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用户的偏好会在有彤和无形中对企业营销策略的制定、实施以及结果产生巨大影响.因此,通过深度的挖掘和分析掌握了客户的这些偏好,就会真正实现在适当的时间,将适当的业务通过适当的渠道提供给适当的客户,这也就是精确营销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3.
高嫚嫚 《商业经济(哈尔滨)》2011,(11):114-116
声誉是一种保证契约能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机制。良好的银行声誉和银监会的声誉能大大的降低银行与银监会、存款者的信息不对称,对降低银行系统性风险和强化银监会的监管绩效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国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声誉管理,应建立诚实可信的监管秩序,加强商业银行内部治理,建立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运用商业银行声誉自身的激励作用来约束银行自觉的构建和维护商业银行的声誉。 相似文献
4.
5.
6.
面对因特网的海量信息,网络用户面临着信息过载和有效需求不足的双重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多智能体的用户兴趣模型的表示和更新机制,在数据挖掘分析基础上,建立用户兴趣模型,利用相关反馈,追踪和更新用户兴趣模型,提高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效率,为解决用户偏好挖掘效率问题和多智能体偏好更新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12.
13.
基于企业声誉理论的品牌价值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一个企业,不仅仅是从营销、财务、法律等角度对品牌价值进行审视,最重要的是运用品牌价值来更好的管理所拥有的品牌。而企业声誉理论是在社会对商业伦理等道德因素的日渐重视这一背景之下而产生的一种重要的理论,良好的企业声誉能够提升企业持久的竞争力、获取额外收益。本文站在企业声誉理论的视角,结合企业声誉这一因素来探讨提升品牌价值的策略,从而为品牌价值增添一种新的力量,进一步提升品牌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企业声誉在企业经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企业已经进入了声誉竞争的时代。旨在从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声誉的概念界定,从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对企业声誉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以帮助企业认清声誉的影响因素,为企业建立和维护良好声誉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公开发布致歉信及事件处理方案已经成为企业在危机中即时修复声誉的常见做法,但并非所有的话语都能实现预期的声誉修复目标。鉴于此,文章将声誉管理和话语分析相结合,对2017年海底捞在后厨卫生危机后第一时间发布的致歉信及处理通报进行话语分析,详细探讨及时、准确的话语如何帮助企业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声誉的初步修复。案例分析表明,公开话语的语篇、概念及人际三大元功能与声誉修复过程中的问题识别、解决方案及关系调节存在侧重性对应关系,通过准确表述、传达企业的态度、行动及持续改进能力来改变利益相关者的负面看法,实现企业声誉表层与实质修复的结合。基于这些发现,文章提出企业声誉的话语性修复模型,该模型有助于探索、理解危机中企业声誉的修复过程,并在实践上为企业声誉管理、组织沟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企业声誉在企业经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企业已经进入了声誉竞争的时代。旨在从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声誉的概念界定,从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对企业声誉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以帮助企业认清声誉的影响因素,为企业建立和维护良好声誉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2009-2014年在我国创业板市场上市的387家企业为研究样本,分析了承销商声誉对于上市公司超募现象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我国的承销商声誉对企业的资金超募具有正向的影响,这表明声誉越高的承销商能够带给公司更多的超募资金。为了进一步降低创业板市场的投机现象,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股票发行制度,使承销商声誉能够对IPO超募形成约束效应。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各通信业务市场饱和率的逐渐增加,增量市场空间已经开始缩小,各运营商均已调整其竞争战略,即由增量竞争转向存量保留和挖掘客户价值。而实现这一战略任务的关键就是对用户离网率的有效控制。对此,从通信运营商存量保留的战略任务出发,以对离网用户行为的调研为基础,尝试构建通信运营商用户离网控制体系,体系由离网预警系统和离网防范及挽留系统组成。 相似文献
19.
举行一场盛大的宣传活动,结果却发现对公司声誉只有很少甚至是根本没有影响,没有什么事情比这更让传播专业人员沮丧的了。这时候就该三角测量起作用了。三角测量可以确保宣传活动不仅只是在测试时效果良好,而且也与公司声誉的驱动因素及影响公司乃至整个行业的相关问题相吻合。 相似文献
20.
Using data on prepaid cards for an online game listed on Taobao.com,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impact of sellers’ reputation
on their sales in China’s online market. It is found that sellers’ good reputation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ir sales volume,
but the marginal effect of this impact decreases severely. We also find that sellers’ affiliation with seller coalitions can
increase their sales in a given period. Results show that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reputation can function well in the absence
of mature law and social credit system related to online trade, and that private order can substitute public order in a market
with immature laws as in China.
Translated and revised from Nankai guanli pinglun 南开맜理评论 (Nankai Business Review), 2007, 10(5): 36–46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