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任燕妮 《时代经贸》2008,6(1):174-175
审判活动中,合议庭是最基本的审判组织,合议庭的职能作用发挥如何是能否公正审判案件的关键.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合议庭的法定职能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强化合议庭职能作用,建立合议庭负责制,对于正确处理案件,提高办案效率及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法院内部就案件的定性处理层层向上请示的问题由来已久。既有立法快而相关司法解释相对滞后的客观原因,也有部分基层审判人员业务素质难以适应审判工作需要的主观原因。上级法院帮助解决下级法院在个案审理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是其业务指导职能的具体体现,对于基层审判人员正确适用法律审判案件,有着积极意义。关键在于如何规范。近年来,无锡市中级法院把解决请示过多过滥的问题提高到确保司法公正的高度来认识,严格限制和规范请示问题,1996年初明确规定对事实、证据和实体处理问题一般不得请示。对影响大、涉及面广,与有关部门意见不一致的案件,通过协调途径解决或经审判委员会讨论形成确定性意见后下判,一般也不请示。对涉及如何准确认识和把握法律,确需向上级法院直至向最高人民法院请示的案件,除法律规定可以不开庭审理的之外,必须经过开庭审理、合议庭评议及审判委员会讨论形成倾向性意见后,以书面形式向上级法院请示。  相似文献   

3.
《江南论坛》2008,(8):I0008-I0008
自1994年在全国法院率先成立“保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合议庭”之后,2008年5月9日,无锡南长法院再次率先成立为残疾当事人提供一体化服务的“助残工作站”。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的回避程序是为确保司法公正而设置的一项重要的法律程序,也是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一项基本诉讼权利,民事审判中的回避制度规定了如果审理具体民事案件、经济纠纷案件的审判人员或其他有关人员与案件具有一定利害关系,遇有法律规定的情形,审判人员应主动退出本案的审理,当事人及其代理人也有权请求更换审判人员。  相似文献   

5.
一、改革的探索长期以来,法院的审判工作沿袭着一种封闭式、行政化的模式,这种办案模式虽然在一定时期有其合理、积极的一面,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传统的习惯做法已很不适应发展的需要.突出表现在:一是“先定后审”,使庭审走过场;二是过分强调法院审判人员的职权作用,当事人始终处于被动、从属地位.法官为当事人收集证据,在庭审中宣读证言、出示证据.不注重当事人的举证责任;三是“只判不审.只审不判”,司法裁判行政化,合议庭、审判员主要对案件事实负责,而实体判决、裁定权则在院、庭领导.“审案的无权判案,判案的不审案”,这种做法、不利于严肃执法,案件逐级请示汇报,也延缓了办案速度.  相似文献   

6.
陆志勇  沙莉 《江南论坛》2000,(11):26-26
一 机制,是一切事物运行的载体,法院司法公正的运行载体应该是一套符合审判工作特点和规律的,体现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原则的审判运行管理机制,其中包含有质量保证,质量监督和质量责任三个主要方面的内容。以下就结合本院司法改革的实际情况作一简要阐述。 质量保证 案件的审理是一个从立案、庭前准备、开庭审理、合议到调解、裁判、文书制作的动态程序,对这一程序上的环节进行质量细化,做到环环相扣,有机规范,以此保证审判的程序公正和实体合法,与之相适应的就是案件审理流程管理,具体措施一是规范立案,各类案件均由立案庭…  相似文献   

7.
1994年5月,经上级法院批准,我们无锡市南长区人民法院成立了“保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合议庭”。几年来,共受理并解决了涉及残疾人的各类案件40余件,受到了社会各界特别是残疾人的好评。 一、设立“残疾人合议庭”,对残疾人给予特别保护 建立“残疾人合议庭”的构想源于庭审案件。在审理涉及残疾人的民事或刑事案件中,我们发现,残疾人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意识比较薄弱。而作为当事人的残疾人,有的由于存在语言或智力等方面的缺陷,难以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有的因文化程度低、缺少法律知识,自己的权益受到了侵犯反认为自己理亏。这些情况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我们结合案件审理实际,组织全院同志认真学习《残疾人保障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并请残联的同志介绍残疾人的状况及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情况。我们深切地感  相似文献   

8.
在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实践操作过程中,我国传统上遵循的惯例是刑事优先于民事,民事处于附属的地位,缺乏其应有的独立地位。同时,由于刑事庭审判人员对民事案件专业研究的限制,审判面临的矛盾和困惑使得解决涉及此类案件相关问题成为必要。  相似文献   

9.
一风流人物重庆市红岩律师事务所主任:李盛祥国家一级律师重庆市律师协会付会长重庆市“十佳律师”一九九九年三月二十晚。中央电视台向全世界现实况转播震惊全国的綦江虹桥垮塌案件第一案开庭审理结束,审判长庄严宣布:“本案案情重大,待合议庭认真研究后,另行宣判。...  相似文献   

