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申超 《化工管理》2013,(16):123
目前,国内外在开采油田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套损的问题。根据近几年的研究,影响油水井套损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腐蚀占有最主要的因素。因此,研究油水井套损防腐技术已经迫在眉睫。本文主要将油水井套损管与井下挂片相互结合,并且根据油田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设计并且实施了油水井套损防腐技术,而且在油水井的套管内添加了缓蚀剂以及有机涂层,这也是成功研制油水井套损防腐技术的关键,从而在整个油田的开采过程中形成了防腐技术的完整网络。  相似文献   

2.
南二西套损区2009年以来受嫩二段泥岩浸水影响,发生成片套损。通过分析套损区存在问题,结合区块开发实际,探索在套损区压力失衡、注采失衡情况下,通过压力系统和注采参数调整,缩小套损区与非套损区之间压力差异,减少注采失衡井数的治理方法,从而避免套变进一步加剧,达到改善区块开发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注水井调剖调驱是改善水驱效果、加强油藏层间治理的重要举措,5年来,大港油田采油三厂累计实施注水井调剖调驱330多井次,纯增油达15万吨以上。采油三厂以中孔、中渗油藏为主,储层非均质性强,经过30多年的开发,注采矛盾日益突出;受油藏埋深、套变和水性等客观条件的影响,分层注水工艺受到限制,调剖调驱工艺逐渐成为了油藏治理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油田油水井的套管损坏通常简称为套损,是指油田开发过程中由于遭受外力作用和腐蚀,釆油井及注入井的套管发生塑性变形、破裂或腐蚀减薄至穿孔破裂的一种现象。国内外的很多油水井都存在严重的套管损坏现象,并且有的非常严重,使得油田产量下降甚至直接导致油水井报废。对目前常用套损井治理技术进行了介绍和分析,为套损井治理的作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萨中油田南一区水驱经过50多年开发侯,受套损影响,近32%的油水井出现井况问题,有采无注井比例达到了17.8%,如何在套损的影响下探索出高含水期水驱控制产量递减和含水上升的有效方法已成为我们开发管理的主攻课题。为此,2015年应用了精细注采比方法,实施了水驱精细挖潜,取得了水驱超产、"递减、含水"得到双控、套损区保持稳定的较好效果,为高含水期水驱精细挖潜和高效开发探索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油水井数量不断增加,套损井数呈上升的趋势。套损受诸多因素影响,文章通过分析研究对套损原因进一步认识,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杏**区西部套损井防护措施,总结出"六查、六防、六控"的套损防护经验和方法,为预防套损提供方向,为合理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针对W油田套损井组压裂工艺不成熟,受非均质性强和注采关系不完善等因素影响导致井组难以有效动用的问题,建立了套损井组精细控制压裂治理技术。在层位优选卡段优化、裂缝参数优化、加大加砂规模基础上,完善形成了套损井双封单卡精控压裂工艺,单趟管柱压裂段数由4段升至9段,单层加砂量由80 m3升至200 m3,满足了修复后井径100 mm以上低产油井的压裂需求。在Y开发区A井组开展试验评价,水井压裂后吸水量增加了56 m3/d,动用比例增加42.9%,砂岩厚度动用比例增加45%。A井组周围3口油井压裂后,平均日产液量增加了32.5 t,日产油量增加了8.2 t,增液强度为8.1 t/(d·m)。该井组投入产出比为1∶3.4,累计产生经济效益1 362.2万元。该技术实现了从套损井组工艺管柱、压裂方案优化和油水井配套调整等方面地质工程一体化设计,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为油田套损井组高效开发提供了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8.
王飞  吴军  吴钰 《化工管理》2014,(15):151
在油田注水井套使用过程中,因为对其施加的压力持续增大,使得套管常常出现损坏的问题,进而影响到油田的正常注水作业。本文在结合实际使用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套管损害的特点和造成套管损坏的原因,并提出油田注水井套损坏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油井的开发大多采用注水方式实施,因此是否能有效的控制油井注水状况,将对油田开发产生直接影响。通过对注水井技术的深入研究,设计注水井实时系统模型,并对注水井的工况进行归类,分析井下未注水区域和过度注水区域的试验数据,检测出钻井工具、注水地层以及管柱的工况;建立相关的诊断模型,利用模糊神经网络等信息融合技术进行诊断,优化了注水井配注方法,大大提高了注水井工况管理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油田步入高含水开发期,由于受到地质和工程因素影响,井筒条件日益恶化,套管易发生变形、破裂和腐蚀等现象,从而影响油水井的使用寿命和注水效果,进而给油田开发带来诸多问题。且随着油田开发力度加大,套损现象日益增加,部分套损井已在带病工作,因此,及时了解井身套管状况,进行套损井综合治理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06年-2013年,南一区西部受钻降、注聚等影响,区域压力大幅波动,导致区域第三次大面积套损,注采严重不完善,区域压力下降,区块开发形势变差。近年来,我们逐渐认识到,合理调整注水、产液结构,做好压力调控,是防控套损的有效方法。自2013年以来,南一区西部"以缩小平面压力差异、保持注采平衡为主旨,以调整区域、井间、层间压力为目的",进行了区块的综合调整,不但有效控制了套损,并且减缓区块的递减,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2.
采油厂注水管理系统由注水井测试调配子系统、注水泵站信息管理子系统、注水井优化配注子系统、注水井设计子系统、采油队技术管理子系统和注水报表管理子系统构成。该系统运用可视化系统工具、网络信息管理系统以及Oracle9i数据库研制,将技术理论与现场应用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实现了油田注水数据编辑、单井测试调配、单井注水量优化配注、数据统计分析和报表管理及图形生成等功能。  相似文献   

