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严尔碧 《东宇经纬》2000,(10):36-36
一个爱偷东西的奴隶被主人逮住了。因为有事急于外出,怒气冲冲的主人便指着对面的狄安娜神庙说:“你给我听着,神庙正殿前排有七根柱子,你从左边的一根柱子数起,依次数到最后一根,再往回数,如此反复,直到数到1000时,才能停下来。等我回来时,你要告诉我,你停在从左边数的第几根柱子旁。”  相似文献   

2.
淘汰鸡拔毛催肥法淘汰鸡是指饲养时间长,产蛋率低的鸡。所以,只好将这种鸡进行催肥出售。这里介绍一种简易的催肥法──拔毛催肥法。方法是:先拔掉尾部10根较长的有管羽毛,再从轴羽外侧第1根羽毛开始依次拔掉两翅膀外侧的10根羽毛。拔毛时要一根一根地拔,切不可...  相似文献   

3.
乡在何方?     
因事回农村老家,见两屠夫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你在祠堂门口(也就是村中心)设案摆摊,我则挑着肉担下“乡”去叫卖。闻罢,不禁对“乡在何方”生出一些感慨。  相似文献   

4.
母亲的习惯     
在“瓜菜代”饿死人的年代,母亲在一个鞋底厂上班,那时我刚上小学。为了多赚点工资,母亲常把“工作”带回家,飞针走线纳鞋底。一天,我放学回到家,饿的前心贴后心,浑身没有一点力气,我径直走到盛饽饽的篮子前说:“妈,我吃点东西。”母亲看了我一眼,又看了看空空的篮子,习惯性地用针锥子拔了拔自己前额的发丝,无奈地摇摇头。  相似文献   

5.
前些天在老家的父母突然给我来电话,一个没接之下他们还不依不饶地再次打了过来。电话回过去后,父亲母亲急急忙忙七嘴八舌地向我“通报”着一件大事:家里仅剩的一亩田,因为正挨近乡村公路,听说要被乡政府规划成为商业街了……从他们向我说这件事的情绪中,我感受到他们心情上的摇摆不定,既失落担心,又有所期待。担心的是,他们一辈子跟土地打交道,有地在就有粮吃,  相似文献   

6.
林毅 《走向世界》2015,(17):116
5岁那年的除夕,我跟几个小伙伴在街上玩耍,有说家里买了猪头的、有说家里买了下货的、有说家里买了肥肉的,到我这儿卡壳了。小伙伴们一阵不友好的笑,让我霎时红了脸。回到家,朝厨房灶台上的那个篮子瞟了一眼,别说肉,连根猪毛都没有,我“哇”的一声躺倒地上打起滚来,哭着嚷道:“我要吃肉、我要吃肉,过年了,还不割肉?”爷娘四目相视,面带愁容,娘久久无语,惟有两行热泪簌簌而下,但还是强打着精神说:“谁说咱家不割肉了?这不是还没腾出手嘛,马上就去!”说着端起一个粗瓷黑碗就出了门,我立马止住哭声,从地上爬了起来,乐滋滋地跟在娘的后面去买肉。  相似文献   

7.
小安 《东北之窗》2011,(12):105-105
你见过从不打农药、除草都要靠人工来拔的有机樱桃吗?如果没有,就请来大连鸿实生态园吧。现在到鸿实生态园,樱桃树上已经一串串地挤满了胖墩墩的樱桃,肉头头的,泛着红润的光泽,果子只需擦擦浮灰,就可以放进嘴里,因为这里的樱桃已通过欧盟的有机食品认证,那可是国际级的安全食品。在这个充斥着食品安全问题的时代,这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樱桃显得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8.
短信新语     
春节期间我收到了好多短信.至少也有300条。我那破三星手机胃口小,没怎么地就内存满了.我就在三十那天晚上拿个笔等着.来一条,记一个电话.删一条。然后好留着慢慢回。但是,发现有的短信一看就是原创的。感觉删了太可惜。就想办法保留。这里记下来的.是一小部分“原创之最”.更多的没有记下来.但是排名不分先后.有无不伤感情。权作一个心语记录。  相似文献   

9.
高大林 《环球财经》2008,(5):110-111
老黄大名黄珂,重庆人,已近中年,少时习武术,练过大提琴。 新来他家吃饭的客人都是进屋加座,增添碗筷,要是赶不上这拔儿就等下拔一起翻台。据老黄说这些天从下午开始一天要翻三五次台,我落座后,大家彼此介绍认识:因我刚来不好意思,我就近夹了一筷子,放至碗里才发现,是块鸡肉。  相似文献   

10.
说话     
《中国报道》2009,(5):14-14
“我放着自己的安稳日子不过,去发什么帖,维什么权呀!我不做热血青年很多年了,而这次,又当了一回傻瓜。”  相似文献   

11.
一、关于“怪肉”和凌然采访前,记者已耳闻不少关于“怪肉”和凌然的传闻。“多人多生命液”的关键成分是一种叫做“怪肉”的稀世国主,很神奇,很难得,很珍贵。在四五年前,国内曾有好几十家新闻单位煞是热闹地报道过一阵子,说是这种东西曾经在陕西和河北发现过,由于不懂得保存养护,不久就消失了。其中河北保定地区完县李思庄钻井发现的“怪肉”事件给人印象颇深。据说打井过程中,突然就有白色的“怪肉”碎块儿连同血红色的东西一块儿往外喷,喷了一地。结果,当地好多农民都把“怪肉”碎块儿捡回去吃或抢着喝那口“能喷肉”的井水,…  相似文献   

