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国外兼并风潮看我国企业兼并梁栩凌/山东财政学院经贸系近年来,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又掀起一股企业兼并风潮。如果说80年代,企业跨国兼并是作为国际间直接投资特别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投资的主要形式,国内兼并多以投机为出发点,对改善企业经营机制都少...  相似文献   

2.
薛涛 《亚太经济》1999,(6):40-42
自1983年以来,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已经历了4次兼并浪潮。1992年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大型企业的兼并、收购再次浪潮迭起,并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早在去年就有人预言,第5次的全球企业并购热将持续到下个世纪初,1999年还将是企业购并年,不仅数量将大大增加,而且会有重量级的案例发生。而我国自1992年以来,也已出现了企业并购的第二次高潮,随着产权改革成为企业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产权交易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发展,我国企业兼并在规模和形式上都有新的突破,但企业购并中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因此,在国…  相似文献   

3.
简论企业兼并的新手段──MBO张亿镭兼并与收购是现代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现象。美国是企业购并最普遍的国家,曾经历了四次重大“兼并高潮”。80年代以来的第四次兼并浪潮以融资兼并为特征,大多涉及与股权转让有关的收购活动,常通过公司的大量举债,增强财务杠杆...  相似文献   

4.
从企业并购准则看美国反垄断法的实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美国的反垄断监管部门通过制定企业并购准则来贯彻反垄断法。本文介绍了美国的横向兼并和纵向兼并准则的基本原则和分析框架 ,并通过几个典型案例分析了监管部门在实际并购案中如何应用反垄断法  相似文献   

5.
日本的企业兼并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战后,日本的企业兼并主要是通过两种模式进行的。一是以挽救淑临困境企业、寻求企业发展为主要目的,采取了大中型企业兼并小型企业的强弱兼并模式;二是以促进产业集中,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为主要目的,采取了大中型企业间相互兼并的强强兼并模式。日本企业兼并模式对我国的启示是,在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企业兼并应采取强弱兼并和强强兼并并存在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要加大企业兼并力度,“多兼并少破产”这是国家有关部门和领导最近特别强调的问题,也是企业面临最难办的“优难胜、劣不汰”的事。究竟如何理解和正确把握“多兼并少破产”,这已成为当前经济运行和深化改革中的一个热点。所谓兼并,是指一个企业资产通过有偿转计或资产无偿划转的形式,获得其企业全部或部分产权的行为。兼并的主要形式有:购买或兼并、承担债务或兼并、入股或兼并、划转或兼并。前面三种兼并形式,适应不同所有制和同一所有制的企业,而划转兼并国家规定只适应国有企业。不论哪一种兼并形式,兼并企业对兼并企业都将要以…  相似文献   

7.
国际企业再起兼并潮整个世界在经历了19世纪末本世纪初的纵向荣并,本世纪20年代的横向荣并和二战以来的混兼并后,盯着世界经济由衰退走向复苏,国际企业兼并风潮再起.而且越来越汹涌。在这次表并潮中,美国是主战场。近些年企业兼并与合并愈演愈烈,1989年企业合并资金达3530无,创造了最高纪录。这个纪录维持了六年,四吉美国经济在1992年开始走出低谷,1993年美国业再度掀起表并风潮.1994年企业兼并资金达3419亿美元,接着1995年达5188亿美元,一举突破了旧纪录,到1996年留级兼并愈温愈烈,兼并和合并案达10150起,大大超过了1993年…  相似文献   

8.
李志惠 《开放导报》2004,(2):108-109,111
按照兼并与被兼并企业的产业关系,企业兼并可以分为横向兼并、纵向兼并和混合兼并三类。行业及产品相同的企业兼并为横向兼并;上游与下游前后工序间的企业兼并为纵向兼并;其它兼并通称为混合兼并,或多角化兼并。对于兼并的效用,产业组织理论有许多不同的阐述,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协同效应理论、资产利用及风险降低理论。  相似文献   

9.
李海霞 《珠江经济》2003,(10):82-85
在全球一体化的大潮下,为了扩大经营、降低成本、占领市场、从而实现最大利润,各国企业不断地掀起兼并的浪潮。通过兼并,企业可以获得及时有效的领先优势的能力。兼并对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深远的意义,也有助于中国企业走出国门,面对入世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企业兼并是调整企业组织结构、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提高经济效益的一条有效途径。但实行兼并阻力很大,问题很多。如何克服推进中的一些问题并把副作用减小到最小的程度?衡水市以优势企业对劣势企业实行代管,是较为有效的办法。目前该市已有5对企业已完成兼并或具备了兼并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并购,是兼并与收购的合称。并购作为一种企业行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化大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和企业经营的有效手段。它实质上是一种产权交易过程,确切地应称“企业市场行为”。企业兼并收购在美国工业发展的早期就已出现,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而且在美国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我国,企业并购才刚刚兴起,其作用和  相似文献   

