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唐伟 《黑龙江金融》2006,(12):28-28
一、金融发展需要支持金融创新的积极有效监管维护金融稳定是金融监管的天职,只有严格的金融监管才能保障金融运行的安全有效。因此,金融监管是金融业稳健运行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维护金融稳定要看怎样维护金融稳定,是着眼金融发展而维护金融稳一%金融发展需要支持金融创新的积极有效监管维护金融稳定是金融监管的天职"只有严格的金融监管才能保障金融运行的安全有效。因此,金融监管是金融业稳健运行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维护金融稳定要看怎样维护金融稳定,是着眼金融发展而维护金融稳定,还是不顾金融发展甚至以限制、牺牲金…  相似文献   

2.
世界主要国家金融监管体制的演变及我国的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绍钧 《南方金融》2005,(10):25-27
伴随着世界金融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纷纷改革原有金融监管体制,向统一、混业的监管方向发展,以适应金融集团化发展的需要。面对金融发展趋势,本文提出,我国也应当适时调整监管架构,成立金融监管委员会:统一协调相关监管机构;研究实施金融集团的监管。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根据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义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规定,设立银行监管委员会,人民针银行不再执行金融鉴定职责,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是适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是为了强化金融监管,更是为了强化中央银行职能。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地方金融组织不断增加和新型金融业态迅速发展,地方性金融风险逐渐暴露,特别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区域性、系统性风险防控压力不断加大,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完善的紧迫性日益加大。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地方金融监管体系发展现状、改革探索与潜在问题,发现我国地方金融监管在理顺监管职责、健全监管协调机制、落实监管责任、强化监管问责等方面仍存在改进空间。为进一步健全我国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我国应进一步明确地方政府防控地方金融风险和实施地方金融组织监管两大职责,并改革完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建立监管协调机制和优化地方金融生态。  相似文献   

5.
次贷危机暴露了美国现行金融监管制度的缺陷,使美国对其监管理念和监管体系进行反思.<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案>是美国在危机后进行大规模金融监管改革的立法尝试.新设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防范系统性风险、成立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加强金融衍生品监管、终结金融机构大而不能倒状况等立法内容折射出美国金融监管理念的革新.我国应适度借鉴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立法优质内核,完善我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6.
代贝 《北方金融》2023,(12):62-65
在金融强监管背景下,地方金融监管已成为现代金融监管体系的重要一环,在防范化解地方金融风险、保障地方金融稳定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地方金融组织统计有助于刻画企业监管画像,推动完善地方金融监管体系。本文分析了地方金融监管与地方金融组织统计的相互关系,探讨了当前影响地方金融监管与地方金融组织形成合力的主要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新时期地方金融组织统计助力地方金融监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宏观审慎监管视角的金融监管目标实现程度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择反映金融监管的经济变量解析宏观审慎监管的效应,运用定量方法对中、美、日、英四国的数据实证分析金融监管的有效性。研究结论显示,我国宏观审慎落实程度和金融监管目标实现程度均比较低,主要原因是,中央银行在金融稳定中的地位不够显著,金融监管存在顺周期性导致对系统性金融风险不够敏感;金融监管中的行政干预超越了金融法律制度影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金融系统的内在运行机制。因此,实现我国宏观审慎监管需要提高中央银行在宏观金融稳定中的地位,完善金融法律制度和强化执法效率,构建宏观审慎监管与宏观经济稳定的政策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8.
《甘肃金融》2013,(8):7
为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协调,保障金融业稳健运行,经国务院同意,建立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我国金融行业实行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的原则,维护金融稳定和金融行业监管的职责分布在不同政府部门,随着近年来金融行业交叉融合和跨市场金融创新增多,对加强监管合作的要求提高。以往,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没有形成机制,此次建立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将会使沟通协调常态化和机制化。  相似文献   

9.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的安全运行,关系经济社会稳定与发展。金融监管就是金融监管机构依法利用权力对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进行直接限制和约束。面对加入WTO之后国外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之后展开的强大攻势,我国金融业吸取国外成功经验,逐步向混业经营过渡,而以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组成的分业监管体系在对金融机构之间越来越多的合作行为监管上出现了一些交叉监管或监管真空的问题。另外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基础也不健全,监管主体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本文就如何解决上述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我国金融监管的主要原则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韩伟 《西南金融》2024,(4):48-59
随着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深入,金融行为监管和消费者保护受到高度重视。本文分析了引发金融行为风险的内在原因、结构原因和环境原因,指出我国要立足金融市场发展阶段,兼顾金融监管效率、成本、协同性和适度性等因素,重点解决金融行为监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机制运行不畅、金融机构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和消费者金融素养有待提升问题,提出要不断健全完善金融行为监管体系,实现金融消费者全过程、持续性保护。  相似文献   

