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对外资实施超国待遇与作为世贸成员国贯彻国民待遇原则的义务并行不悖。我国对外资企业实行超国民待遇弥补了国内投资环境的缺陷和不足,吸引了大量的资金,推动了国家经济建设,但也存在着消极影响。加入WTO后,我国应继续有条件地对外资实施超国民待遇,弱化外资弥补商业资本缺口的观念,强化择优引资意识。  相似文献   

2.
从FDI理论、效果、政策等方面分析我国“以市场换技术”的引资战略未达到预期效果的原因。随着加入WTO 5年过渡期的结束 ,我国的引资战略必须向提高外资关联度 ,提高产业竞争力方面改进。提高产业关联度必须从加强政府服务功能、提高企业技术能力等几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3.
利用外资是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引进外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其也出现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面对当前国际国内利用外资的新形势,我国应及时调整引资战略和引资重点,强化中国经济的主体意识,改变外资对内资的“挤出效应”,获取利用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4.
随着西部地区开发与建设步伐的加快 ,资金缺口日益成为遏制该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咽喉。因此利用外资积极发展西部地区不仅与当地的需求相吻合 ,而且顺应目前国家“战略西移”的政策。西部地区应抓住目前我国即将入世和国家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两大机遇 ,改善引资环境 ,扩大外商投资领域 ,拓宽利用外资渠道 ,发挥优势 ,增强引资的能力 ,以实现当地经济的腾飞  相似文献   

5.
引进外资是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主要内容。改革开放 2 0年来 ,外资企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之一。但是受内、外部市场的冲击和我国外资政策固有缺陷的影响 ,我国的引资工作面临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和挑战 ,客观上要求外资战略做出重大调整 ,即由优惠政策激励导向型战略转向规制导向型战略 ,并按照这一战略的要求做出相应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6.
引进外资是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主要内容。改革开放20年来,外资企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之一。但是受内、外部市场的冲击和我国外资政策固有缺陷的影响,我国的引资工作面临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和挑战,客观上要求外资战略做出重大调整,即由优惠政策激励导向型战略转向规制导向型战略,并按照这一战略的要求做出相应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7.
外商直接投资作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具活跃的因素,其发展变化趋势将对我国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面对外资在华发展变化趋势,首要的是要掌握FDI的游戏规则,学会按国际惯例办事;其次,建立健全国内产业保障体系,创造一个以“国民待遇”为核心的公开、公正的投资环境,转换引资方式,弱化利用外资弥补资金缺口的观念,实现产业接纳方式的多样化和合理化。  相似文献   

8.
我国政府在零售业市场的开放采取的是渐进式战略。对于开放零售市场的地区加以限制,外资引进的方式仅限于合资企业,不允许外商独资。实际上外商以各种变通形式大量进入我国商业零售;以“超国民待遇”引资,外资获得比中方零售业更多的优惠条件,使本国企业处于相对劣势;在股权比例限制、合作年限上多数已超出国家规定,使中方利益受损。笔者建议要加强立法、制定明确详细的引资政策、取消“超国民待遇”等  相似文献   

