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以来,国务院及中央银行领导同志多次指出,要谨防金融风险。朱鎔基副总理多次强调;金融系统1997年要大力开展“整顿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年”的活动。勿庸置疑,化解与防范金融风险的问题已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也是摆在金融系统中的重要工作任务。目前看金融风险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是信贷资产质量低下,金融风险值加大。其二是一些犯罪分子抢劫银行资财,诈骗银行资金,盗窃银行金库的现象时有发生,“三防一保”工作任务还相当艰巨。其三是社会乱办金融农村基金会违规经营的问题十分突出,亟需整顿和治理。其四是还…  相似文献   

2.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党的十五大向全党提出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可以说,认真研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有效办法,把本部门金融风险控制到最低限度,保持稳定经营,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是金融部门目前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就切实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问题做以下探讨。一、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刻不容缓金融风险不是孤立存在的,产生金融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政策性因素、体制性因素.也有管理上的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金融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影响和作用不断扩大,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对保持宏…  相似文献   

3.
合业经营是国际金融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历史必然。中国金融业企业合业经营的模式可以选择金融控制股公司的形式,并应加强监管,以降低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4.
一、滨海新区商业银行综合经营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作为一种金融活动,银行综合经营必须受金融活动内在规律的制约。推进滨海新区商业银行综合经营必须处理好与提高金融效率、控制金融风险、注重可持续发展等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我国自1993年以来实行的金融分业经营制度对规范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面对全球金融混业经营潮流和加入WTO的挑战,若继续坚持分业经营制度,则与世界性的金融改革和发展潮流是相背的。因此,我国的金融业应顺应国际潮 发展趋势,逐步取消分业经营的限制,实行混业经营制度。  相似文献   

6.
金融风险是指金融企业因经营不善以及经营业务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等原因引起的金融企业出现损失,从而影响宏观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导致一国国民经济停滞甚至倒退的可能性。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金融业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和竞争有度的金融市场,但是也产生了诸如银行内部控制松弛影响货币政策操作,银行资产质量下降和经营风险增大,金融犯罪不断发生等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因此,要防范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商业银行、证券、保险分别在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的严格监管下各自从事法定业务范围内的经营,除规定的一定限度的交叉经营外,法律禁止金融混业经营。这种分业经营模式对规范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全球金融一体化和我国加入WTO的形势下,“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模式已不合时宜,客观上要求金融业走混业经营之路,尤其是银行业经营的全能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科学严谨有效的内控机制是商业银行合法合规经营,防范和化解各种金融风险的关键。从具有数百年悠久历史的巴林银行倒闭,到曾有永不倒闭神话的日本大和银行破产,从以金融制度发达著称于世的美国商业银行产生的问题与困境到震惊全球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无一例外地证明,银行内控机制缺陷是一大罪魁祸首。因此,有效的内控机制是确保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前提,是防范金融风险的第一道防线。  相似文献   

9.
防范风险金融机构亮﹃红灯﹄1997年是世界范围内的金融风险年。国际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不断显现和暴露,其危害程度,是以威胁整个金融系统的正常运转,金融机构的违规经营,造成巨大的资金损失,资产质量低下导致破产、造成倒闭的恶性案件时有发生。阿尔巴尼亚金融违...  相似文献   

10.
加强和完善金融机构内部内控内管, 是商业银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也是我国金融进一步发展的内在需要。近期的国内外实践表明,防范金融风险的第一道防线就是有效的进行内控内管。做好这项工作,对商业银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防范、化解、控制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秩序,促进我国社会主义金融事业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 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发展和加入WTO的日渐临近,客观上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增加自我约束,建立健全有效的内控内管机制,坚持走依法稳健经营之路,在竞争中求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王克力 《中国经贸》2013,(18):34-34
国有金融企业是我国金融业的主体,国有金融企业监事会有效发挥作用是从根本上防范金融风险及国有金融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保障之一,但多数地方金融企业监事会的实际监督效果差强人意。为有效发挥金融企业监事会具有特有的内生性的监督效用,金融企业应明确监事会职责、健全监事会机构、规范监事会选聘,提高监事会的监督效能,确保金融企业依法合规经营、防范经营风险、提升经济效益、稳健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和信用的特殊企业,高负债、高风险、社会效应强是它的主要特征。金融风险形成后,如果不及时化解,就会波及整个经济,甚至会造成巨大的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当前我国强调金融内部控制度建设,正是为了吸取国际经验教训,有效...  相似文献   

13.
论基层央行金融风险的化解□南康市人民银行“整顿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是今年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面对当前金融业存在的高负债、高风险、低效益的现状,基层央行从其金融监管的职责出发,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当前一项主要任务。从南康市这一基础区域性金融风险来看...  相似文献   

14.
李亮 《山东经济》2002,(5):39-40
个人信用制度是指个人通过信用方式获得支付能力而进行的一种消费、投资和经营制度。建立个人信用制度的目的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公民的信用意识,刺激消费,防范金融风险,增强金融企业入世后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孙涛 《科学决策》2001,(12):30-35
尽管混业经营的金融机构面临很多风险,但混业经营仍是国际金融业的大趋势,中国金融业走混业经营之路是必然的.从这个角度看,中国金融改革面临双重任务:既要化解金融风险和财政风险,又要逐步推进混业经营;准备混业经营的过程就是尽可能消除金融风险、财政风险及其形成机制的过程,推进混业经营的目的是推动中国金融业的现代化,提升中国金融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主体,既是产生金融风险的源头之一,又是经常承受金融风险的主要经济组织。防范商业银行风险,就是从源头治理金融风险,促进商业银行稳健经营,消除金融风险对银行,对金融业,对经济和社会的冲击,防范我国的商业银行风险,主体是商业银行,中央银行也有重大职责,近两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已把防范商业银行风险作为金融监管的重中之重,并付诸实施,然而,由于这种实践尚处起步阶段,而且这一任务日益繁重,这就迫切需要中央银行从现在开始,根据防范金融风险的总体要求,确定和实施防范商业银行风险方略,以防患于未然,确保金融体系安全,促进金融,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由金融机构的帐外经营到金融系统的资金安全,再到金融领域的监控机制,实际上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逻辑过程.帐外经营是产生、形成金融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始于1997年2月的亚洲金融危机及墨西哥、巴西金融危机给人以深刻教训,帐外经营、资金安全及金融监控不容忽视.本文拟就相关问题试作论述.  相似文献   

18.
金融混业经营:并非自由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业经营已成为国际金融烽发展的主要趋势,面向未来,我国金融业也应实行混业经营。这对于实现金融服务多样化,提高国际竞争力和经济效益,防范金融风险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实行金融混业经营尚存在多风险和困难,因此,这一改革应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金融行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具有极大的社会扩散性,各国政府都很重视金融监管工作,一般都通过国家立法来保障金融监管行为的合法化。金融市场的发育成熟、金融业的发展壮大都依赖于各种金融创新活动,创新是经济和金融发展的不竭动力与源泉。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历来就是一对矛盾,金融管制是金融创新的障碍,也是金融创新的诱发原因。只有正确处理好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的关系,才能避免和分散金融风险,维护好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保障金融机构稳健经营,促进一国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金融体制、金融风险与金融调控学术研讨会综述①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转轨,国内市场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我国经济面临的金融风险也迅速增大。怎样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改善金融宏观调控效果,提高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能力,更好地为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