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O2O作为一种电子商务模式已在农产品电商中得广泛运用,近年来各大电商企业在广西也在布局O2O电商。广西作为西部地区农业大省,有着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发展农产品电商O2O模式无疑是正确的,但生鲜农产品电商O2O模式在运行中有喜有忧,存在不少问题,单纯的O2O模式已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生鲜农产品电商需要,必须创新发展新的电商模式,探索出适宜广西区生鲜农产品O2O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商》2016,(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臻熟,在此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网购,以及技术与政策上的支持也使生鲜电商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本文在分析了目前国内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态势的基础上,主要研究O2O模式下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并以国内电商巨头京东商城为例,研究其生鲜农产品O2O模式的差异化发展,为其他生鲜电商提供借鉴,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分析湖南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研究。通过建立溯源信息系统,发展家庭农场,构建农产品O2O电商平台和线下实体店,研究国内外成功案例等途径对现有农产品O2O电子商务模式进行改良和理论创新,使得达到实际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商》2015,(42)
农村电子商务减少农产品贸易的中间环节,是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总结我国现有的农村电商发展模式的基础,结合农村电商发展特点,提出农村电商发展的O2O模式,并给出了发展农村电商O2O平台的若干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5.
电子商务未来的发展方向是O2O模式,O2O模式在移动互联网的帮助下,自身结构得到不断完善。目前,在电商企业O2O模式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结构、利润分配、发展方式等方面的难题。本文主要探讨在移动互联网大环境中电商企业O2O模式的构建策略,通过分析O2O模式的含义概述,以及O2O模式建构中存在的问题,为电商企业O2O模式指明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构建独特的双向O2O电子商务模式来促进海南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为城市工业品"走进农村"和农产品"走出农村"的双向流通提供可资借鉴的电子商务运营模式。本文重点探讨了双向O2O电子商务模式的构建思路和"六位一体"O2O电商模式构建方法,以期为海南省及国内其他农村地区发展电子商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随着电子商务在农产品销售方面的发展,农产品的线上销售呈现出了热潮,但由于观念、基础、人才等制约,使得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滞后。针对天水市农产品地域特色,通过问卷调查和文献综述等方法,了解研究区基层村社电子商务发展现状,通过对B2B、B2C、B2B2C、O2O和第三方交易市场等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的比较,揭示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真正问题,并提出天水市电子商务发展应以第三方交易市场为主要模式;进而基于新丝路经济带特色农产品交易平台,在研究区进行推广与应用,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网络时代发展的步伐迈进21世纪,大数据、电子商务、移动互联、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构建最短营销渠道,线上与线下融合互动的O2O逐渐成为电商领域新的战场。借由互联网契机为前台,以线上支付、购买为手段,以加大商户参与和用户体验为目,O2O正在用一种思维习惯改变线上线下的平衡。本文着重于对传统O2O模式的局限,细分领域O2O布局和转型的问题进行追踪研究,致力于探讨O2O发展的新模式和在纷繁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要素,寻找商家、消费者、电商平台三赢破点。通过资料查询分析以及特定O2O企业追踪调查等手段,从大企业O2O布局,小企业O2O转型,以及垂直电商与复合电商的关系拿捏三个角度展开研究。结合共享经济、分享经济的时代特色,向着去中心化,智慧化,思维化的O2O新模式迈进。  相似文献   

9.
安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对拓宽农产品销路,解决信息不对称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安徽也非常重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这对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推动安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然而,与发达省份比较来看,安徽仍然存在着农产品电商整体水平不高、电商化程度不够及电商模式单一等问题。分析了安徽农产品电商现状及问题,并探讨了安徽农产品电商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农产品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以及国家政府层面"互联网+农业"的提出,给农产品的转型和升级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发展机遇。本文以广州绿垠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例,先介绍几种农产品电商运营模式、市场分析。其次,再对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选择与推广、营销策略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总结出广州绿垠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运营策略。  相似文献   

