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 笔者在《经济研究》1985年第12期发表的《当前我国引进和对外经济贸易的制约因素和改进设想》一文中,建议在“七五”计划中期对中国对外经济战略实行调整,由基本实行进口替代战略转变到出口替代战略的轨道。根据文章发表以来形势的发展,似有必要对这一问题作进一步阐述与补充。  相似文献   

2.
真情快递     
《经济》1999,(10)
看着案头厚厚的一叠读者来信,我们被深深地感动了。将您的目光投向《经济月刊》,将您的意见真诚地告诉我们,是您对《经济月刊》莫大的支持和帮助。为此,从本期开始.我们设立了一个新栏目“真情快递”,及时将我们的编读往来刊登出来。希望这个栏目成为我们之间沟通和交流的桥梁。  相似文献   

3.
忻州地区行署决定忻州纺织厂为“特厂”试点,并起草了《关于设立特厂的意见》。为此,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一、在所有制问题上应有所突破。忻州纺织厂是全民所有制企业,但实事求是地讲,这个企业的性质应该是职工集体所有。其根据如下:1、国家的投资早已偿还完毕,从1985年建厂到1983年“拨改贷”,国家共给这个企业投资800  相似文献   

4.
沈刚 《经济》2012,(4):8-10
中国正处在发展转型期的关键阶段,不但需要经济转型,也需要社会转型.当今中国社会呈现出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特征,社会管理的重心及方式,应当随之进行改革调整.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是否说明中国发展模式的定型?我们强调建设创新型国家,未来的创新之路如何?带着这些问题, 《经济》记者采访了中央编译局副局长、著名学者俞可平. “中国模式”并没有完全定型 《经济》:近年来关于“中国模式”或“中国经验”、“中国道路”的讨论受到了国外舆论界和学术界的格外关注,也成为海外研究中国的一个热点,您是如何看这一问题的?  相似文献   

5.
(一)从社会经济制度和从社会生产力两个角度来看时代 1996年5月3日,我在中国太平洋学会召开的“太平洋与中国国际研讨会上作了题为《文明的亚洲和亚洲的文明》的发言。这个发言超越会议的主题,讲了一个从社会经济制度的角度来看时代问题。我这个发言有两个部分:“书面发言提要”和“口头说明和补充”。在“书面发言”中,一开头就宣布“我们来这里讨论的是时代性的问题。”紧接的是提出问题:“什么是当前时代的质的规定性。”然后从19世纪说起,概括叙述近200年世界历史的演变,19世纪是古典的资本主义在征服世界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经济》2000,(4)
1981年 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内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是我国基本的经济形式,一定范围的劳动者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补充。”  相似文献   

7.
张立伟 《商周刊》2012,(15):8-8
在选秀节目过去十年已经做烂的中国,突然冒出一档《中国好声音》的节目征服了观众,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这个引进《Thevoice》版权的节目在中国定位为“大型励志类专业音乐评论节目”,突出了“励志”和“专业”两个特征,第一季在浙江卫视公映后被认为传递了正能量。  相似文献   

8.
<正> 打倒“四人帮”以后,我曾经以什么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这两个题目,在北京、兰州、成都、西昌、昆明、上海等地的大学经济系、党校和干部会上作过多次报告。后来我又在1979年第8期《经济研究》发表了《论作为政治经济学对象的生产关系》一文。此后好几个期刊,就政治经济学对象问题,即生产关系的内涵问题,展开了讨论。就我所知,截至1980年9月份为止的一年零一个月,光《经济研究》就发表了讨论这个问题的文章共十七篇之多。此外,《红旗》,《中国社会科学》、《学术月刊》、《经济科学》、《群众论丛》等刊物也发表文章讨论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余世存 《经济》2004,(1):46-47
《经济》:余先生是否注意到,最近,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宪法第十条第三款将进行修改,在“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后面增加了一句“并给予补偿”。您曾经长期从事土地产权的研究工作,这是不是国家第一次通过法律的形式规定要对征用土地进行补偿? 余世存:实际上,1988年全国人大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建设用地一章中,就规定  相似文献   

10.
陈小玮 《经济改革》2014,(11):29-31
徐辛在《克拉玛依》拍摄之前,对克拉玛依大火的认识就是“一个火灾”;刚拍完,他觉得政府处理方式非常愚蠢,深思后认为,这场大火导致的悲剧,把中国的弊病全部展现了出来。“如果不是希望这个国家更好,我根本没有必要去拍这样的东西。”他说。  相似文献   

11.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经济正在迅速崛起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趋势能否继续,在可以遇见的未来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如何,对世界经济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也就成了见仁见智的问题。其中关于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问题一时间也议论纷纷。笔者曾经撰文对此进行了专题阐述,并作出了肯定的回答(参见拙作《中国是下一个世界制造业中心吗》,《中国经济导报》2002年4月16日)。这个问题事关中国的发展战略和前景,因而有进一步阐述的必要。  相似文献   

