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告作品的评价标准就是看有没有销售力。广告应该说什么?怎么说?这两点决定广告作品的成败。笔者着重从"说什么"怎么说"这两个角度来剖析如何提高广告作品的销售力。  相似文献   

2.
三毛作品的"真实性"一直是评论界争论的焦点.三毛的作品到底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这些对于她作品的艺术价值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本文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中国拍卖》2008,(7):68-69
陈锦芳博士的艺术画册成为经过中国官方认可的2008奥运第一本当代艺术书籍,这本"奥运书"具有丰富的历史性及文化性价值的收藏品。"陈锦芳博士奥运画册共300页,有66幅奥运作品,18幅天坛系列,27幅人文系列的作品,里面收集了陈锦芳博士世界巡回展神州行的"新意象派"新作,作品将中华传  相似文献   

4.
"初唐四杰"因怀才不遇的际遇与屈原相似,又充分认识到了屈原作品的抒情价值之所在,故而对屈原开始了自觉的学习与借鉴."四杰"对屈原"怨情"的继承与发扬在其作品中有着直接的体现,并因此使其作品有了更高的文学价值,取得了更高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5.
一个作品,如果把digital的元素拿走,这个作品还成立的话,那我们就不会选这个作品。我们整个评审团在选作品的时候,都比较小心,我们不希望广告界认为我们选出来的作品就是一个趋势,我就举两个例子,就是那两个全场大奖。一个是Nike的运动手环的"广告",这个"广告"从我们评委的角度看,就是一个idea,它不仅仅是一个广告,它是一个产品的idea,Nike作为一个运动品牌,这次他们推出的产品很有内涵,它已经是一场跨国运动  相似文献   

6.
依据美术作品的客体性质和我国保护作品完整权的立法旨意,侵害美术作品完整权的构成要件应当为"存在改动或者其他侵害行为,且改动危及作品核心表达或者其他侵害行为导致公众误解作品表达"为确定特殊侵权情形,需要区别"出版性复制"与"有效复制"两个概念。同时应当结合美术行业习惯,对保护作品完整权进行限制。  相似文献   

7.
刘欣 《中国报业》2012,(14):225-226
通过阅读网路微博中的众多作品,我们不难发现他对异国情调特别是对古老或消逝文明的钟情。这种对于"他者"的追求和迷恋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他的作品在网络微博中的接受情况如何?是对"他者"的追求还是对"自我"的找寻?本文试通过对作者自身经历及其作品《隔离》中异国情调的简要分析,探讨作者笔下异国情调背后所要传达的真实信息。  相似文献   

8.
我国著作权法中的制品是一个与作品相互关联又不相同的概念,通过论证发现,制品与作品的关系是"制品=音像作品+能够借助工具播放出作品的物质载体",这种结构也决定了制品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杨美琳 《商》2012,(21):143-144
学术界和司法实务中对于临摹是不是复制,临摹字画是不是作品等问题一直存在争议,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临摹"的事实定位和"临摹字画"的著作权法定位上没有定论。本文通过对临摹这一事实行为进行界定,在探究其行为属性的基础上,讨论了临摹字画与相关概念的关系,阐释了临摹字画的可著作权性。针对"临摹字画独创性判定过程中存在悖论"这一质疑,提出应当对无限逼真的临摹字画,临摹作品以及低水平临摹字画进行分情况讨论,最后探讨了临摹作品的保护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中国广告》2008,(9):182-186
本月观点:本月的作品色彩鲜明,让人不禁联想到夏令的新鲜畅快和奥运的如火如荼。值得一提的还是GE的奥运系列作品,凝练大气,回味无穷,比较之前的几组作品仍魅力不减;招商银行的奥运系列作品策略优于表现,也不失为"奥运广告军团"的黑马之一。最后就是海尔的奥运作品,生活化的表现场景和独到的"产品视角"令其分外  相似文献   

