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创新背景下的监管协调机制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强化金融监管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当前中国应在改善监管方式和手段,加强市场准入、治理结构、内部控制、资本充足率、重点业务和高级管理人员监管中,强化金融监管机制,建立起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分业监管的相互协调机制。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包括内外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金融监管机构自身的协调与合作机制,即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之间的协调机制;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2.
资讯     
《金融博览》2013,(17):4-5
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建立 为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协调,保障金融业稳健运行.近日.国务院同意建立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人民银行牵头.成员单位包括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必要时可邀请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参加。  相似文献   

3.
资讯     
《金融博览》2013,(9):4-5
01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为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协调,保障金融业稳健运行,近日,国务院同意建立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人民银行牵头,成员单位包括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必要时可邀请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参加。  相似文献   

4.
<正>一、我国监管协调机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现状1.政策法律规定层面。我国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水平较低,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合作机制尚无法律规范,监管机构之间的合作有待加强。虽然在政策和法律上都有所规定,但各相关部门均未出台关于金融监管协调的详细法律文件,"一行三会"之间的监管协调没有开展,金融监管协调仅限于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不定期召开的监管联席会议,停留在政策层面,不是法定机制,内容也以务虚为主。2.具体业务协调层面。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在2000年9月建立了监管联席会议制度,但该联席会议制度并没有发挥监管协调  相似文献   

5.
动向     
《中国货币市场》2013,(9):73-73
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建立 日前,国务院同意建立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并明确联席会议的职责和任务。国务院要求,人民银行要切实发挥好牵头作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等成员单位要积极参加,相互支持,加强沟通配合,形成合力,确保联席会议制度有效运转。  相似文献   

6.
构建央行与金融监管部门灵敏高效的信息共享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并驾齐驱的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格局已经形成。金融信息资源共享由原来的“内部协调”变为现在的“部际协调”。如何整合信息资源,构建灵敏高效的金融信息共享机制,提高实施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有效性,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2003年4月28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银行集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为一身的管理模式正式结束,形成了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分别由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监管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新的《中国人民银行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确立了央行在金融混业经营中的“牵头监管者”地位,为“一行三会”模式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提供了依据。金融监管需要总体协调,在目前的“一行三会”中也只有人民银行最适于充任这一角色:一方面,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分业而治,缺乏人民银行的超然地位;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9.
6月28日,中国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就明确金融监管职责签署了分工合作备忘录。《备忘录》明确了三家监管机构的职责分工:银监会负责监管全国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证监会依法对全国证券、期货市场实行集中监管;保监会负责监管全国保险市场,维护保险业的稳健运行。《备忘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金融监管不仅包括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人民银行等专业监管机构,还应包括国家审计等非专业监管机构。我国的国情使非专业监管机构在我国金融监管中能发挥重要作用,这是我国在金融监管方面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重要特点。我国应将这一特色变为我们的优势,建立充分发挥非专业监管机构作用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文章提出将合规监管交由非专业监管机构承担,使专业监管机构集中于风险监管的操作思路。  相似文献   

11.
“金监”工程搭起大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监管工程(以下简称“金监”工程)是12个国家级重点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工程之一,该工程由人民银行牵头,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以下简称“一行三会”)四个金融监管部门进行联合共建。人民银行作为“金监”工程的牵头单位,负责“金监”工程总体协调工作,负责“金监”工程共享平台和人民银行金融监管系统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构建与金融业全面开放相适应的金融监管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近20年来几经制度变迁和改革调整,已形成了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一行三会)的架构,但在实际运行中出现了不少矛盾,如何从我国金融业即将全面开放的要求和特点出发,特别是适应金融综合经营时代的到来,有必要对宏观金融监管体制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3.
高国杰 《银行家》2003,(6):14-15
2003年4月28日,中国金融发展史上将记下这个重要的日子.银监会悄然挂牌.随后,银监会发布第一号公告称,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自2003年4月29日起正式履行职责.从这一刻起,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作为金融监管的"三驾马车"将并驾齐驱,而中国人民银行多年来集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于一身的"大一统"时代也宣告结束.  相似文献   

14.
9月13日,财政部副部长李勇在2006第三届国际金融论坛年会上表示,我国正在尝试建立中央银行、财政部门和各相关部门之间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以适应金融业综合经营发展趋势的需要。这是官方首次在公开场合对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一事发表言论。李勇表示,我国在2003年分离了中国人民银行的银行类金融机构的监管职能,形成了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相互配合的分业监管体系,新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旨在适应综台经营发展的趋势。金融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这让我国的金融机构在对外开放的过程当中学会了生存的技巧。下一步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正2011年10月29日,我国三大金融监管机构——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集体发布公告,宣布各自机构"换帅"的消息,原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建设银行董事长郭树清、农业银行董事长项俊波分别成为上述三大机构的新掌门人。外界将此轮金融人事调整称为中国金融业近十年来最大的一次人事变动,而上一轮规模较大的人事调整还是在2002~2003年,彼时,银监会新设,我国银行业股份制改革大幕即  相似文献   

16.
开放条件下的中国金融监管体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在开放条件下面临许多挑战和问题,关键在于现行监管体制滞后于国际发展和实践需要,不能适应混业经营的发展要求。应逐步推进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在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的基础上建立"中国金融服务监管局"作为整个金融业的最高监管机构。同时应转变金融监管理念。  相似文献   

17.
<正>2017年12月,金融领域上演"罪与罚"。银监会开出史上最大罚单、证监会严打私募违法违规、保监会公布36张监管函……点评:重拳之下,是金融监管的高压态势,旨在坚决整治市场乱象,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2017年,持续近一年的侨兴私募债违约事件终于揭开谜底。银监会于12月8  相似文献   

18.
杨坤 《时代金融》2008,(8):12-14
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组成的"一行三会"的监管格局,构成了我国金融业分业监管模式。但是随着金融开放和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化,国内金融业由原来的分业经营模式逐渐朝综合化经营模式发展我国以金融机构作为监管对象的分业监管体制,在金融机构向综合经营方式发展时,立刻就暴露了它的局限性。多头监管、监管真空、监管成本高、风险控制力不够等问题日益突出。因此,我国应及时构建一种有效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实现金融监管和金融业同步发展,提高金融监管效率。  相似文献   

19.
对建立新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金融监管不仅包括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人民银行等专业监管机构,还应包括国家审计和财政部等非专业监管机构:而且国家审计等非专业监管机构在我国金融监管中能发挥重要作用,这是我国在金融监管方面区别于西方国家的重要特点。我们应将这一特色变为我们的优势,建立新型合作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20.
黎阳 《中国金融家》2012,(1):128-129
细数2011年中国金融业最引人注目的几件大事,"三大金融监管机构集体换帅"无疑最牵动市场和业界人士的神经。随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三大新任主席尚福林、郭树清、项俊波同时亮相,外界对金融领域的变革充满了新的期待,更预示着中国的金融新政幕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