12.
<正> 1994年5月,我参加了首次全国经济专业中级资格考试并顺利通过,我感到非常欣慰。回想自己的学习复习历程,联系个人实际,谈几点体会,仅供准备1995年参考的“经济师”朋友参考。 一、平时勤于学习,善于积累 我是1986年“半路出家”从事经济工作的,那时我对经济工作是一窍不通,一切都是从零开始的,但我有一个志向:那就是“干一行,爱一行,做什么,钻什么”。争取在3~5年内学完经济管理方面大学课程,为此我订阅了《自学辅导》、《经济师》、《财务与会计》、《中国农村金融》等杂志,每期必读,对有些杂志  相似文献   

13.
报刊上正在批判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系和该校经济研究所编写的《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修订本(以下简称南开《政治经济学》)。这个批判是不是必要呢?无疑是完全必要的。这本书,在政治上紧跟“四人帮”,竭力诋毁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肆意攻击坚持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四人帮”被粉碎后该书发行时所附《说明》里声言,这本书只是“存在一些错误,如关于邓小平同志问题的提法已不适当”。不对,不是“一些错误”,  相似文献   

14.
记者:在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总开关”。不久前您在《河北日报》上发表的《三个从头学一学》的文章中提到:世界观最重要,只有解决了世界观的问题,才能坚定理想信念、才能站稳群众立场、才能学会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我们想请您就这个问题深入地谈一谈。  相似文献   

15.
记者: 从2001年到2005年,中国即将实施第十个五年计划。这不仅是中国初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后的第一个中长期计划,也是中国第一个面临更加复杂国内国际经济环境的计划。制定这个计划的难度可想而知。您认为中国在“十五”期间主要面对的问题有哪些?解决这些问题的指导思想和关键环节是什么? 潘岳:“十五”计划是进人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开始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这个计划意义重大,面临的问题很多。《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  相似文献   

16.
记者 :从 2 0 0 1年到 2 0 0 5年 ,中国即将实施第十个五个计划。这不仅是中国初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后的第一个中长期计划 ,也是中国第一个面临更加复杂国内国际经济环境的计划。制定这个计划的难度可想而知。您认为中国在“十五”期间主要面对的问题有哪些 ?解决这些问题的指导思想和关键环节是什么 ?潘岳 :“十五”计划是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是开始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这个计划意义重大 ,面临的问题很多。《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  相似文献   

17.
2005年10月,全国十届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公司法》修订案。这次《公司法》的修改在许多制度和规则上有了重大的突破和创新,其中以前争论最多的是否允许设立一人公司的问题也在“有限责任公司”一章中以一节七条的规定“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而得以尘埃落定。将“一人公司”纳入《公司法》的调整范围,允许一个自然人或法人投资设立一人有限公司,对其依法加以规范。这个补充为一人公司设立提供了制度上的便利,有利于鼓励投资创业,促进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一、一人公司的基本涵义及特征一人公司,是指股东(自然人或法人)仅为一人,并由该股东持有公…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学者们都认为中国是一个劳动力供给充裕的国家。但进入2004年后,我国东南沿海企业在招聘工人时,却突然发现面临劳动力供给不足的情况,这被理论界称为“民工荒”。9月8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关于民工短缺的调查报告》,该报告的出台正式宣布了中国劳动力短缺问题的出现。2004年7月15日,《南方周末》一篇题为《中国遭遇20年来首次“民工荒”》的报道,也反映了福建、珠江三角洲等许多地区出现劳动力短缺、企业招不到人的所谓“民工荒”的现象。“廉价劳动力无限供给”被视为是对中国劳动力市场长期状况的基本描述。被认为是无限量的劳动力竟出现短缺,不能不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19.
<正> 李光远同志在1962年发表的《劳动力所有制的提法能够成立吗?》和新近发表的《劳动力所有制论质疑》(以下简称《质疑》),使他成为否定劳动力所有制范畴的代表者。我们作为李光远同志《质疑》文中所称的“劳动力所有制论者”。感到有必要对“质疑”作出回答,以求共同把这个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的争议问题搞清楚。一、生产条件分配(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所有制)是社会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基础  相似文献   

20.
关于大国崛起这个命题,早在古代中国就有了哲学上的诠释,孟子所谓“以仁假力者霸,霸必有大国”。(《孟子·公孙丑上》)我理解,这里的“霸”,不是现代意义上的“霸权主义”,而是有影响力的国家;所谓的“仁”,则是国家制度,而“力”就是一个国家的现实国力。也就是说,大国崛起应具备实力和制度这两个要素。这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