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王智颖 《中国广告》2008,(11):89-90
广告界后浪推前浪,你方唱罢我登场实在不鲜见。能在广告界驰骋10多年而屹立岿然的,多半有自己的独特法门,才能自由地游走在这个市场。影视广告领域是广告业链条中的下游行业,广告公司接到客户的活后,做完创意,接下来制作的活会交给专门的制作公司去做。所以从这个流程来看,制作公司的客户是广告公司。  相似文献   

2.
广告的未来在于广告的吸引力,中国也不例外,这是灵狮全球执行总裁 PeterLeinroth 近期在上海四季酒店演讲的主题。灵狮 Lowe 今天已经是21周年了,这是去年20年历史的 Lowe 和80多年历史的 Lintas 合并后产生的新公司。新灵狮目前是全球第四大广告机构,客户中有全球广告10强中的5位,是全球创意获奖最多(单位营业额)的广告公司,也是唯一连续两年获得戛纳全场创意大奖的广告公司。  相似文献   

3.
广告创意是广告的灵魂,贵在创新。广告一词,从词义上分析即广而告之,"引起人们的注意"是它的本意,现代广告是有偿使用媒介,向选定的对象传递有关产品、形象或观念等信息,并说服其行动的传播活动。创意一词,从词义上看就是创造性的主意。广告创意是指在广告中有创造力地传达出销售讯息,以迎合或引导消费者的心理,并促成其购买行为的策略思想。无论从广告、创意这两个词的本意,还是从现代广告和广告创意的定义来看,创意贵在创新、必须创新。文学家 RoyWhitter 说过:"在广告业里,与众不同就是伟大的开端,随声附和就是失败的起源。"这句话是颇有道理的。广告是服务性的行业,广告公司主要是为客户制作广告。广告客户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才来找到广告公司,他首先要广  相似文献   

4.
广告公司与广告主、广告媒介构成了广告业发展中的三角关系。在这三角关系中,广告公司处于"讨饭吃"的"尴尬"地位。虽然广告公司在广告代理业中处于核心位置,广告业的水平主要是看广告公司的水平,但由于广告公司手中的资源有限,广告主、广告媒介有着明显的优势。这种被动的局面使广告公司长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有人形容广告行业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再加上WTO后外资广告公司大举进入中国,使我国  相似文献   

5.
阿福 《中国广告》2010,(12):27-28
创意以自由为边界,有自由才有创意。不管是传统广告还是互动广告,都会先观察消费者,选择一个适合跟消费者接触的媒体或点,才能去发想具体的创意与执行。广告业发生了变革,媒体与创意,传统与互动,广告公司的边界正在消失。传统广告公司从电视逐步进入互动,数字营销公司从互联网走向其他媒体整合。  相似文献   

6.
经济严冬的到来,中国广告业欢喜困惑并存。面临国外广告集团本土扩张,本土广告产业化发展成为必由之路。通过对广告业作为创意产业的重新定位,对广告公司参股企业可行性分析和“捆绑式”商业模式进行探究,作者认为本土广告公司充分利用知识资本参股企业合作发展可以走上产业化、规模化、专业化之路,这无疑是经济危机严冬广告业的破冰之道。  相似文献   

7.
4A广告公司户外媒体购买与别的广告公司有什么分别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了我们很长时间,一些东西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做广告,就是为客户建立并且维护它们产品的市场份额,我相信大家在这方面是做了比较多的工作的。因为我们不做,其他的竞争对手就会把这些市场份额争取过去。广告分为线上广告和线下广告,我要说的是线上广告和线下广告的支持对于品牌的成功同样重要。"线上"包括广告业创意公司如何对客户品牌定进行定位,做沟通策略:  相似文献   

8.
20世纪60年代,随着欧美大型广告公司开始全球广告版图的扩张之旅,许多国家的广告市场也卷入了全球化的竞争之中。然而,在同样有着开放性经济特征的韩国,其本土广告业却成功地抵御了外国广告运营模式和广告文化对于民族广告业的冲蚀。与欧美国家采用独立的代理机构来运营广告的发展模式不同的是,韩国很多广告公司都是作为大型企业集团子公司的形式成长起来的,  相似文献   

9.
创意,广告主"不能承受之痛"? 现在没有一个广告主或者说没有一个像样的企业,敢说自己不重视品牌,但是有很多广告主可以说不重视创意。所有的广告主都会说品牌是重要的,但是很少有广告主说创意是重要的,为什么呢? 对于这个现象,不能去"埋怨"广告主如何"不够专业",如果广告主对广告的认识比广告公司还透彻,广告公司的价值又体现在哪里呢?我曾经这样说过:一个在广告上受伤的客户,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会成为广告的反对者,他会逐渐失去对广告公司的信任,继而会把这种不信任扩大为对广告的排斥甚  相似文献   

10.
许正林  马蕊 《中国广告》2014,(3):127-133
上海市是我国最主要的广告经营中心之一,本文通过对2012年上海市广告企业的普查数据的分析,解读上海市广告产业发展现状。与2011年度的数据统计相比,2012年的统计数据更为准确集中,更真实全面的反映了上海广告产业的现状。数据显示,小型微型广告公司数量占据上海主营广告企业绝大多数,国际广告公司与本土广告公司的经济地位成反比,生活服务仍是本土广告经营服务收入的主业,广告业务收入电视仍是主流,互联网与电影展露锋芒,少量规模庞大的内资广告公司分走较多收益,微型广告公司的广告业利润最低。  相似文献   

