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福建省山地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借鉴典型山地国家发展山地旅游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福建省山地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福建省主要山地旅游资源的分布情况,以及发展福建山地旅游的优势与存在问题。旨在为福建省山地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科学参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两年来农业资源区划工作进行了回顾,提出了“十五”资源区划应抓好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加强资源调查和监测,积极探索资源高效利用途径,认真研究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中宏观战略问题,加强农业资源综合管理等5项基本任务,在此基础上安排了2001年资源区划工作的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3.
从旅游资源整合的涵义和目标出发,探讨了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的原则和途径,并以福建省永泰县为例,对永泰县的旅游资源整合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区域旅游资源整合除了要遵守边际均等原则外,还必须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结合的原则,以及择优原则、市场原则、保持和发展特色性原则。总结了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的4条途径:⑴根据"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原理,着眼于整体和全局;⑵根据系统结构的多层次及相互联系原理,合理配比单体旅游资源的数量;⑶综合考察评价旅游资源,明确旅游资源整合的方向和途径;⑷以优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空间布局为目标,促进旅游资源整合。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总结2021年国内外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方面的研究进展,展望2022年国内研究趋势。研究方法:文献调查法。研究结果:2021年国内研究主要集中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绿色低碳土地利用模式、土地利用转型、土地利用效率、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和技术方法等方面;国外研究侧重于水土资源耦合研究、土地资源保护、跨学科土地利用数据应用和海洋空间规划等方面。研究结论:2021年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在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绿色低碳土地利用模式、土地效益评价方法、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理论和方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2022年将重点关注土地要素配置优化、低碳土地利用模式、土地混合利用、国土空间规划新技术、乡村规划、规划公众参与机制等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3R原则为指导,就望奎县发展旅游循环经济有利条件进行深入分析,对县域内旅游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确立旅游资源开发重点及方向,结合地方相关产业,形成旅游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中国旅游资源分系列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丰富的旅游资源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和标准从不同的角度划分为若干系列。由不同权威机构推出的7个系列的旅游资源各具特色:其中大多是具有一定空间的相对独立的地域综合体;部分旅游资源兼跨多个系列,具有极高的品位和价值,在中外旅游消费者中享有崇高的声望,是中国极品旅游资源的候选代表。目前,这些系列的旅游资源大多得到了有效保护、合理利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7.
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事业的首要条件和重要基础,它与旅游者、旅游手段(或设施)一起构成了旅游业发展的三大要素。旅游资源同矿物资源、森林资源等自然资源一样,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而旅游资源及其评价的研究是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基础,同时也是旅游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旅游资源的概念 对于旅游资源概念的理解,目前很不统一。基本上可分为广义理解和狭义理解两种。广义的把旅游者参观旅览的地方都称作旅游资源,把凡是能够吸引旅游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重庆市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研究,以期对重庆市的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合理的参考建议。[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乡村旅游环境质量、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和乡村旅游社会发展4个方面构成评价准则层,向下分20个具体指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系统分析重庆市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结果]在评价准则层中,四个部分的权重分布为乡村旅游环境质量(0.465 8)乡村旅游资源开发(0.277 1)乡村旅游社会发展(0.161 1)乡村旅游经济发展(0.096 0);指标层权重处于第一层次的有乡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0.377 0)、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保护(0.370 8)、乡村旅游扶贫效应(0.350 2)和乡村绿化率(0.326 5)。重庆市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综合得分为83.50,为2级水平。[结论]重庆市乡村旅游资源在环境质量、开发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上较为均衡,且有较大提升空间,应重点加强四个部分的协调发展,以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环境和资源开发的优化;交通开发难度较大和整体经济发展与旅游业发展的不平衡成为制约重庆市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因素;加强乡村旅游的投资力度,吸引优秀人才,提高旅游就业率成为重庆市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分析福建省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具有优美的自然景观、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特色的人文景观等旅游资源优势,阐述福建省自然保护区可以开发的森林生态旅游、海洋生态旅游、内陆湿地水域生态旅游、自然遗迹生态旅游等类型。对福建省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提出了对策:合理开发和规划,确定合理的旅游环境容量,健全法规,加强科学管理和人才培养,加强生态旅游资源保护。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构建了双河农场土地资源优化配置评价指标体系,以2009年双河农场数据为主要评价依据,采用层次分析法,用Matlab软件进行数学计算,对双河农场土地资源优化配置进行评价研究,并提出优化双河农场土地资源配置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的]针对云南省乡村旅游资源和乡村旅游规划进行调查研究,以期为云南省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支持。[方法]采用实地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对云南省乡村旅游资源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全省范围内的乡村旅游规划布局,据此提出进一步促进云南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结果]云南省乡村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根据地方特色和产业优势可以将乡村旅游资源分为5种类型,分别是:村落古镇景观型、民族民俗文化型、自然生态环境型、农事农耕生产型和特色物产经济型。