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企业创新方式分为模仿创新、二次创新、自主创新和合作创新4种类型,从企业规模大小、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和行业类型3个企业特征出发,探讨不同特征企业对创新策略选择的差异问题,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不同企业特征与企业创新策略选择之间存在不同关系。  相似文献   

2.
张峰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18):109-113
企业内部信任与控制的关系虽然受到不少学者的关注,但关于不同类型组织控制下特定主体间信任对企业创新行为影响的研究很少。通过整合组织内部信任、内部控制以及技术创新模式文献并采用理论推导的方法,探讨大股东与经理人间不同类型信任在不同控制模式下对企业创新策略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张勇  张玉忠 《经济管理》2006,(17):53-56
本文基于186家企业的问卷调查,考察了不同类型企业的冲突策略倾向,探讨了企业生命周期,企业规模和企业性质对其冲突策略选择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各类型企业总体上更倾向于选择妥协和回避策略,而选择竞争和迁就策略的倾向较低;企业生命周期,企业规模,企业性质以及企业规模和企业性质的交互作用对企业冲突策略选择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杨剑  梁樑  邱昊 《技术经济》2008,27(10):21-26
本文对区域创新系统中企业创新策略选择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影响区域中企业创新动力的因素,建立了区域创新系统中企业创新和模仿的博弈模型,并分不同的时间区间计算了企业在创新和模仿策略下的收益,得出了企业选择创新策略的混合纳什均衡解。研究表明,区域创新系统中企业创新策略的选择受区域内的企业结构和市场竞争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面临的创新环境是不同的,通过混合策略博弈模型,分析了企业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而结合企业不同生命周期中各影响因素的特点,提出了不同的创新策略选择模式,为企业的创新策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异质性、出口与中国企业技术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使用来自中国企业的大样本微观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对影响企业创新的异质性特征从全要素生产率(TFP)因素进行了拓展,同时将所有制异质性作为“基础因子”,综合考察了多维度异质性特征、出口等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1)TFP因素对所有类型企业的创新倾向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表现出明显的“创新自选择”效应;(2)出口参与因素显著提高了各类型企业的创新倾向,但出口密度因素对国有和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影响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而对外资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非线性关系并不明显;(3)其他影响因素如企业规模、人力资本等异质性特征在不同类型企业的创新决策中表现各异。  相似文献   

7.
《经济师》2015,(12)
技术创新是企业应对市场竞争、获取和维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技术创新模式选择作为企业重要的战略决策,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文章在对创新模式内涵界定以及分类的基础上,从技术特性和策略动机两个维度,分析了不同的技术特性和策略动机对企业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指出对应于不同的策略动机和技术特性,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
处于不同集群的企业面临的创新环境是不同的。文章在梳理原有集群类型的基础上,界定了两种不同形态的集群——龙头带动型集群和多方均势集群。通过对这两种集群中企业创新博弈的探讨,指出了它们在创新过程中的不同特征,并将其应用到宝鸡九大产业集群的创新策略中,为集群创新文化和技术水平的提升提供理论和现实参考。  相似文献   

9.
从创新源主体与创新实施主体的关系和产品创新的流程出发,讨论了企业产品创新管理与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关系;通过对流程的分析,说明了产品创新策略对创新绩效和创新风险的影响;最后,阐述了不同企业类型的产品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0.
讨论国际外包模式下承包企业与发包企业间的合作关系类型及特征,并探讨了推动承包企业技术创新的知识获取、知识共享、知识创造路径,对合作推动承包企业技术创新进行了博弈分析,进而提出与发包企业的长期战略合作是承包企业技术创新的间接动力;指出在承包企业与发包企业彼此博弈过程中,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双方长期选择(合作,创新)策略是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11.
合作创新是制造业企业整合资源、分担创新风险以及提升创新效率的一种有效形式,但其另一方面也加剧了核心知识泄露、核心竞争力丧失等风险。为探究制造业企业合作创新过程中的知识共享策略,基于制造业企业合作创新中的开放策略、半开放策略、不开放策略,构建制造业企业合作创新知识共享策略选择博弈模型,运用MATLAB软件,通过数值模拟演示不同决策参数变化对策略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限理性下,制造业企业会选择半开放策略,决策受企业自身知识泄露风险系数、知识成本、知识隐藏系数、合作伙伴知识吸收能力、违约金的影响。据此,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张军 《经济管理》2007,(18):69-74
破坏性创新是创造新市场的有效工具。本文分析了破坏性创新的特征,剖析了破坏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之间的差异。破坏性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突破性产品创新都是企业可以采用的破坏性创新途径,但它们最终创造的市场特征不同,关联企业需要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在市场变化的要求下,能否获取企业所需要的收益是企业在选择组建创新联盟类型时的首要问题。在分析企业的收益需求和创新联盟模式收益特征的基础上,将企业动机、收益特征以及创新联盟模式之间构建了概念性的选择模型及相关假说,并运用路径分析对提出的假说进行验证。研究结果验证了企业的动机和创新联盟模式之间确实有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4.
采用演化博弈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3种策略选择下的企业创新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不同的创新机会回报与模拟创新控制条件下,博弈可能出现不同的结果。因此,要优化选择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和放弃创新的企业比例,并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5.
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技术创新战略由模仿创新,自主创新,合作创新构成,每种类型的创新战略各有特点,不同性质的企业以及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共创新战略的选择存在差异,企业应在动态中把握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在创新机会选择过程中引入在线分析与竞争策略,针对未来创新机会出现的质量、数量和顺序的无法预知性,给出预先的资源分配和投入策略,使企业在任何可能情况下的收益总是在已知确定信息条件下最优收益的一定范围之内。同时,还根据创新机会选择过程中的实际特点,引入风险补偿策略,给不同风险偏好的决策人员提供相应的理论证据。研究结论对企业创新机会的选择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应用社会网络分析理论,以浙江省集群企业为考察对象,对成功创新型集群企业的创新网络模式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创新网络对集群企业成功创新的支持作用是情境性的,其中,环境不确定性、企业战略导向、企业吸收能力、企业创新类型是四个重要的情境因素。本文实证归纳了与上述情境因素相匹配的四类创新网络模式,为我国不同集群企业构建高效的创新网络提供了策略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18.
谢述玲 《经济师》2004,(7):160-161
文章在对民营科技企业重新界定划分的基础上 ,研究不同类型民营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特征和创新绩效 ,并针对不同类型提出了促进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企业异质性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包含沉没成本的企业动态多期创新决策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并结合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统计数据和Probit模型对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创新决策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以下结论与启示:国有企业的创新决策具有“被动选择”特征,而非国有企业的创新决策具有“主动选择”特征,且要素密集度异质性企业的创新决策机制并不完全相同;我国多数企业的创新决策存在明显的“创新选择惰性”特征,这一特征是我国企业创新能力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的症结所在;沉没成本、本土企业出口扩大、劳动者平均技能提升和企业投入产出效率改进均对企业的创新决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石油企业同行、石油企业与政府、石油企业与顾客、石油企业与新能源及石油替代企业、石油企业与潜在及新发展石油企业之间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合作伙伴,并论述了在不同竞合类型下,竞争策略与合作策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