10.
神判法初探     
刘姝  朱振华 《时代经贸》2007,5(12Z):201-202
神判法是盛行于古代和欧洲中世纪的一种审判方式。这种以神意来裁断案件的审判方式非常特别,且有其存在的特定历史背景。虽然年代久远,但对于我们现代的诉讼制度仍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的审理,必须坚持权利人和社会公众利益衡平的理念。基于尊重历史、传承文化,促进智力成果商品化、产业化,诉讼公正、经济,实现当事人诉讼目标等审判价值考量,对一些案件适用调解,审判效果更好。虚假诉讼案件,审判结果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案件,如果对其适用调解,则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12.
大庆市中级法院民二庭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发场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教育党员法官把亲民爱民精神落实到所承办的每一起案件之中,落实到办案的每一个环节之中,把党员先进性充分体现在审判实践中,从而带动庭里全体干警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审判工作。民二庭加班加点,依法快速调解了一起民商案件,受到当事人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3.
审判与执行是法院两项相关联的工作,在法院审理作出判决的案件中,有相当比例需要通过执行庭强制执行才能结案。从一定意义上说,执行,特别是强制执行是比审判更复杂、更艰巨的一项工作,提高执行干警的素质,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与能力,依据个案的不同情况与特点执行,对解  相似文献   

14.
知识产权法引入的惩罚性赔偿制度旨在促进社会的创新和发展。该制度的引入对于解决知识产权审判案件面临的制约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惩戒功能是解决知识产权审判案件的强大动力。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知识产权审判案件中的惩罚性赔偿往往表现出适应性不足、法律依据缺失等现象。因此要更好地分析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的价值基础、理论构建、具体原则和完善路径来促进知识产权制度的全面完善。  相似文献   

15.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在机制上有所创新,建立诉讼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利保护机制、监督机制。结合审判实践,特别是结合铁路法院的实际,如何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中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2013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制定司法解释加大了污染环境、破坏资源犯罪的惩治力度.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成立了专门的环境资源审判庭,目前,全国各级法院共设立了382个环境资源审判庭、合议庭、巡回法庭.这些制度的出台,使环境司法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强.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到2013年,全国各级法院受理环境资源类案件年平均量为3万起;2014年,我国全国各级法院审结各类环境案件达到1.6万起.与前几年相比,环境案件数量快速上升,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其中不乏亮点与创新,当然,由于新环保法实施时间不长,一些亟待解决的疑难问题也相对突出.近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应用法学研究所主办的“环境司法生态文明”典型环保案例评选活动中,从事环境司法审判研究的法官、学者就以上问题进行了座谈.  相似文献   

17.
2002年,无锡市崇安区人民法院共受理房屋拆迁案件106件,占民事案件受理数的7.9%,而今年1~5月份已受理了70件,占民事案件受理数的11.7%,案件受理数大幅度上升,审结数却不能同步增长,往年此类案件大部分是采用调解方式审结的,而今年以来调解结案的比例不断下降,调解成功率的降低反映了此类案件矛盾激化程度的加剧,而一些案件若判决则执行难,且矛盾更易激化,从而使审判人员化费了大量时间做调解工作,审判精力受到极大的牵制。当前“拆迁难”已成为民事审判的一大难点,也是公认的一大社会问题。我们在具体审理过程中,发现引起当前拆迁纠纷增多…  相似文献   

18.
环境审判模式的生成,有其内在的价值和规律。环境案件的特殊性是环境审判模式的内生性逻辑,现有司法制度是环境审判模式的外生性逻辑。从司法实践看,现有的环境审判模式主要有分散审判模式、"三审合一"审判模式、"四审合一"审判模式。延续着环境审判模式的生成逻辑和司法实践,"三审合一"的环境审判模式是未来环境资源司法体制改革的方向,但面临着六大基础性法律问题,需要环境诉讼机制与环境审判机制融合共生,才能实现其价值。  相似文献   

19.
民事案件证明责任分配不统一的问题引起学术界与司法实务界的关注。与侵权诉讼中的证明责任分配相比,合同纠纷案件的证明责任分配的争议不大。但是对同一案件或同一类案件的证明责任分配,合议庭每个成员或一审和二审或各个法院的判决持己见已经屡见不鲜。尤其是看似简单的借贷合同等案件的证明责任分配意见很难统一。运用具体诉讼具体分析、参考国外先进诉讼制度的方法探究与论证:合同案件中,客观证明责任分配不是考虑分配给原告还是被告,而是以诉讼请求为单位,在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分配的。通过验证:以上证明责任分配基准通用于各类合同案件。  相似文献   

20.
“直接言辞审理原则”是全世界司法审判的基本制度.是人类的司法制度文明的一部分。然而在不少的情况下,开庭的法官没有决定案件的权利,只有向审判委员会汇报地权利,审判委员会不审理案件,但他们有通过间接的听汇报来决定案件的权利。这就是常说的“审者不判.判者不审”。这项制度直接违反了“直接言辞原则”。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办法只有一个——制度改革才能保证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