云南省乡村旅游资源具有典型的空间分布特征,不同区域具有各自独特的乡村旅游资源,具体可分为6个区:滇中湖泊盆地乡村旅游资源区、滇西和滇西南低上山河谷乡村旅游资源区、滇西北高原山地乡村旅游资源区、滇东南喀斯特山水乡村旅游资源区和滇东北红土高原乡村旅游资源区。云南省乡村旅游实行分区规划,与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区域保持一致,也分为6个区域。[结论]云南省乡村旅游资源丰富,空间分布特点突出,全省乡村旅游规划合理布局协调发展,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对提高区域经济收益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地质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质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河南省是地质旅游资源大省,但其地质旅游业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诸如开发观念落后、基础设施滞后、开发层次不够、投资主体单一及地质旅游资源科学研究和保护力度不够等问题。在分析河南地质旅游资源与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评估地质旅游资源、开发地质旅游点、建立以地质公园为中心的地质旅游网络和配套组合旅游项目等7条设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农业生态旅游资源是一种具有农业特色的生态旅游资源,为了优化现有国家标准对这一新型旅游资源评价的科学性与准确性,需要建立新的农业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才能做好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经营工作。[方法]文章以太行山大峡谷景区为例首先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评价指标;其次,通过专家打分法计算得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建立评价模型;再次,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得出各评价指标的评分,并计算太行山大峡谷景区的农业生态旅游资源总体评价得分;最后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资源自身的美感度、独特性、环境的适宜性和生态环境的稳定性是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所在;组合度、聚合度、区域内的经济条件及历史文化价值则是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劣势所在。[结论]资源的美感度和独特性是开发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重要指标;生态环境的稳定性是开发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保证;完善配套设施,加强与旅游的融合是开发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在运河遗产价值日益凸显的背景下,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与科学评价将对运河遗产和水文化保护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选取京杭大运河常州段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查与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将当地运河遗产的旅游资源类型分为运河工程设施、历史建筑、聚落遗产、文物遗产与生态景观5类,并运用AHP-TOPSIS方法建立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科学评价。结果表明:运河遗产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中,目标层排序遗产资源价值居于首位,评价因子层总排序艺术观赏价值、经济效益与投资能力居于前3位;常州运河遗产旅游资源类型评价中,历史建筑和聚落遗产的整体价值分别居于前两位,开发价值较高。最后提出联合、深度开发运河旅游资源的建议,以期为常州运河遗产旅游资源的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研究云南省乌蒙山片区农村反贫困旅游资源的分布情况,分析其空间布局和影响因素,为云南省农村反贫困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文章以云南省乌蒙山片区内15个贫困县为研究对象,采用最近邻指数模型、集中度模型和分布密度模型等方法分析该片区农村反贫困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结果]结构类型分析结果表明该片区内旅游类型较为丰富,但旅游扶贫重点村的数目很少,旅游反贫困还处在初级阶段。空间分布类型分析结果从整体上看接近随机分布,但是自然保护区类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呈凝聚型分布。空间均衡度的分析结果表明旅游资源整体分布较集中,具有资源集聚的优势。通过空间分布密度分析,发现该片区北部和西南部的资源分布密度大,密度最大的区域为绥江县和武定县。[结论]云南省乌蒙山片区农村反贫困旅游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但具有集聚的优势,应该积极利用资源优势和地理条件,在政策引导下丰富旅游资源的类型,加强各区域之间资源的共享,实现农村反贫困旅游资源在空间格局中的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新疆坎儿井农业文化遗产资源的旅游效用,以期更好地指导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达到促进区域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方法]文章以新疆坎儿井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为例,分析其资源特征、资源保护及开发现状;采用AHP分析法分析坎儿井农业遗产资源旅游效用,基于上述分析并结合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需求,提出优化其农业遗产资源保护及开发的规划、模式及策略。[结果]坎儿井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中主体旅游资源坎儿井工程(B_1)、辅助旅游资源农业文化资源(B_2)、客源与市场特征(B_3)和外部因素特征(B_4)的权重分别是0.43、0.22、0.10和0.06。[结论]在比较其生态价值、环保价值、旅游价值的基础上,发现在稳固生态价值与环保价值的同时,挖掘新疆坎儿井的旅游价值是实现农业文化遗产有效保护的最佳途径;主体旅游资源坎儿井工程和辅助旅游资源农业文化资源为坎儿井农业遗产资源旅游带来良好的经济收益,而客源与市场特征和外部因素特征权重最低,说明这两个因素是导致旅游效益权重低的主要原因;农业遗产资源旅游的保护和开发两者互惠共赢,但必须建立在重视农业遗产资源的保护及其宣传保护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7.
攀枝花旅游资源丰富,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优越,近年来,政府强势主导,旅游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由于起步较晚,基础薄弱等原因造成全市旅游业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在分析攀枝花市旅游资源开发优势、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开发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两型社会”背景的武汉城市圈水体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武汉城市圈水体旅游资源有着较明显的群体优势,营造城市圈亲水型的景观,构建水体旅游发展体系,是加快武汉城市圈旅游业良性发展的必然选择;结合“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相关要求,对武汉城市圈水体旅游发展做了对策分析,指出其在盘活地方水体旅游资源存量、促进新型水景旅游产品开发等方面所具有的重要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9.
构建闽台森林生态旅游区域合作发展的资源开发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福建、台湾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类型和森林生态旅游开发利用现状 ,提出福建与台湾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具有类似性 ,两岸可以建立森林生态旅游区域合作发展的资源开发体系 ,开展两岸森林生态旅游交流与合作 ,达到资源共用 ,客源共享 ,实现两岸旅游经济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