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志红 《理财》2007,(2):63-63
“地雷”一:“贫民”不理财张正跃夫妇月收入共计4000元左右,除去女儿上学的费用和生活费,每月约有1000元的节余。他们认为没多少财可理,所以一直把钱留在了工资存折账户中,现在已有2万元了,却存的是活期。  相似文献   

2.
陈先生今年33岁,是一个自由职业者,每月约有3000元的收入妻子是公务员,月收入4500元。家庭每月生活开销约3000元左右。二人于2007年年初结婚。由于结婚,以前的积蓄基本用光;现在家庭收入扣除支出后,基本没有剩余。他们打算两年后要小孩,但如果几年后还是目前的经济状况,养孩子还真不容易。所以,他们想靠投资赚一些钱,增加家庭收入,积累财富,但又苦干目前没有本金进行投资,因此想向银行贷款,负债投资赚钱。  相似文献   

3.
李建之 《理财》2004,(3):74-76
中国人有句老话,"吃不穷,花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一天,一位朋友问我:"谁最没钱花?"乍听,我一愣,据他说:"钱越多的人,越没钱花."细细想想,这话很有道理.无论谁,花钱的速度总是胜过赚钱的速度,每月挣1000元,可以骑自行车上班,每月赚2000元出门就想上公共汽车,而每月赚5000元时,伸手就要"打的",每月赚到8000元时,就惦记着买房了,每月挣到10000元时,总要有辆汽车吧!  相似文献   

4.
《大众理财顾问》2014,(4):86-87
正钱先生,28岁,某公司项目主管,月收入1.2万元,年底奖金1万元。钱太太,27岁,某公司财务经理,月收入8000元,年底奖金8000元。钱先生每月的生活支出约为1500元,钱太太的生活支出约为2000元。孩子1岁,每月生活开支1200元。钱先生和钱太太半年前向父母借了30万元并加上积蓄购买了一套住房,市值120万元,公积金贷款68万元,每月还贷3450元。  相似文献   

5.
每月多领一份钱 关注劳动者不能不关注他们的养老.近两年来,深圳有越来越多的退休人员除拿到基本养老保险之外,还有一笔补充养老保险金.据市社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深圳参加了补充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平均每月可领到约21 5元的补充养老金.  相似文献   

6.
李女士今年50岁,刚刚退休,每月有社会养老保险1000元,丈夫月收入5000元,孩子已经工作,夫妻俩现有银行存款20万元,一套供完月供的房子,无医疗保险.退休在家的李女士看着自己的钱存在银行活期储蓄里也像"退休"了一样的状态,她很想学年轻人一样理财,"以钱生钱".她很想知道,眼下适合老年人的理财渠道有哪些?  相似文献   

7.
你知道吗?一张人民币上携带的细菌高达900万个,如果不进行消毒,其潜在威胁不可小觑.为使民众用上"干净钱",人民银行在全国许多城市都设置了钞票处理中心,专门负责人民币的清理和残损钞票的销毁工作.对于这个神秘的"洗"钱中心,人们好奇不已:他们是如何给人民币"洗澡"的?这里的员工每月能挣多少钱?每天面对花花绿绿的钞票,他们真能毫不动心吗?带着种种疑问,记者对一位业内小伙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8.
梁漓清 《理财》2012,(11):62-63
《理财》编辑:我叫程芊芊,今年27岁,大学毕业在深圳工作5年了,在深圳一家企业做行政工作,月税后收入4000元,房屋公积金每月有300元;先生与我同校同一年毕业,现在一家电子企业做技术,月税后收入5000元,房屋公积金每月有400元,其他年收入大约3000元。  相似文献   

9.
账户处理 以某家股份制银行推出的"定活益"理财计划为例说明.张先生在该银行开立了工资卡,并签订了"定活益"理财协议.协议约定活期账户保留余额为500元,整存整取期限为3个月(可选择3、6、12月).在每月25日时,如活期账户余额大于500元,银行扣除500元后,将剩余的活期存款自动转存为3个月的定期存款.  相似文献   

10.
居住在鞍山市友好街上782楼的鞍钢化工总厂的31户职工家属们,在听了街道干部和银行外勤储蓄员宣传勤俭持家、节约储蓄以后,想出了很多节省家庭生活开支的好办法,他们用淘米水,洗菜水擦地板、刷厕所,全楼(下同)每月节省了31吨自来水;把大灯泡换成小灯泡,少开灯,每月节省了25度生活用电;把炉膛套小,每月节省煤1,000多斤;用按人下米、泡米做饭等办法,每月节约粮食110斤;用穿箱底、大改小和旧翻新等办法,节约棉布56尺。每户每月比过去节约四元多的生活开支。为了把零星节约的钱积攒起来,以备急需,家属们组织了储蓄小组,每月由小组长把各家节约的钱数逐户登记入账,并把钱集中起来  相似文献   

