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红莲 《中国外资》2009,(10):192-192
孔子对中华民族影响至深至远,从两千多年前到今天,孔子的思想经久不衰,一直指导人们前行。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孔子思想从哪些方面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性格,一是推己及人的“仁”的观念,而是温文尔雅的君子风范,三是中正和平的中庸之道。  相似文献   

2.
王涛 《金卡工程》2008,12(12):147-147
董仲舒在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发展史上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他提主张的"独尊儒术"使孔子创立的儒学从诸子百家中突出而居统治的地位,其创立的三纲五常等伦理思想在中华民族中留下了深深烙印,极大的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现代人对其伦理思想贬褒不一,本文从积极的角度论述了董仲舒伦理思想的的可取之处,这些思想在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乏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孔子思想的主要特征之一便是他提出了著名的"仁"的思想,以至后来有人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仁学"。孔子思想体系中"仁"这一重要概念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因此本文就这一思想从内在到外在,从个人人格培养到国家治理等方面来谈谈对我们现实生活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不可逆转,消费者主导市场的趋势不可逆转.企业要想在世界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企业产品要想在消费者心里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有崭新的营销理念,而孔子的仁学思想符合了世界经济营销的潮流.对于国际营销来说,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思想,以包容万象为前提无疑是治愈世界经济纷争的一剂良药;对于一般营销来说,孔子的"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即"惠而不费"的思想,无疑是以小博大的长远的营销战略现点;而以人为本的仁学思想体现了消费者追求的差异化、个性化的时代特征.因此,我们从"4P、"4C"、"4V"和"4R"的营销传播理念传承的轨迹不难发现,新经济的营销思想正在向2500多年前的孔子"仁学"思想回归.  相似文献   

5.
魏豪玥 《中国外资》2011,(8):283-286
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不可逆转,消费者主导市场的趋势不可逆转。企业要想在世界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企业产品要想在消费者心里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有崭新的营销理念,而孔子的仁学思想符合了世界经济营销的潮流。对于国际营销来说,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思想,以包容万象为前提无疑是治愈世界经济纷争的一剂良药;对于一般营销来说,孔子的"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即"惠而不费"的思想,无疑是以小博大的长远的营销战略观点;而以人为本的仁学思想体现了消费者追求的差异化、个性化的时代特征。因此,我们从"4P"、"4C"、"4V"和"4R"的营销传播理念传承的轨迹不难发现,新经济的营销思想正在向2500多年前的孔子"仁学"思想回归。  相似文献   

6.
自从"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提出,中国理论界就此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角度来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先后出现过三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高潮,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三大旗帜,使党的事业出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极其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变革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因此,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党的理论创新的新成果,是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与《荀子》有一脉相承的联系。在对于"情"以及"情"与"乐"关系的认识层面上,关于《诗》与礼的论述中以及关于《诗》的艺术特征上,它们的"《诗》论"都具有一致性。《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与《荀子》"《诗》论"的相似性、《荀子》与毛鲁韩三家《诗经》传授联系以及《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与《毛诗序》的相似性,则非常有力地印证并丰富了孔子——七十子——七十子后学——荀孟——汉儒这一条先秦儒学经籍传授以及思想延续的主线。  相似文献   

8.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与《荀子》有一脉相承的联系。在对于"情"以及"情"与"乐"关系的认识层面上,关于《诗》与礼的论述中以及关于《诗》的艺术特征上,它们的"《诗》论"都具有一致性。《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与《荀子》"《诗》论"的相似性、《荀子》与毛鲁韩三家《诗经》传授联系以及《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与《毛诗序》的相似性,则非常有力地印证并丰富了孔子——七十子——七十子后学——荀孟——汉儒这一条先秦儒学经籍传授以及思想延续的主线。  相似文献   