11.
邱处机 《中国广告》2003,(8):128-129
许多新客户进入我们公司之初都非常惊讶:你们要先付定金、再做创意?你们不参加比稿?而且收费不菲,在广告业刺刀见红的现在? 其实很少有同行的朋友了解我们的甘苦:最考验大脑的广告剧本、最麻烦的制作过程、最繁琐的售后服务、最大的广告效果压力等等,这一切只源于此:  相似文献   

12.
杨宇时,上海广告湾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这个稍显严谨的头衔在这个五光十色、感性而叛逆的广告圈显得颇为另类,然而他的职位却是现代广告公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在他加入广告业不到10年的时间中,带领中国广告业掀起了一场“管理”革命,他让先前大多处在混沌状态中的广告公司,开始意识到,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对于广告公司长久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蒋海瑛  李伟 《广告大观》2008,(5):100-103
四月的专题,本刊关注了中国广告业创意不断贬值的话题。对于业界的这一忧虑,我们决定走进创意为主导的一线广告公司,去看看是否能找寻到渐失的广告灵魂。  相似文献   

14.
梁庭嘉 《中国广告》2002,(10):30-30
现为哈比思资讯文化工作室负责人。曾任职台湾奥美广告、麦肯广告及台湾电通副创意总监。曾获时报广告金像奖及4A 创意奖,第八届流行广告金句奖"学生金句奖"评审、第九届时报广告"电通营"讲师、第十届时报广告"电通营"评审。最推崇的文案:不看个人看作品:1959-1975年 Volkswagen 所有广告文案,十七年近百人充电秘诀:没有特效药,长期补品是旅行,文学和电影。文案,是广告公司里动脑时间最多,但动嘴、动手或动脚相对不多的一群野心分子,眼光利、表情冷、嘴巴毒,总之"很难欺负",所以别想随便应付。当别人拼命 OUTPUT 时,他毫不客气地大量 INPUT,因为当业务人员为客户一  相似文献   

15.
伏海 《中国广告》2006,(3):162-163
刘凯杰,英文名:Tony Liu,AEIOU广告公司创始人。刘凯杰(Tony Liu) 出生于台湾,在台湾及香港长大,在美国攻读广告专业,并在美国从业3年,之后返回香港,先后就职于J.W.T.DDB Needham, Leo Burnett及Grey。 1996年协助上海精信(Grey China)扩展成为更加正规完善的广告公司,担任北京,上海两地执行创意总监  相似文献   

16.
曰十几年前,广告宣传在中国还是个新鲜名词。但今天,人们翻开报纸、打开电视。迎面而来的是形形色色的广告。企业宣传产品离不开广告,媒体生存下去要依靠广告。广告公司把二者的需求联系起来,构成广告市场最主要的三方力量。广告公司为企业制做出广告作品在上媒体上发布,自身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以其独特的创意、精美的制作和鲜明的画面创造了一笔文化财产。中国广告业年均增长达到48%中国广告业的市场增长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近20年来,广告营业额年均增长率达到  相似文献   

17.
肖昆 《广告大观》2010,(8):28-28
在广告公司的眼中,中国广告业发展的趋势主要有三点:一、从本土到国际的接轨;二从分散到整合;三、从人治到专治。在媒介、客户和广告层面,都在发生这三点变化。  相似文献   

18.
管理创意应该是广告公司的事,怎么跟广告主扯上边了呢?在中国尤其广告业,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何况广告主出钱购买广告商品,对广告公司发号施令气指颐使以管理者自居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可是今天我在这里要说的是,对创意作业而言,管理绝对是一柄双刃剑,如果不合适的人用不合适的方式对之施以管理权杖,那无疑是在制造一场可怕的人祸!  相似文献   

19.
2007年底,有感于行业的剧烈变化,我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分析中国广告公司的发展趋势。在这个转型加速的阶段,正如广告已经成为一个极其混乱的概念,广告公司的含义也已经越来越不清晰。这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而在中国这个新兴市场,广告公司的变化更加诡异。全球广告业共同面临的挑战,直接冲击着中国的广告业,而同时,中国社会、中国市场的独特性,又是中国广告业必须面对的问题。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构成中国广告业发展的复杂背景。目前,可以确定的是中国广告公司的发展正处于一种混沌的状态。讨论广告公司的有关问题,必须要涉及到三类不同的公司:广告传播集团、媒介购买公司以及提供媒体资源或综合服务的一般广告公司。这三类公司各有不同的特点,必须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盘点2004"课题组叶绍进综合来看,在创意表现、广告实效、区域影响、特色经营、客户拓展等方面,以下五大公司2004年度的表现最为抢眼,也最有代表性。一、创意圣殿:上海智威汤逊-中乔上海智威汤逊-中乔,广告创意人最为向往的广告公司之一。2004年,该公司成了得奖专业户,截止到12月4日,已先后在2004国际电视广告大赛、第十一届世界华文广告节、媒介广告奖、嘎纳国际广告节、第十一届中国广告节、伦敦国际广告奖、第十五届时报亚太广告节、上海市第十一届广告节、4As创意奖、龙玺户外广告奖等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