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1世纪议程》发表以来 ,可持续发展已被世界各国所接受 ,在全球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浪潮。“清洁生产—绿色流通—可持续消费”构成了社会生产过程中实现持续发展的基本模式 ,将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消费是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消费者主体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也就是可持续消费。可持续消费是符合公正原则,保证人类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不断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消费。可持续消费可以从根本上促进人的观念更新,树立起呆持续发展意识;可以衽“动机控制”,从根本上保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可以促进人类生活方式的变革,向不可持续的模式告别;有利于政府和国际社会制度符合各国国情的政策,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大实现。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消费是可持续发展经济理论的基本命题之一,可持续消费的根本内涵是实现消费的"可持续性"和"发展性"。可持续消费的目标是利用最少的资源实现效益最优化,同时改善所有人的生活质量。随着近年来城镇化率的持续增长,消费规模不断扩大,导致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方面的问题不断,人们愈发认识到消费和生产的可持续性对实现经济绿色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可持续消费问题逐渐被视为重点关注的领域。文章通过对张掖市建立可持续消费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对张掖市可持续消费水平进行评价,并尝试提出了张掖市可持续消费未来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生态旅游消费发展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课题组 《财经科学》2001,(4):106-109
在人与自然交互循环圈的可扶持发展中,生态旅游消费不仅是可持续旅游消费“三维结构”的一维,而且也是有效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行为方式之一,大力倡导生态旅游消费明观念、深入开展生态旅游消费理论的系统研究对于建立可持续消费模式体系、推动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战略意义。本报告首先把生态旅游消费的研究角度定位于它与可持续旅游战略的同一性并对生态旅游消费与传统大众旅游消费加以比较,然后概析生态旅游消费的形式、结构以及“成本-收益”,最后分别讨论生态旅游消费对旅游和旅游厂商以及对政府产业战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可持续旅游消费理论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对可持续旅游消费基础理论进行了初步探索,以“三元需要理论”为旅游消费理论创新的逻辑起点.提出了包括物质消费、精神消费、生态消费的“可持续旅游消费三元结构”的初步框架.对可持续旅游消费的涵义、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阐述了可持续旅游消费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6.
徐桂兰 《环境经济》2004,(11):35-39
《中国21世纪议程》要求用环境税收政策促进可持续发展,在外部性理论的基础上,将生态环境税作为一种政策选择,可以实现外部成本内部化,消除外部不经济性,达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7.
范叔沙 《经济师》2006,(4):286-286
可持续发展包括可持续生产和可持续消费两个方面,我们所讲的可持续消费即绿色消费,两者是相辅相成的。首先,绿色生产决定绿色消费。而绿色消费反过来对绿色生产产生市场导向。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要做到可持续发展,消费者必须顾及利己和利他两方面的利益,转变大众的理念,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消费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从生态伦理学角度谋求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史本林 《生产力研究》2006,(2):183-184,204
生态伦理学是研究人与自然间相互关系及人对自然应享有的优良态度和行为的学科。文章从生态伦理学内涵入手,阐述了生态伦理学理论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向度,生态旅游应实现代际的利益公正、代内的利益公平、合理健康的旅游消费以及适度发展等,从认识论、方法论和技术三方面构建了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和谐消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组成部分.在和谐消费的自然环境方面,必须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使消费者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实现“生态良好”的目标。根据和谐观念与可持续发展理论,人类应善待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为了环境保护的目的和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应该严格限制破坏自然环境资源的经济行为,严格保护涉及环境消费的自然资源与公民环境权。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可持续发展立法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丽红 《现代财经》2003,23(11):49-52
1994年,我国政府通过的《中国21世纪议程》,确立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社会体系和保持与之相适应的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基础”的战略目标,并提出了建立和完善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立法体系的要求。目前,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立法与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需要相比,是滞后的,软化的,甚至是空白的。因此,与中国可持续发展立法的相关问题亟待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可持续发展理论本质上要求实现科技的可持续发展,科技的可持续发展是指科技的发展在满足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必须满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它是人们对传统科技发展模式反思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引申出科技可持续发展观中的三个命题和二重关系,指出其持征应包括发展的持续性,整体性,协调性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12.
土地可持续利用决策模式及基本原则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曲福田  谭仲春 《经济地理》2002,22(2):208-212
土地可持续利用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根本保证,其决策行为必须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文针对传统的土地利用决策观念与可持续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结合决策学理论和可持续发展准则,对土地可持续利用决策模式及基本原则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李惠茹 《经济问题》2001,(10):52-54
对不可持续消费模式的摒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条件。以不可持续消费模式与环境保护相对立的现实为切入点,力图探寻拒绝和消除不可持续消费模式的路径,倡导和实现符合可持续发展基本准则的可持续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14.
可持续消费动机是引发可持续消费行为,进而通过消费对生产的作用影响可持续生产,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超越了经济意义上的可持续消费又赋予了消费动机多个层面的含义,并且要求多层面实现统一和有序转化.消费动机有基于内部需要的内源动机和来自于外部影响的外源动机,前者在消费模式的作用下确立合理的发展方向,后者在消费模式的作用下实现向内源动机的转化.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是对“大规模生产、大规模消费、大规模废弃”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深刻反思的产物,它是以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友好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包括生产、流通、交换、消费和废弃的全过程)方式,是经济发展理念上的一个重大转变,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人类将更加关注生态与环境问题,而森林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其可持续发展将影响整个人类的发展,而可持续消费是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机制。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可持续消费的内涵及特征,阐述国有林区建立可持续消费模式的迫切性,提出了构建我国可持续消费模式的有效对策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组成部分和实现机制,可持续消费就是从消费的角度追寻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共存.培育可持续消费意识,倡导与推行清洁生产,完善规范可持续消费的法律制度,以保障可持续消费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一、环境会计产生的原因工业经济时代,传统的经济理论多以追求经济利益为主,出现了“大量开采资源→大规模生产→大量消费→大量产生废物”的经济发展模式,结果导致资源和环境危机,迫使人类反思:如此下去,人类将自食其果,社会经济将不能持续发展。于是,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和目标的影响下,经济理论发生了深刻变化,新的经济理论迅速发展,一改过去单一追求经济利益的方式,而转变为追求三个目标的平衡发展:一是经济利益,使国民生产总值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二是社会利益,保持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三是环境利益,处理好经…  相似文献   

19.
毛文彬 《经济师》2005,(9):295-295
可持续发展观,是当代科学形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三者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是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为加强农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与探索,农行临海市支行、临海市农村金融学会联合举办了“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围绕“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从农行“人本管理”、客户关系、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完善内控机制以及加强市场营销、实施品牌战略和精细化管理等方面展开了理论探讨,并提出了实践对策与建议。现将本次研讨会的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用“耦合”这一物理学的用语来解释森林旅游活动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的关联性,认为可持续发展是它们的“耦合器”——共同的理论基础。森林是地球陆地的主要生态系统,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屏障,是森林旅游、林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共同的物质基础。在保护森林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改善森林资源的利用结构,由单一的实物利用方式转变为多元利用,如森林旅游的精神文化消费方式,从而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并达成文明范式的转型——生态文明的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