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美产业内贸易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本文对中美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及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中美双边贸易中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所占比重有所提高,其中,机械和运输设备产业内贸易所占比重最高;垂直产业内贸易是中美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形式;市场容量扩大、跨国公司价值链管理的需要以及一体化生产体系的构筑均有利于促进双边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中国关税税率的大幅削减对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规模经济和贸易障碍对其则尚存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前,中日贸易以工业制成品贸易为主,中国对日本出口的工业制成品中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比重不断提高.本文通过对1999-2005年中日工业制成品贸易的产业内贸易指数的实证分析,得出中日产业内贸易发展迅速.同时,本文也根据中国对日本贸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比重不断提高,中日贸易不断扩大,两者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因此,对这两者之间关系的科学把握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运用统计软件,对日本与我国的对外贸易和直接投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由此得出一些结论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通过理论和实证比较选取Aquino指数对中澳两国产业内贸易状况进行了测度,然后利用GHM法将产业内贸易细分为垂直型和水平型,从更深层次研究中澳两国产业内贸易现状和发展趋势,结果发现:中澳两国初级产品产业内贸易整体水平较低,但Aquino指数呈现上升趋势,产业内贸易水平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中澳两国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整体水平明显高于初级产品,但无论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还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都不具有优势,中国劳动密集型制成品没有表现出预想优势,贸易条件持续恶化,资本或技术密集型制成品与澳大利亚有较大差距,但差距呈现缩小趋势。  相似文献   

5.
跨国公司FDI与我国中间产品贸易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跨国公司FDI与我国中间产品贸易的关系,发现跨国公司的FDI与中间产品进口之间存在显著的单向因果关系,结果显示跨国公司FDI每增加1%可带动中间产品进口增长2.3602%.文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跨国公司FDI与我国中间产品进口贸易关系的机理,然后根据模型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6.
日本对中国直接投资及其对中日贸易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桂兰 《沿海经贸》1998,(11):23-25
  相似文献   

7.
自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国民经济组成都出现了较大的变化。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服务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引起了服务出口贸易的增长,并且以1993年为界,两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对外开放的政策因素对FDI对服务出口的推动作用起到了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中日贸易往来的不断加深,中日产业内贸易水平不断提高,本文通过对中日HS90章商品的进出口数据进行统计,得出GL指数,在此基础上分析产业内贸易发展现状。并且,通过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指出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在中日产业内贸易发展的重要作用。分析的结果表明,中日HS90章商品产业内贸易水平相对较高,但内部两极分化严重,我国在HS90商品上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HS90章商品产业内贸易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石美玲 《市场研究》2009,(10):27-29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与外商对华直接投资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进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06.4亿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11547.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7%;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由1983年的9.2亿美元上升到2004年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1985~2004年我国出口、进口和外商直接投资的数据,利用计量分析和建立回归模型的方法,就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口、出口的影响分别进行了实证研究和度量,研究结果表明,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规模具有促进作用,从总的趋势来看,这种促进作用在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11.
我国钢铁业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整体和分类两个层面上对我国钢产量居世界第一以来的钢铁业产业内贸易的水平和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钢铁业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贸易变动主要由产业间贸易引起;而且钢铁业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产业内贸易以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为主。我国为此应该采取相关对策,促进钢铁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日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发展态势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采用SITC5分位数据,对1992-2002年间中日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发展态势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日贸易结构仍然呈现出以产业间贸易为主的格局,但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比重正逐渐上升。中日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类型细分呈现出以低质量产业内贸易为主、高质量产业内贸易次之、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比重最低的格局。中日制造业低质量产业内贸易呈逐年上升态势,中国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培育人力资本要素方面面临着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中韩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以工业制成品贸易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盾 《国际贸易问题》2007,292(4):49-54
近年来,中韩贸易规模迅速增长,产业内贸易也得到迅速发展,本文首先考察了1992年以来中韩两国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然后通过实证研究检验了1986-2005年两国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结论显示,韩国对华直接投资是推动中韩产业内贸易的关键因素,中韩间的地缘优势及不断发展的区域经济合作也促进了两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我国1992-2003年间的数据,对产业间-产业内贸易结构及其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联系进行检验。首先将产业内贸易分为水平型与垂直型两类,考察了产业间贸易、两种类型产业内贸易结构的演变。然后探讨了贸易结构的这种演变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我国贸易结构以垂直产业内贸易为主,并且具有增加趋势;产业间贸易比重略低于垂直产业内贸易比重,但呈现减少趋势;水平产业内贸易比重一直较小。我国垂直产业内贸易与我国参与国际垂直分工的程度密不可分,并且垂直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与欧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实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基于产业内贸易理论,采用格鲁贝尔—洛伊德指数、布吕哈特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汤姆&麦克杜威尔水平和垂直产业内贸易指数,本文综合评估了1996年以来中国与欧盟15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及结构特征。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与欧盟整体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且以技术差异为特征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双方四大类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调整后的G-H-M方法,对中国与东盟五个主要贸易国的15类主要贸易产业类别的垂直性和水平性产业内贸易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现阶段,中国与东盟的产业内贸易主要集中在少数几类产业上,且主要是以低质量产品市场的垂直性产业内贸易和水平性产业内贸易为主。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入世"后,中日贸易的发展与中国其他主要贸易伙伴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其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不断下降。为了深入了解中日贸易的发展变化,本文以制成品为研究对象,在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的基础上,借助贸易强度指数、互补性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等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双方紧密的贸易联系和较强的互补性并没有发生改变。只要能妥善处理诸多政治分歧,双方贸易增长还将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韩国对华直接投资与中国对韩进出口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韩国逐渐成为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国和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来源地。本文分析了韩国在华直接投资对中韩贸易规模、贸易结构和贸易方式的影响;同时运用协整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了1992-2006年韩国在华外商直接投资与中韩贸易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韩国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对韩进出口贸易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从短期来看,韩国外商直接投资和我国对韩出口贸易的关系由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调整的速度很快。因此,韩国对华直接投资促进中韩产业内贸易、产品内贸易和公司内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产业内贸易与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规模经济效应和技术差异促进了战后产业内贸易的迅速发展,产业内贸易日益取代产业间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本文认为,近年来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发展迅速,而随着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的发展,加工贸易成为我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推动因素。为促进我国加工贸易的现代化发展,推动我国与发达国家的产业内贸易由垂直型向水平型发展,必须充分发挥跨国公司的技术外溢效应,带动国内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此外,有必要运用战略性贸易政策保护国内产业,获得规模经济以促进我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