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地处四川东部的大竹县,是一个幅员面积2075平方公里的农业大县。1991年,国家将该县列为全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县之一,十年来,共投入资金3718.5万元,建成了一批高产稳产农田和多种经营龙头项目,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新增粮食2134.3公斤,油料324.8万斤,项目区人均收入提高230元,为增粮增收,调整结构,脱贫致富,发展和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业产业化作出了显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农业综合开发是国家支持和保护农业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我市自1988年被列入国家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和世行一期、二期项目以来,坚持把改造中低产田生产条件与调整农业结构、加愉农业产业化发展有机结合,以立项开发的形式,累计投入资金6.71亿元。完成中低产田改造202.5万亩,沿海垦荒种稻22.3万亩,扶持多种经营及产业化项目25个。项目区新增产粮食4.27亿公斤,油料3748.9万公斤,蔬菜2.16亿公斤,农民新增纯收入260元以上,实践证明,农业综合开发对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及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近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发布了《2008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明确将进一步扶持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的产业化经营项目,发展现代农业,推动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近年来,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在着重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每年都会安排数十亿的中央财政资金用于加强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扶持带动作用强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扶持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促进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发展区域主导产业,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本期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的相关内容介绍给广大农民朋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 为适应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近几年来,南通市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以项目为载体,全面实施科教兴市、贸工农一体化战略,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引导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进一步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形成了一系列以农副产品加工、贸易企业和市场、中介组织等为龙头,以商品生产基地为龙身,以千家万户为龙尾的龙型生产经营体系。靠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全市农业特别是多种经营初步形成龙型经济发展的新格局。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来看,农业产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5.
《四川经济研究》2006,(2):10-10
财政部副部长廖晓军日前表示,“十一五”期间我国将较大幅度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积极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重要贡献。具体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相似文献   

6.
《中国招标》2013,(31):10
近日,中央财政下拨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贷款贴息项目资金25.79亿元,旨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有效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发展,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据悉,项目建设范围涉及北京、河北、内蒙古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大连、宁波、青岛3个计划  相似文献   

7.
农业综合开发,作为国家支持和保护农业发展的战略性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了农业的综合效益,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为农民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收益 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通过中低产田改造、发展多种经营、提高农业科技含量等措施,有效地增强了农业抵御自然灾  相似文献   

8.
陈鑫 《辽宁经济》2004,(6):12-13
一、目前农业运行的经济背景的巨大变化。自1989年国家设立农业发展基金以来,以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业科技进步为投资重点,以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乡村就业机会及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农业综合开发,一直是中国各级政府及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和内容,但在新形势下,中国农业运行的经济背景发生了三个方面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广州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创办农业龙头型集团和示范区的实践,有效地推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延伸大农业产业链条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以科技为主要的资源投入促进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形成和发展,走出了一条农业产业化集团经营的新路子,成为引导全国都市新农业集团经济发展的又一模式。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郓城县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确立“扶持农业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工作思路,围绕资源抓加工,围绕产业抓龙头,围绕龙头抓基地,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截止目前,全县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企业达到186家,龙头企业带动农户14.5万户,占全县农户的45%;  相似文献   

11.
赵志平 《发展》2007,(8):141-142
农业综合开发的任务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2.
农业产业化是壮大农村经济、加快农民脱贫奔小康步伐的重要途径,而农业产业化能否真正实现,还有赖于农业产品名牌战略的实施,只有以名优农副产品为龙头所形成的大规模生产优势,才能创造自身市场竞争的优势。因此,我认为推动农业产业化,必须叫响“农”字号。  相似文献   

13.
农业微观经营与外部生成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凯 《乡镇经济》2000,(5):5-6,47
农业产业化是中国农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新的经济现象。本文分析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主要构成要素,强调了农户、龙头单位、科技、政府等要素的地位和作用,指出科技要素改造传统农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技术路线和重要意义。从微观经济入手,旨在明晰农业产业化综合发展的宏观经济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衡南县是一个有百万人口的农业大县。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深切体会到,建设衡南,发展衡南,必须从衡南实际出发,选准发展项目,以项目建设促进“三化”进程,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促进农业产业化。一是选准“农”字项目,大力发展“农”头企业。近年来,我们通过实施重点项目建设,突出抓好绿贝公司、银鸽实业、金荔科技园、鑫宝集团、车江皂素厂等“农”字项目的巩固和开发,较好地带动了当地农民就业和增收。以它们为龙头,带动全县种养业的快速发展,是我们今后的一个工作重点。二是选准特色项目,加强农副产品基地建设。主要…  相似文献   

15.
《唐山经济》2007,(3):35-36
遵化是传统农业大市,农业人口59.7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86%。近年来,这市坚持用工业化思维抓农业,牢固树立“扶持农业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理念,深入实施“龙企富民”战略,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探索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经营模式,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达到9.2万户,占总农户的53%,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72-3%,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践行绿色发展、构建农业循环经济产业体系为主题,以亚行贷款河川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平台,发展优势农业主导产业,探索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构建农业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17.
农业产业化,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的,以科技服务为手段,“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组织模式,通过契约关系,组成各参与主体“产权明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围绕区域性主导产业,进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实现种养加、产供销、农科教、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合理配置各生产要素,使农业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我调节的良性循环,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近年来的实践表明,大力推行农业产业化是解决农业发展中深层次矛盾…  相似文献   

18.
《江苏经济》2001,(2):74-75
自1988年党中央、国务院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战略以来,江苏省已累计完成农业综合开发投资67亿元,改造中低产田2646万亩,植树造林174万亩,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69亿斤,同时还建立了一大批多种经营基地和龙头企业项目,项目区与同类地区非项目区相比,农民人均增加收入3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9.
政策动态     
《首都经济》2007,(12):46-48
财政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表示:明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加大农业产业化项目的投入力度,通过扶持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的产业化经营项目,促进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发展区域主导产业,推进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2008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已经正式下发。  相似文献   

20.
侯玮 《特区展望》2000,(4):34-35
海南农业产业化发展已有较好基础 实现农业产业化,使传统农业向市场农业,向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济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的现代农业迈进,有效提高农村经济素质和效益,必须引起各级决策者和领导者的重视。海南农业产业化发展已有较好的基础,如: 出现了多种形式的新经济组织。“公司+农民”、“公司+基地”等等。这些经营组织的出现以及由此形成的经营体制的运行,有效地促进了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特别是有效地促进了人才、技术、资金、物质与生产、加工、贮运和销售等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夯实了农业生产的基础,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