9.
<正>前阵子看了周润发主演的大片《孔子──决战春秋》,让我对这位至圣先师有了更多的了解。我们从小就读《论语》,受孔子思想的影响不小,也对他的名言佳句朗朗上口!但看完电影之后我才头一次想到:周游列国的孔子,其实跟一般人一样,也是一位到处找工作的"求职者"!更辛苦的是孔子这位"跨国求职者"包袱不小!周游列国的孔子,可是带着整个团队(一大群门生)跟着走!所以要雇用他的老板,还得是"财力雄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破天荒地提出了创造文化繁荣的历史任务,其意义怎样估计都不为高。大家知道,在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发展史上,真正意义的文化繁荣和思想繁荣只出现过两次:第一次在春秋战国之交,第二次在上个世纪初至1930年代。第一次文化繁荣思想繁荣的典型表现是百家争鸣,我们现在仍然津津乐道的老子、孔子、孟子、荀子、墨子、庄子、孙子等都是那个时期光辉耀眼的思想明星,  相似文献   

11.
"孝"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讲求孝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伦理核心,是家庭关系和社会秩序的基础。然而,当代社会父母亲情关系却逐渐变成了日常生活中的交换关系,孝道精神意义面临着瓦解与失落的尴尬境地。在现当代孝道滑坡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之际,本文以论语中"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作为突破口,对孔子的孝道观念进行重新解读,反对后人对孔子的孝道观念做社会价值意义上的理解,指出血缘亲情是孝道的基础,提出用情感唤起孝道必然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润梅 《金卡工程》2008,12(9):34-34
中国古代的容隐思想可上溯到孔子的"子为父隐,父为子隐,直在其中矣"的论述.汉宣帝颁布"亲亲得相首匿"的诏令始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司法实践,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西方容隐制度从古希腊时期开始萌芽,到古罗马时期有了诸如不得令亲属问相互作证,家长或父亲有权不向受害人交出犯法的子女等的规定,容隐思想一直延续到现.  相似文献   

13.
何侃 《财会学习》2008,(12):F0003-F0003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创始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政治家和思想家,他的"仁义、礼、智"思想主张构成了中国社会最根本的文化与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14.
自远古以来中国人一直生存在这片大地上,由于生存条件的稳定决定了华夏文化的持续性,其文化的持续性就会自然而然的带来其稳定性和完整性.中华文化的不灭源自中国人种的不灭,华夏文化的持续性决定了它的稳定性、完整性和强大的生命力.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华夏文明的曙光在公元前2070年左右就已经出现,从夏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心系苍生、顺应自然规律、创新实干的伟大精神,到西周的“德治”,成为以儒家孔子“为政以德”思想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最初来源.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确定了后世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格局,从而形成了不同于西方文明的东方文明.中华历史文化这一文化底蕴上,中国共产党人发展创新,在实现争取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与人民共同富裕历史任务,选择的中国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想,无不体现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与不竭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5.
孔子是中国第一个将孝文化系统化的人。在孔子之后,经过后人的不断发展完善,孝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传统,成为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家庭的角度来讲,孝要求家庭成员"百善孝为先";从国家的层面来说,孝要求民众忠君爱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今天,重新解读儒家孝文化,对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是对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孔子说过:"和为贵";墨子提出"兼爱"的思想;陶渊明描绘了桃花源式的理想社会.虽然时代不同,但都反映出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向往.  相似文献   

17.
孔子中庸思想及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焱兵 《金卡工程》2009,13(5):290-290
孔子提出的执两用中.持中致和的中庸理念,数千年来构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孔子的中庸思想主张为人处事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在处理矛盾时善于执两用中,持中致和,追求中正、中和,稳定、和谐.  相似文献   

18.
冯子悦 《金卡工程》2009,13(5):291-291
尚中观念在中国源远流长,作为先秦诸子中最有影响的两位思想家,老子和孔子吸收前人的思想精髓,从不同角度加以发挥,并纳入到各自的思想体系.本文力图清晰地展现老、孔尚中观念的相通相异之处,并进一步把握尚中思想的内在意蕴.  相似文献   

19.
《安徽水利财会》2009,(3):37-37
2009年是伟大的思想家孔子诞辰2560年。公元前500多年的孔子是一个面含微笑的东方圣人(“夫子莞尔”),他正直善良、智慧通达、乐观向上、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社会和终极关怀。他在世时可能都没影响到当时的鲁国,却在死后影响了中华民族2500多年。  相似文献   

20.
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最根本的是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党的先进性同当今世界生产力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同中华民族在新世纪实现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紧密联系起来,从社会发展的规律、时代进步的潮流和执政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等方面,全面深刻地揭示了党的先进性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