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财经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曹信邦 《经济师》2006,(4):124-125
文章认为,财经院校应培养具有一定特色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提出建立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员工福利管理、社会保险等专业特色方向的构想,并对财经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方向课程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2.
徐楠 《当代经济》2007,(12):26-27
党中央从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以来,就使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了更重大的意义.社会保障满足着人的生活保障与发展需要,维系着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竞争的起点公平,维护着发展中的过程公平,致力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它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同时也应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建设新型社会保障体系。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社会保障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框架初步形成,其对于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有序有效有情:解读和谐社会的三个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这一科学命题,进一步为新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的和谐社会。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体现为社会有序、社会有效、社会有情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5.
<正>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关系是否和谐,事关广大职工和企业的切身利益,事关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维护和促进劳动关系的稳定和谐发展。2011年8月,在全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先进表彰暨经验交流会上,习近平同志指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增强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  相似文献   

6.
瑞典社会民主党在实践中贯彻民主社会主义理念,通过稳定发展经济、转移支付、工资共决制度、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充分就业等措施促进了财富分配的相对公平,这是民主社会主义瑞典模式实现社会相对和谐稳定的重要根源.瑞典通过公平分配实现社会和谐的经验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主要的要求之一是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即人际和谐。劳动关系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没有和谐的劳动关系,和谐社会难以实现。劳动关系的和谐与和谐社会存在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重视劳动关系工作。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中国劳动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基础,要通过改革和发展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体现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建立和保持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本文分析了新时期中国劳动关系的基本特点、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9.
试论和谐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保障是基本的民生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针对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存在的城乡社会保障发展不平衡、社会保障立法工作滞后、社会保障流动性差、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混乱等问题,提出建立与完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坚持统筹规划,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协调发展、加快社会保障立法进程、建立社会保障资金保值增值的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历了十年发展,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基础,但是仍然面对许多困难和问题。论文分析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发展中面临的就业问题、与相关专业的关系问题以及专业领域与专业定位问题。据此,提出专业发展要以就业为导向、协调与相关专业的关系和重点发展劳动关系、社会保险等方向的建设意见。  相似文献   

11.
构建新时期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协调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资关系的和谐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当前,我国劳资关系总体上是健康稳定的,但也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矛盾和问题,由此引发了私营企业劳资矛盾频发,劳工权益受侵害的现象日益增多,成为制约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调整私营企业的劳资关系,关键是劳资关系协调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区别对待收入分配领域的正常差距和分配不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收入分配不公.收入分配中的正常差距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是发展的动力,必须予以承认.对于违反了社会公平原则、损害了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非正常收入差距,需要政府在广泛听取人民群众呼声的前提下及时制定和修改相关的法律法规,从制度上保证分配正义和公民利益.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有农村社会的和谐。解决千家万户的农民个体经营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矛盾,激活农村经济,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重大课题。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是着眼于农村内部制度创新、实现小农户和大市场对接的有效途径,这对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社保基金股票投资组合的行业偏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凌  唐贱英 《经济研究导刊》2009,(35):163-166,181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是价值型投资者,行业配置对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考察2008年末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股票委托投资组合在行业配置上总体的分布情况,分析出该基金的受托人在股票市场处于周期性底部区域时偏好投资于周期型行业,尤其是传播与文化产业,交通运输与仓储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房地产业,并得出了在这一时段受托人的行业配置风格与该基金的投资原则和该基金作为价值型机构投资者的定位相符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李洋 《经济研究导刊》2009,(35):179-181
从中澳之间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的角度对中澳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可行性进行简要分析。首先对中澳贸易强度指数及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的测算,证实了中澳双方的贸易发展主要建立在产业间贸易的基础上的,产业间具有很强互补性。其次,分析了目前中澳双边服务贸易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最后,为进一步推进中澳自贸区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试论社会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是当代中国也是当代世界社会生活的两大主题之一。社会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和目的所在。社会的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互为前提和基础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的社会主义 ,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 ,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使社会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与时共进。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社会保障水平的国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保障水平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辽宁省近五年来社会保障支出的数据,分析计算辽宁省社会保障水平,并与国内若干省市的社会保障水平进行了比较,进而分析辽宁省的社会保障发展状况,以及与其他省市社会保障水平比较中反映出的若干问题,从而对辽宁省的社会保障水平做出总体性评价。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事业发展迅猛。全国千余所大学中开设艺术设计专业的院校已有近600所,艺术设计类专业被列为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艺术设计教育又一个春天已经来临。在繁荣面前我们必须保持冷静,要看到这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必须根据艺术设计市场发展的需求,努力探索艺术设计教育规律,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艺术设计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非公有制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为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提供了理论源泉,是我党认识和运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日趋成熟的重要标志。理清社会主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总结实践中的正反经验,对于我们在现阶段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宏观经济学方法研究现实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也在不断变化.当前宏观经济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四化",即利益多元化、发展科学化、社会和谐化、经济全球化.改革开放过程中有许多问题要研究、要争论、要探讨,当前,理论界和实际部门争论的重大问题主要是关于改革、开放、工人阶级的地位和农民问题.研究宏观经济学,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很重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要理论联系实际,并掌握各方面的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