12.
"我是怀着一种朝圣的心情回老区干事创业的。"当人们每每以一种不理解的语气和柴胜元谈起这个话题时,他总是说:"我的家乡是老区,老区就是我心中的圣殿!我出生在这儿,生长在这儿,我的根在这儿。我愿意放下我的生意,为家乡的发展倾注全部的感情,担当起一份共产党员应尽的责任。"柴胜元是山西省襄汾县新城镇上庄村党支部书记。  相似文献   

13.
李友友  丁秀 《中国西部》2014,(36):106-108
<正>从小,我的辫子就是父亲帮我编的。父亲虽然干农活,但他那双手却很灵巧,总是把我的两根麻花辫编得错落有致,没有一根发丝旁逸斜出,辫梢扎起两只蝴蝶结,走起路来,随着辫子的摆动,两只蝴蝶结就像两只蝴蝶要飞起来,充满了灵动和俏皮。老师常常抚摸着我的两根麻花辫,问道,你的辫子编得真好看,是谁帮你编的呀?我头一歪,骄傲地回答道,是我爸爸!老师听了,惊讶地赞叹道,你爸爸真聪明,竟然能将小姑娘的辫子编得这么好看。  相似文献   

14.
乌鸦吊丧     
狐狸死了.獾、鹿、羊、等来参加追悼会,一只乌鸦身穿黑礼服、胸佩白花,也飞来了.它飞来后,就伤心地说:“狐兄,你是我最知心的朋友呀!是我,最赏识你的聪明才智;是你,最欣赏我的歌声.我找到了肉.那怕很少,也要分给你一点.从今以后,可就没有谁欣赏我的歌声了呀!”说着,乌鸦竟哇哇地大哭了起来,参加追悼会的獾、鹿、羊等都感动得掉下了眼泪.过了一会儿,乌鸦对狐狸的儿子说:“大侄子,不要太伤心了.今后,你过日子有困难.尽管去找我.有大叔我吃的,就有你吃的,你放心好了!”小狐狸连声说:“谢谢大叔,谢谢大叔!”追悼会开完了,大家就地挖了一个浅坑,安葬狐狸.乌鸦还叼了一些枯枝和树叶,撒在掩盖狐狸尸体的浮土上.哇哇地哭着飞走了.黄昏时分.乌鸦从撒在狐狸新坟上的枯枝和树叶,很快找到了狐狸的尸体.它把掩盖在狐狸尸体上的浮土刨开,贪婪地啄吃起狐狸肉来.一边吃,一边狠狠地说:“往日,你骗吃了我叼来的肉;今天,该我吃你的肉了!”  相似文献   

15.
第一回 “白日梦”梦游京华 “饼教授”授业闹市 诗云: 冠盖满京华, 斯人独憔悴。 话说西北某省的穷山沟里,世代半农半牧的一户老实人家,不知烧错了哪根香,养下一个逆子,全无祖宗的半点秉性,空长着家传的垂肩大耳。  相似文献   

16.
父亲挥着长柄劈刀,费力地劈砍着一丛丛茁壮强韧的芦苇。两根电线底下,三百多米的芦苇丛,全都得砍倒。而且每年都要砍一次,不然,芦苇就要触到上空的两根电线。  相似文献   

17.
韩慧玲 《中国西部》2014,(3):106-106
<正>"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只有深入学生心灵,打动学生心灵,教育才会有成效。"叮铃铃……"当我踏着铃声走进教室时,发现靠后墙边站着个一男孩子,定睛一看,原来又是小锐,我心里已经明白了三分:他肯定又犯错了。为了尽快恢复课堂的平静,我轻描淡写地说:"小锐,站着干吗?快回座位去。""不行!"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叫道。我故作惊讶:"为什么?"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了:"他的作业又没写,老师罚他站着反思!""他上课故意挤我的桌子,干扰我听讲,他应该站着!""下课后我们跳绳,他故意捣乱……"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数落个不停,小锐红着脸,低着头,有口难辩,只好"认罪受罚"。  相似文献   

18.
赫妈 《东北之窗》2012,(9):62-63
儿子今年6岁,令他能够开心得手舞足蹈的有三件大事。一是去游乐场玩。不管室内还是室外,不管场地有多大,有多少他能玩得上的玩具,他都能撤丫子玩上几个小时。为啥?那里面孩子多啊,随便拉扯两个能说上话的就能成为小伙伴,一起开心地笑、开心地闹。还有就是周末回奶奶家。他奶奶家在农村,住着独门独院的小楼房,邻居家还有一个与儿子年龄相仿的小男孩展展。儿子在上幼儿园之前,一直生活在奶奶家,可以说是跟晨展一起长大,直到儿子回市内上幼儿园了才分开,感情甚好。周末是两个小伙伴团聚的日子,所以每次儿子都盼着算着哪一天能回奶奶家,好跟晨晨玩两天。  相似文献   

19.
告别一个年代当得知我将去上海市油脂公司采访时,编辑部一位同仁很可惜地说,他至今没有保存一张油票。他说,在那个计划供应的年代里,这张小小的定量油票不知牵动着多少人的心!他还说,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替他想办法弄一张油票,因为取消定量油票,意味着告别一个年代,定量油票是个极好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20.
羊年数钱图     
我是个俗人,所以画幅俗不可耐的画,三羊开泰之羊年数钱图。并建议失眠的朋友羊年别数羊了,不好使,数钱吧。吾友蓉儿曾听从我建议,一毛、两毛、三毛、四毛地数着,还是睡不着。我说你太有钱了,我一般都数一分、二分、三分……数着数着就想起小时候二分钱可以买一小碗波螺(学名是不是叫海瓜籽呀?),三分钱可以买一根冰棍……想起有一次学校春游,我妈给了我三毛钱,集合上车时,发现钱丢了,整整一天,在劳动公园里溜达,看着同学们吃着冰棍喝着汽水,我那叫一个眼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