11.
连续六年,并由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出资举办的"96‘广州日报奖’全国优秀广告作品评选"于3月3日至3月7日在从化温泉举行,这次活动征集了全国各地优秀广告作品参评,是对’96年杰出广告作品的一次检阅,其中报纸广告参选作品753  相似文献   

12.
所有提交作品须在出境参展期间拍摄,反映快乐出行的主题。具体分三大类:1.反映境外商展上中国展团新形象的作品。2.中国企业"走出去"展位风采作品。3.国外风光和人文景观作品。本次活动不对参赛者收取任何费用。  相似文献   

13.
新品时尚     
"汉帛奖"第24届中国国际青年设计师时装作品大赛落幕3月25日,"汉帛奖"第24届中国国际青年设计师时装作品大赛决赛在北京饭店金色大厅举行。来自中外的29位选手以各自具有独特创新思辨的设计作品,为梅赛德斯·奔  相似文献   

14.
谈当前大学生DV创作的变革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国大学生DV创作群体主要是所谓的"80后"和"90"后,随着时代的迅猛发展,大学生的DV创作也和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变革和创新.大学生DV创作主题在变化,选题由校园文化生活走向社会生活,他们对作品主题的表现和阐释也较以往更加深刻.大学生DV创作在表现手法方面有了创新,讲故事的技巧在不断提高,数字技术的应用也带来大学生DV艺术创作的繁荣.大学生DV作品的展现平台在不断拓宽,网络媒体开辟大学生DV作品传播的新途径,大学生DV作品正开始迈进影视文化市场.  相似文献   

15.
朱丽萍 《中国市场》2009,(1):156-157
刘恒作为一个"新写实小说"作家,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作品中表现出强烈的生存意识。他的作品着重展现生活的琐碎与细微、生存的艰难与困惑,尤其是人在"食、色"这两种关乎人类生存与延续的本能状态下的挣扎。  相似文献   

16.
《商》2015,(10)
无论是在司法实践还是在理论研讨中,晚会类节目在著作权法上的作品定性及保护措施均存在较多争议。以央视"春晚"为例,现场表演的"春晚"应定性为汇编作品,而录制后的"春晚"当定性为录音录像制品。晚会类节目的著作权保护,应当双管齐下,既要完善法律保护措施,又不能忽视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7.
<正>从一壶茶变成绘画4月30号,姜吉安于2013年创作的"丝绢"系列和"野生古树普洱"系列亮相"2014艺术北京博览会"的凯撒·贝塞什(亚洲)艺术中心展位。在这一系列作品中,姜吉安延续了他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对绘画的惯性结构方式进行解剖和重构的实践。在不断深化的探索中,他的核心艺术理念在这一系列的作品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一件绘画的全部要素来自一壶茶,从媒介、颜料、图像到剩余物,在名为《一壶野生古树普洱之:弄花》的作品中,姜吉安用一壶沏过的茶底作为作品  相似文献   

18.
“陌生化”理论在广告创意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艳 《中国广告》2004,(3):58-59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的一个核心问题,该理论成熟于什克洛夫斯基,后被戏剧等其他艺术领域所运用,发挥了独特的效用。"陌生化"理论同样适用于广告创意领域,可以使广告作品唤起人们对熟悉事物的独特感受,增强作品的审美情趣并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以完成广告作品的最终传播使命。  相似文献   

19.
夏珖玘 《中国广告》2012,(7):153-155
晒作品,是新人出头露脸的机会,晒作品,是新人吸收养分的最佳途径,晒作品,也是行业发现新鲜血液的绝好尝试。5月23日下午5点半,80余位年轻的广告创意新人带着自己的portfolio,聚集在上海奥美的办公室,参加"这一夜,晒作品"的活动,向22位来自上海广告行业的顶尖创意总监展示自己的作品。  相似文献   

20.
周方方 《品牌》2011,(Z1):131
本文从科学历史主义的角度探讨了如何正确的认识翻译理论的纷争,通过"直译"和"意译"的结合译出更好的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