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2 毫秒
1.
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一方面要构建良好的道德教育环境,建立健全社会制度环境和道德舆论环境;另一方面要以人为本,培养人们"荣"与"辱"的道德情感,体现道德教育的人格关怀,加强荣辱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美育是德育的基础,在高校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贯穿"美育"教育理念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应在教学中树立美育教学理念,促使道德认知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以身践行美育理念,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感;创造美育教学技巧,磨练学生的坚强意志.  相似文献   

3.
杜政 《理论观察》2006,(4):53-54
道德信仰是主体对道德目标的信服和崇拜,道德信仰、道德原则、道德行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同构成人的道德体系。道德环境通过教育、强制约束、熏陶等影响个人道德信仰的生成。自我道德修炼是道德信仰的生成的必然途径,它在道德情感体验中进行。道德意志是道德信仰深度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儒家传统道德理论与现代性之间的矛盾.指出,尽管儒家道德与现代性的道德思想都主张一种“爱”的道德情感,但它们两者对于“爱”的规定是极为不同的;而且,在处理道德情感与道德规范的具体内容之间的关系方面,儒家道德与现代性的道德思想有着不同的主张.  相似文献   

5.
董俊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5(8):193-194,215
大学生道德社会化是高校育人的重要使命,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然而,必须通过有效的途径才能实现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目标。课堂教育是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认知前提;社会实践是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体验载体;校园文化是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情感升华;网络传媒是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崭新阵地。  相似文献   

6.
道德教育是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但目前德育方式急待突破.虚拟道德情境的运用即是对大学生德育方式的新探讨,对大学生具有丰富道德教育内容、深化其道德情感、提高其道德判断能力、增强其道德选择能力、提升整体道德层次、增强德育教学效果等功能.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当代大学生道德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大学生出现的道德问题及其成因.为改善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观念、道德情感以及道德行为,提出教育引导对策:加强和改进高校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社会风气;培养大学生的自律意识.  相似文献   

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的一门课程,在教学中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思维,着力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解决知和行脱节的矛盾,并在对大学生进行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的同时,与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道德情感是未成年人道德品质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成年人道德养成中,道德情感是未成年人道德发生的基础,是未成年人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中间环节,也是引发与支持未成年人道德行为的心理策动器。而未成年人道德情感的形成,必然要受到未成年人的道德需要、德育模式和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必须在这些方面做出卓有成效的工作来培养未成年人的道德情感。  相似文献   

10.
谢家红 《发展》2007,(9):116-117
人的品德是由道德认知、形成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部分构成,其形成机制是由道德认知生发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加以调节,形成道德行为。从四方面综合运用职业道德教育模式、体谅模式、社区服务模式等对大学生进行德育,会达到知、情、意、行统一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当前历史虚无主义在高校中的蔓延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大学生道德虚无风险的产生,它不仅加剧了大学生道德相对主义的倾向,消解大学生道德精神的标杆,还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大学生对民族、国家和社会的道德情感维系.应对历史虚无主义下大学生道德虚无问题,必先要深化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学术研究和理论批判,优化高校传统文化和革命历史教育,坚持信息传媒的主流价值导向,立足并解决现实问题,做到"破"与"立"结合,拒斥历史虚无主义的消极影响,弘扬道德的崇高与良善,实现大学生道德主体的复归.  相似文献   

12.
用中国优良传统道德塑造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体现着中华民族优秀的品质情操和崇高的精神风貌,为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与中国优良传统道德相结合的主要方法,就是要通过汲取中国优良道德传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信念,陶冶大学生的道德情感,锻炼大学生的道德意志,养成大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3.
德育教育应该充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满足学生合理的道德需要,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注重道德情感的培养,促进道德信念的形成;重视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的意志品格,尊重学生的人格,提高其自我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14.
王芳芳 《魅力中国》2010,(1X):126-126
《九年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新课标》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遵循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有机结合的教学原则,采用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方法,精心设置形式多样的练习作业,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培养学生道德思维能力、自我教育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李荣 《发展》2010,(7):144-144
中学生道德行为教育包括知、情、意、行几个方面,范围非常广泛,内容十分丰富,方式多种多样,这里本人只就教育教学中要重视道德情感教育谈点认识。  相似文献   

16.
论虚拟道德情境的德育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伟芳 《新西部(上)》2010,(2):172-172,169
道德教育是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但目前德育方式急待突破。虚拟道德情境的运用即是对大学生德育方式的新探讨,对大学生具有丰富道德教育内容、深化其道德情感、提高其道德判断能力、增强英道德选择能力、提升整体道德层次、增强德育教学效果等功能,  相似文献   

17.
王媛 《改革与开放》2015,(6):59-60,62
对互联网应用类别排名前三位的“即时通信”、“搜索引擎”和“网络新闻”中出现的道德失范现象做了简要介绍.从微观上,分别对“情感欺骗”、“竞价排序”和“新闻娱乐化”三种道德失范现象做了矛盾分析.然后,根据网络社会的结构特点做出宏观分析.创新点在于对道德失范现象的矛盾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朱冬梅 《理论观察》2010,(2):114-115
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是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相互作用、不断反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既有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到道德行为习惯的转化过程,又有道德行为习惯反过来强化道德意识、促进道德品质逐步巩固、提高和完善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中既要注意知、情、意、信、行五种道德品质要素的有机统一,充分发挥它们的整体性功能,又要发挥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和未成年人道德素质的养成。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加强大学生的道德传统教育。构建和谐社会与加强大学生道德传统教育的本质要求完全一致;将大学生道德传统教育纳入和谐视野,是当今时代的要求;构建和谐社会是对中国道德传统中丰富的和谐思想的继承和发扬。为此,必须对大学生加强“整体爱国”、“自强不息”、“诚实守信”、“知耻”的道德传统教育。  相似文献   

20.
人的生活离不开审美与道德,审美满足人的情感,展现人的生命活力,道德为人类社会建构秩序;在审美中人可以展现自由的生命,而道德可以使人更加理性的生活,从而实现人的生命价值。审美与道德关系问题是自古希腊就有的问题,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美学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从对他的研究看,从审美与道德的内在冲突性与和谐性的人们最终找到一条通往幸福和谐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