12.
近数年来,美国经济中不断出现企业的兼并高潮,一浪高于一浪,使美国垄断资本进一步集中达到相当惊人的程度。随之,生产力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为了缓和这一矛盾,美国一些大企业不得不进行一些改组,把企业加以拆散,以便能够在这动荡不定的资本主义世界上支撑下去。因此,美国企业界在不断出现兼并的同时,缩小企业规模、拆散经营的现象也变得比往常频繁起来,有的出于经营策略的考虑,拆散其部分企业。  相似文献   

13.
邵律 《上海经济》2014,(8):23-23
中国上市公司百强排行榜”首次发布于2001年。当时,受美国《财富500》大企业排行榜的影响,有不少人士提出,中国企业应尽快扩张规模,通过重组兼并等方式“做大”,以跻身于“财富500”之列。但华顿经济研究院认为,中国企业的当务之急,首先要做“强”,要优化资产质量,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企业改革深化,闵行区企业兼并呈加快态势,至今已通过不同形式的兼并企业169户,其中乡镇69户,区属100户,在169户中工业企业84户,商业企业67户,其他企业18户,涉及职工近万人,总资产5亿元左右。  相似文献   

15.
史振宇 《辽宁经济》2004,(11):61-61
企业并购概念是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收购现象的出现逐渐在国内流行开来的。并购即兼并(Merger)与收购(Acquisiton)。其中,兼并是指一个企业购买其他企业的产权,使其他企业失去法人资格或改变法人实体的一种行为;收购是指企业取得对其他企业的一定控制权的一种行为。两者通常并提,简称为并购,是出于兼并与收购有着相同的动机与逻辑,都涉及企业所有权的改变,并且收购又是兼并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方式。  相似文献   

16.
贺军  李薇 《北方经济》2006,(3):74-75
商誉作为会计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起源于企业兼并业务,企业合并主要有吸收合并、新设合并和控制合并三种形式。吸收合并(又称兼并)是一家企业兼并另外一家或几家企业的合并,其中被兼并企业的法人资格消失,兼并企业继续保留原法人资格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新设合并是指两家或两家以上企业取消原法人资格。合并建立一个新法人企业的合并;控制合并。则是通过一家企业对其他企业投资从而取得被投资企业的表决权和控制权而实现的经济意义上的合并。其中投资企业和被投资企业的法人资格继续保留。在这三种企业合并中,吸收合并(兼并)最直接提出了商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经营已成为当今众多大公司的发展战略,而企业兼并则是它们调整经济结构和生产布局的重要手段。随着世界新一轮企业兼并浪潮的不断兴起,近几年来国际、国内的企业兼并活动日益活跃。一、国际、国内的情况回顾从国际上看,据美国专业服务公司———毕马威公司的调查...  相似文献   

18.
<正>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购并重组浪潮一浪胜似一浪。据统计,1999年全球企业兼并总额达3.4万亿美元,比1998年的2.49万亿美元兼并额增加36.5%,超过1990-1995年全球兼并总额。仅千年之交,全球就发生十大主要购并案,较早的是英国沃达丰集团,以560亿美元并购美国空中通讯公司,较近的是美国最大的因特网服务公司美国在线公司,以1600余亿美元的天价收购全球第一媒体公司时代——华纳公司。购并已愈来愈成  相似文献   

19.
企业兼并作为深化企业改革一种新形式,正在我国各地出现,由于我国情况复杂、经验不足,有许多理论和实际问题值得研究。其中首先必须把我国企业兼并的概念及与其它改革形式的关系搞清楚。如有的视产权转让为兼并;有的认为合并就是兼并;还有的把企业承包企业、企业租货企业、参股经营都算作兼并。例如新民晚报今年10月报导“上海市企业兼并的形式主要有产权有偿转让、企业承包企业、行政方式兼并和企业自愿合并等四种。”因此,有必要对企业兼并的概念加以澄清。  相似文献   

20.
杨慧萍 《新财经》2003,(8):70-73
没有一家美国公司不是通过某种形式的兼并和整合而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属于世界500强的企业是通过企业内部扩张成长起来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施帝格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