11.
《理财》2012,(11)
《理财》编辑: 我叫程芊芊,今年27岁,大学毕业在深圳工作5年了,在深圳一家企业做行政工作,月税后收入4000元,房屋公积金每月有300元;先生与我同校同一年毕业,现在一家电子企业做技术,月税后收入5000元,房屋公积金每月有400元,其他年收入大约3000元。  相似文献   

12.
当前,国内大中城市理财市场人声鼎沸、一片喧嚣.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星罗棋布的县城以及广袤的农村大地,理财市场却是野草丛生,寂寞荒凉,着实令人感伤不已:有关数据显示,农村居民的储蓄存款金额高达22000亿元以上.对此,有业内专家感叹,这一庞大数字看起来很美,其实,数字的背后,却似乎能听到10亿农民发出的"除了把剩余的钱存在银行,不知道还有什么能让钱生钱的好路子"的无奈叹息.  相似文献   

13.
《理财》2012,(8):68-69
《理财》编辑:我在无意间看到《理财》杂志,觉得对自己感触很大,我对理财方面没什么概念,当然也不会理财。以后会一直支持贵刊,因为我知道只要我认真去看、去实践,就一定会有所收获。我先把我的情况反馈一下:我们是今年5月刚结婚的新婚小夫妇。两个人的月收入5600元。年底奖金两人加起来大约有3万元。日常生活支出2000元。家里有存款4.5万元。家里还有父母,父母每月合计能领2000多元养老金。有一套房子是在老家市里买的,全付款,差不多年底可以入住。买家电的钱女方父母会给2万元,估计就不需要额外的花费了。结婚时亲戚朋友和父母给了些黄  相似文献   

14.
李先生35岁,是一家网络公司的高管,年收入50万元。他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孩子2岁,太太全职在家照顾。刚刚换了一套房子,贷款180万元,每月还房贷1.7万元。虽然收入不错,生活也不用算计着过,但还是觉得钱不够花。特别是年底,物业费、车险保险费及亲友交际等开支一起出现,更加感觉捉襟见肘。李先生拍拍头感叹说:"我收入不低呀,怎么感觉这么差呢?"  相似文献   

15.
2005年,国内业绩最好的基金年收益率大约在12%左右,而在海外,这个业绩只能算一般,年收益率在百分之几十的基金有很多。对于积蓄不多而未来现金流可能很高的年轻人来说,每月拿出一部分钱来做基金  相似文献   

16.
谈到老舍先生的创作,自然无法回避他与旧北平的密切关系,他着笔最多的是那些居住在北平大杂院里,为家人,为温饱奔波于街头巷尾的平民百姓,尤其是挣扎在社会底层的贫民。纵观老舍先生所刻画的人物形象系列里,我们可以把他们分为两类:一类是以蓝小山、老张、祁瑞丰等人为代表的拥有"官本位"心态的市民阶层;另一类是以祥子、韵梅、宋凤贞等人为代表的拥有"家本位"心态的贫民阶层。  相似文献   

17.
以前我像很多人一样,一听人家开口闭口谈钱时,就会说:"太庸俗了吧!怎么开口闭口都是讲钱呢?"但是这些年来,跟着茅于轼教授,我把很多东西看得更加明白了.很多人表面上说不喜欢钱,其实心里还是很喜欢钱的.每次胡总书记、温总理去灾区慰问受灾群众时说:"乡亲们,你们有困难吗?"怎么没有困难呢?当然大家都有困难,但如果温总理给每个人一百万元,我相信他们 就没有多大困难了.  相似文献   

18.
毕业之后,由于优异的成绩加上好运气,我顺利地进入一家知名的外资企业工作。起步月薪是4000元,除去日常的一些开销外,每月大概有1000元左右的盈余。如果把这些钱存入银行,一年下来利息微不足道;如果把这些钱用来消费,又买不到什么称心如意的商品。  相似文献   

19.
黄晓玲 《中国外汇》2011,(14):46-47
无车无房单身"贵族"26岁的韩京(化名)在北京一家国企任职,收入稳定,事业上也小有所成,仍然保持单身状态。工作5年有了一定的积蓄(见表1)。韩京月薪1万元,住房公积金2000元/月,除了社保还有补充医疗保险。目前没有自住房产,日常支出包括房租1200元/月,生活费500元/月,交通费200元/月。年轻人比较追求时尚,每月花在衣物和交际的费用大约1000元。家庭条件不错,每年给父母12,000元以尽孝心(见表2)。  相似文献   

20.
<正>"飙升的股票,不落的房价,爱恨交织的基金",是理财的三大热点。如何把银行里沉睡的存款,变成生财工具,才是让"钱能生钱"的关键。作为教师,我的工作年限为12年,目前月收入4000元以上,拥有住房公积金、医疗和养老保险等各项福利。2006年看到许多朋友都开始申请公积金贷款买房,我也去了几个售楼处咨询了一下购房流程,按我每月的收入和所缴纳的公积金,到底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