9.
加入WTO后 ,中国能否在扩大外资的利用上再创辉煌 ,主要取决于其能否适时地调整自身的引资战略 ,利用好世贸组织的各项原则。文章分析了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引资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并提出为适应WTO而应做出的各种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0.
国际收支状况反映了一个开放经济体的资金流动循环。“双顺差”以及与“双顺差”并存多年的投资收益逆差,说明这样的资金循环方式并没有带来更高的收益。从我国外资战略演变的角度分析,可以发现既定的外资战略目标、外资政策导向以及外资政策的传递机制是促成现有国际收支结构的重要原因。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外资战略的调整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劳动力人力资本的差异是造成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随着技术进步的加快,技术进步成为收入差距形成的又一影响因素.利用1995~2005年分省数据进行的面板分析表明,我国城镇在1995年以后的技术进步向城镇低人力资本倾斜,对收入差距缩小有明显作用;农村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本的不相匹配,造成农村技术进步对收入差距的影响作用并不明显.因此,要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必须在发展技术进步的同时,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使人力资本与技术进步相互匹配.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投资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福建省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前沿地带,也是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集中地之一。利用外资既可以弥补"资金缺口",又能够在引进外资的同时,充分利用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面的经验,进而促进福建省同世界经济的联系,开拓了国际市场。合理利用外资,对福建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基于要素增强型生产函数构建技术进步偏向对就业增长影响的理论模型,并利用1987—2013年中国制造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分析表明:制造业部门中资本与劳动之间呈互补关系;1987—2013年整个制造业的技术进步是偏向资本的,并且其各行业的技术进步也基本偏向资本;技术进步偏向资本对整个制造业就业增长具有抑制作用,但与1987—1999年相比,2000—2013年技术进步偏向对就业增长的影响明显下降;大多数制造业行业的技术进步具有较强的资本替代劳动特征,其中劳动密集型行业技术进步对劳动的替代较小,而工资上涨进一步诱导行业技术进步偏向资本。为保障就业稳定增长,应加强对前沿技术引进的宏观调控和管理,降低资本替代劳动的速度,实现技术进步与就业增长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4.
后发企业在进行技术选择时采用渐进性创新,但可能陷入"技术引进的陷阱",要想改变这种"创新困境",只有通过自身知识资本的积累、吸收、转化和提升,实现赶超。通过分析知识资本主要要素与突破性创新的关系,知识资本与后发企业赶超的关系,以及突破性创新与后发企业赶超的关系,阐明了后发企业只有利用其拥有的知识资本,通过突破性创新实现后发赶超。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实际用人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培养目标宽泛、课程设置滞后、"双师结构"教师缺乏、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等问题。因此,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科学定位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构建"素能本位、校企互动、课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改革,优化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和质量,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计算机应用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运用传统增长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对湖南近十多年来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得出技术进步尤其知识存量的增加对湖南的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大,要素投入的贡献很大;除去这两个因素外的余下因素如制度变迁、人力资本的提高和产业转移对湖南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很大。湖南现实要素存量已大于均衡所需的要素存量,导致要素投入的不经济。由知识存量的增加所导致的技术进步中,单独的技术引进和研发对经济增长是负作用,而两者之间的交互项却是正作用,说明在技术引进的的基础上必须进行研发,才能达到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对湖南来说,走“引进-吸收-提高”模式的技术进步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17.
由于创业投资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且具有正的外部效应,可以促进对经济长期增长具有重要作用的技术发展,世界各国政府都在通过各种方式积极介入创业投资领域。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利用税收政策促进风险投资发展已成为很多国家普遍采用的重要方式。通过介绍一些国家成功经验,分析探讨如何建立完善我国创业投资税收激励体系。  相似文献   

18.
软件产业园区是软件产业集聚的重要平台。为了简便有效地衡量我国主要软件产业基地的发展现状,促进我国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集群发展,基于因子分析方法,文章对我国12个主要产业基地(产业园区)的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和对比研究。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主要产业基地(产业园区)的发展水平差异显著,如西安软件园与国内其他软件产业基地在人力资本水平、盈利能力及技术实力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据此提出加强软件人才培养、重视成果的收益实现,发挥技术引领作用和政府主导作用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资本积累是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突破口,而以西部经济实力的现状无法依靠自身积累来满足资金要求,因此,引进外部资金就格外重要。投资环境已经成为影响西部地区引进外部资金至关重要的因素,而在构成投资环境的投资硬环境和投资软环境中,投资软环境又是关键所在,我们旨在对影响西部地区投资软环境的文化、人才科技与教育、体制、政策和法律五个方面的分析基础上,提出再造西部投资软环境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长三角与珠三角的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外向型特征,技术引进来源地的不同可能是其技术结构差异的重要原因。将技术结构分为技术等级(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类型(技术进步偏向)两个维度,分析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技术结构;将技术引进来源地区分为港澳台地区和其他地区(发达国家),分析不同来源地的技术溢出(进口技术溢出和FDI技术溢出)对长三角和珠三角技术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以20世纪90年代为分界点,珠三角的技术等级从高于长三角转为低于长三角;长三角的技术类型为资本偏向型,而珠三角的技术类型为劳动偏向型;来源于发达国家的技术溢出促进了长三角技术等级的提升,并使其技术类型朝资本偏向型方向发展;来源于港澳台地区的技术溢出抑制了珠三角技术等级的提升,且使其技术类型朝劳动偏向型方向发展。不同来源地的技术引进对地区技术结构有不同的影响,各地区应根据自生的产业发展需求和要素禀赋结构选择适配的引进技术,并增强自主研发能力,以促进地区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