13.
注水井管理众多环节中有着承上启下作用的环节就是注水井洗井,这一环节是注水井重要的维护措施,因为注水井洗井可以有效的清洁油管和井筒内的脏物,确保能正常注水、侧调和地层吸水能力,从而延长注水时效,提高注水质量,对注水管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影响注水井洗井有效率的主要原因及洗井过程中常见问题,从而提高注水井洗井的有效方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依托套损井综合管理平台,经过长期探索和技术实践,建立了油田相应的套损井分析模式,从工程服务的视野,结合异常井信息,对油田套损井和成片套损区域,从历史、构造、开发经历、时空和井网等进行分析,探索套损井产生的根源。对油田套损井预防和管理提出建议,达到减少新增套损井和重复套损的目的,适应油田长远发展对套损井管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大庆油田目前有笼统注水井5000多口,笼统注水对油田的开发至关重要,每口笼统注水井注好水注够水,直接关系到油井的产量,关系到注采平衡。每年大庆油田都会因为作业、查套需要笼统注水井作业后投球释放,然后把挡球工具捞出来进行注水,由于挡球工具的局限性,存在弊端,在投球释放后打捞成功率不是很高,因此对笼统注水井投球释放后所用的挡球工具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挡球工具由绳帽、扶正器、挡球、纺纱孔等组成,并增加大、小球互换功能,改进后的挡球工具能够很好的完成投球释放工作,解决了生产难题,打捞成功率达到了100%,避免打捞的重复率,减轻了员工的劳动强度,节省了作业经费。  相似文献   

16.
2011年强1块的注水重点是注上水、注够水和注好水三方面工作,确保注水效果。严格按照配注量和标准注水;张强采油作业区目前共有水井10口,投产5口,根据张强作业区开发方案,在张强作业区实施限期同步注水,并且要求水质悬浮物≤1.0 mg/L。但张强注水水源为地下水抽取,且注水时要加入防膨剂,悬浮物较高。并且在试注期间造成了38-K24注水井地层堵塞,油套压居高不下的现象。因此,科学合理的提高注水水质问题,确保油、水井平稳生产运行,是茨采厂对张强采油作业区的工作要求,也是张强采油作业区日常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7.
注水井实时分析优化系统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针对目前油田注水井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了注水井实时分析优化系统模型,并开发了相关的软件程序。该系统在对现场注水井实时采集数据处理的基础上,通过宏观控制图模块,对整个作业区的注水井进行工况分类,然后分析处于宏观控制图欠注区和超注区水井的分层测试数据和试井资料,全面系统地诊断吸水地层、井下工具、注水管柱等工况,并根据实际情况优化设计满足所需配注量的井下水嘴及注水管柱组合及其他整改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8.
石油资源目前是我国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能源,是我国能源结构的重要构成部分,但是随着我国对于油田的不断开发,油田套损问题成为了影响油田产能的主要问题之一,油、水井套损严重不仅会影响到本井的开发和使用,并且对于邻井甚至是区块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鉴于这种情况,工程探井技术逐渐受到了研究人员的重视,目前,在油田油田套损监测中主要采用的是电磁探伤测井技术,文章简要分析该技术的基本原理,介绍电磁探伤测井技术的功能特点,同结合实例具体谈谈电磁摊上测井技术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9.
延长油田蟠龙采油厂的注水井基本上都是通过油井转注而实现的注水开发.注水区块为下坪区、贯屯区、王庄区、沙则沟区,注水层位为长2、长4+5、长6,水驱控制面积32.52km2,水驱控制储量1425.06×104t,注水区控制面积占开发动用面积的51.6%,水驱控制储量占动用储量61.66%.蟠龙采油厂注水井腐蚀结垢严重,管道、井筒频繁出现腐蚀穿孔,井筒多处漏失,管柱结垢导致注水流量不足,严重时注水压力上升,甚至造成水井封堵现象,注不进水.  相似文献   

20.
注水井地层动态解释软件建立注水井地层分析模型,通过改变注水井工作制度测取井口及井底压力变化数据,应用落差试井、二流量法及PI指数分析方法分析处理测试数据,结合注水指示曲线及生产数据,计算吸水指数、表皮系数、井筒储存系数、地层压力、渗透率等参数,动态分析注水井地层变化.计算结果与油田解释数据对比,计算地层参数最大误差为6.6%,结果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