11.
通过数据与业态体系分析中国电子商务现状,结合电子商务的技术与服务前景,在电商差异化竞争与国际化运营方面从移动购物、平台化管理、三四五线城市与乡镇电子商务、物联网应用、社交购物、O2O模式、云服务和电子商务解决方案、大数据的应用等方面对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做了合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农产品电子商务逐步发展,在发布农产品信息、促进农产品交易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烟台大樱桃为例,研究其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从国内电商和跨国电商的发展角度提出帮助其发展的可行性措施,以促进烟台大樱桃电子商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商》2015,(21)
针对本地区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渠道存在的问题,从造就农产品电商物流体系、优化物流模式、强化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扶持农产品物流园区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农产品电商物流产业的建议,期望能够为优化农产品企业电子商务营销渠道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电商时代的个性化、定制化使得传统供应链已无法满足互联网时代的需求,电商企业的核心竞争也逐步演变为供应链的竞争。在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使农产品市场的供应链管理由传统模式转向电子商务模式。供应链在柔性、服务、响应等多个方面都受到了互联网的影响,使得对供应链绩效进行考核时,电商能力已成为重要的衡量指标。本文结合现有农产品电商的相关理论和电商直播现状,以及农产品直播供应链模式及其特点与存在问题,打通供货、生产、正、逆向物流等各个环节,从SCOR模型分析农产品供应链整合的基本逻辑入手,构建海南“特色农产品+直播”供应链整合逻辑及优化模式,从而满足消费者需求。  相似文献   

15.
2014~2015年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回顾了2014年我国农产品电商的发展,如分析了我国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大国的特点,农产品电子商务是农村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产品电商是图书、服装、3C电商之后的新热点,形成了"两超—多强—小众"的农产品电商格局;论述了2014年我国农产品电商政策环境;分析了2014年我国农产品电商的11个主要特点,农产品电商支付模式,农产品电商物流模式,以及存在的4个方面问题,以及2015年我国农产品电商的12个发展趋势。本文是2013年以来中国食品(农产品)电子商务研究院的第二个发展报告。  相似文献   

16.
2015年中国进入泛电商化时代,O2O模式成为电子商务的主流。相比之下,传统的B2C、B2B、C2C模式表现乏力。在此趋势下,文章通过访谈、文案调查和调查问卷的形式对O2O模式下创业平台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试图给搭建O2O营销平台的创业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O2O电子商务的发展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众多学者的研究基础上,从顾客感知价值角度对O2O电子商务模式进行研究。建立了O2O电子商务模式下顾客感知价值的影响因素模型,并基于该模型提出参与O2O交易的线下实体电商、O2O网络平台和第三方支付平台共同努力提升O2O电子商务模式下顾客感知价值的策略,从而为企业促进O2O电子商务模式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移动网络的发展,乡村旅游开始与电子商务结合。近年来,政府也不断推出多项措施支持旅游体系智能化。借着这股东风,"互联网+"的营销推广模式使得肇庆市大量各具特色的乡村迎来发展智慧化旅游的新契机。但目前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还存在宣传方式单一、缺乏品牌化、相关支持力度还不够的问题。对此建议:1.建立"PC端综合推广网站+移动端O2O服务APP平台+第三方电商平台+线下旅行社推广"的智慧营销模式;2.打造新型的"VR+乡村游"的体验式智慧旅游宣传模式;3.在O2O的服务模式上着重乡村游的智能化营销和管理。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商、快递企业、食品企业进入农产品电商领域,但农产品类电子商务的渗透率还不到3%,果蔬、肉类、水产品进入冷链系统的比重只有5%、15%、23%1。为此,针对现在电商在农产品物流模式方面存在的现状和问题,打造生鲜农产品冷链的新要求,结合我国农产品电商冷链物流的发展状况,本文检索了相关作者的论著参以自己的见解予以综论。  相似文献   

20.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不断地影响着中小型农产品企业的发展,据此,借助SWOT分析工具分别从行业内部的竞争优势和竞争劣势,以及行业外部的机会和挑战四个方面对河南省中小型农产品企业发展O2O模式进行分析,有望河南省中小型农产品企业更适宜发展以农产品为主的O2O电子商务模式并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