革进行了总结,并对当年和此后一个时期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了具体部署.这个突破极为不易,在"包产到户"前进的过程中,争议的声音与反对的阻力从没停止过.  相似文献   

14.
《改革》2007,(11)
200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在即将迎来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进程中,泱泱大国已融入世界主流文明。1988年1月,《改革》正式创刊。20年风雨兼程,20载春华秋实,《改革》与改革开放的中国一起成长。2004年以来,《改革》首创"专业眼光看经济,经济眼光看中国"的办刊理念,发展成为在国际国内有深远影响的经济学品牌大刊。站在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门槛回望,改革杂志社推出纪念中国经济改革三十年特别策划:  相似文献   

15.
袁震 《理论观察》2013,(8):71-7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现阶段我国在三农问题上最基本的土地制度。该制度确立三十多年来为农村经济的增长以及农村各项事业的长足进步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在我国对内改革进入攻坚克难时期,深层次的体制机制矛盾日益凸显的今天,农村经济的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进一步推动农村管理经营体制创新改革,以期引领新一轮农村经济增长被提上议事日程。这就要求我们对现有农村土地制度进行深入研究,建立农村管理经营新的体制机制,来更好的推动农村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6.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今年6月组织的一份调查显示,专家普遍认为,接下来的“十二五”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关键时期。三大关键领域分别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以及农村户籍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7.
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构想,抓住了三农问题的要害,这项改革对新时期改革全局的探索亦十分有益,2013年10月9日,国务院副总理汪洋来到浙江考察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社、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农村新型合作体系建设。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在即。三十多年前中国改革从农村起步,因此,每到重大的改革关口,人们往往会将目光再度投注到农村,汲取奋发前行的灵感和动力。  相似文献   

18.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均得到长足发展,特别是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根本的改善。然而,随着农村改革发展逐步向纵深推进,农村社会利益格局不断发牛深刻变化,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不断活跃,农村体制性障碍日益突显,  相似文献   

19.
生活·悦读     
《上海国资》2010,(6):83-83
作者是立场鲜明的老记者,经历了改革前后中国两种政治经济体制,对中国三十年改革的整个历程进行了新闻采访和跟踪调查。本书是杨先生这三十年所写的部分文章合集,记录了三十年权力经济的逐步演变  相似文献   

20.
30年前,发端于安徽省小岗村的农村改革拉开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中国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农村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并未有实质性的改革。用小岗村农民的话说,他们用一年的时间脱了贫,却没有在30年的时间里致富。30年后,改革的重心重回农村。毫无疑问,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是今后12年内指导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土地问题是中国农村问题的核心。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中国,稳定农民土地所有权的核心要素是什么农村金融如何跨越瓶颈,以真正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农民收入提高1980年,广西宜山地区出现第一个由农民自发选举产生的村委会之后,中国的村民自治怎样走过近30年历程本期《中国报道》特别关注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农村改革发展做出的新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