11.
强化中央银行宏观审慎监管权限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主要经济体和国际组织都在着力加强以宏观审慎监管为重要内容的金融监管改革。本文在分析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方案的基础上,对赋予中央银行宏观审慎监管权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进行反思,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强化我国中央银行宏观审慎监管权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发展,我国在分业经营的法律框架内实现了实质上的混业经营格局,这要求我国在金融监管体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各金融监管机构间的金融稳定协调及监管合作,以便有效化解可能的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3.
区域金融监管机构的设置及其职能配置,即区域金融监管体制问题的实质,是区域金融公共产品的供给模式选择及其动态调整.在当前区域金融体系、特别是县域金融体系不断建立完善的情况下,应当统筹考虑货币信贷政策实施、微观审慎监管、金融稳定和金融服务之间的交叉效应,整合县域金融监督管理职能,实现统一监管,从而提高县域金融监管效能.  相似文献   

14.
金融稳定一直是世界各国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金融稳定离不开金融监管,金融监管的有效性是金融稳定的基础保障之一。次贷危机发生以来,各国出台了一系列的金融监管措施,力求保持金融市场稳定。《巴塞尔协议III》颁布后,我国结合实际,相继推出了一系列商业银行监管条例,力求保持我国金融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创新是金融发展的不竭动力,但在历史上金融发展往往沿着"危机一管制一金融抑制-放松管制-过度创新一新的危机"的路径演进。要跳出这样的循环,必须把握好金融创新、金融效率和金融稳定的平衡,不断完善金融监管理念和监管规则,提高监管有效性,通过强化金融监管的制度建设,为金融创新提供更好的环境和土壤,确保金融创新朝着更有效、更有序、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进行金融分权时,给予了地方政府金融发展权,使得地方金融快速发展,但未给予其金融监管分权.地方金融发展权与金融监管权的错位使得地方金融发展乱象丛生,风险聚集.通过整理2008年以来各地方发布的关于地方金融发展、监管与风险处置的政策文件,发现东、中、西部地区省级政府地方金融发展和监管目标具有一致性,发布的文件类别主要为普惠金融、融资租赁和担保公司方面的;而市级政府金融发展和监管目标则围绕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为核心兼具一定的差异性.地方金融发展与地方金融监管具有连续性,政策发布高峰期集中于2015-2017年,地方金融风险整治重点从2011年的地方性交易所转向2016年的互联网金融领域.  相似文献   

17.
金融稳定一直是世界各国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金融稳定离不开金融监管.金融监管的有效性是金融稳定的基础保障之一。次贷危机发生以来,各国出台了一系列的金融监管措施.力求保持金融市场稳定。《巴塞尔协议Ⅲ》颁布后,我国结合实际.相继推出了一系列商业银行监管条例.力求保持我国金融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李妍 《金融研究》2010,(9):198-206
近年来,发达国家不断放松金融监管,鼓励金融创新,导致许多国家的金融机构过分追求效率,忽视风险控制,最终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受到重创。本文探讨了不同监管要求下金融机构杠杆率的选择,以分析金融监管制度对金融机构行为和金融稳定的影响,并揭示出宏观审慎监管不但要关注效率,更主要的是从金融稳定角度关注系统性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日本金融监管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监管的理念及监管体制顺应经济发展要求而不断地演变。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日本逐步形成了监管权高度集中却又不失灵活性的金融监管体制,监管体制改革是政府与金融体系博弈的结果。在经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实践证明日本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是有效的。中国在今后的金融全球化过程中可以供鉴日本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张瑾 《福建金融》2017,(10):43-46
维护金融安全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举措。中国人民银行承担着维护国家金融稳定的重任,但目前履行金融稳定职能缺乏完备的法律制度保障和充足的履职手段,金融稳定工作面临着责任重大、手段欠缺的困境。日本金融监管的发展与改革对于正在进行金融体制改革中的中国而言,具有不少经验可资借鉴。本文在梳理日本金融监管体系框架及审慎监管模式基础上,总结日本央行维护金融稳定的经验,并针对我国央行金融稳定工作现状及不足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