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一、商业银行客户流失分析的意义 商业银行客户流失,是指商业银行客户由于种种原因而终结与商业银行的所有业务往来的情形,其基本特征是交易锐减、停止交易或清户。商业银行进行客户流失分析,有助于银行客户关系管理者了解客户流失的方式、特征、原因及影响,对客户流失提前预警;有助于尽快发现市场变化、产品和服务缺陷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有助于商业银行客户的维护和保留。通过对客户进行细分,判断客户的行为,潜心研究客户的需求,通过个性化、差别化营销,在合适的时机,将客户最需要的产品,推荐和销售给客户,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延长客户的生命周期,在帮助客户实现价值最大化的同时,  相似文献   

2.
对提升我国商业银行客户管理水平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银行是经营风险的服务型企业,无论是价值的创造、风险的管理还是产品的销售都离不开客户,有效经营客户是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但距离现代商业银行的要求.我国商业银行的客户管理水平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银行信贷向集团客户集中已成为一种趋势.集团客户一般规模较大、资本实力雄厚、市场竞争力较强、资信等级较高,对银行有较大的吸引力,然而集团客户内部关联交易频繁、资金串用和相互担保较多,一旦资金链断裂将给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信贷风险.本文针对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的现状,分析了集团客户信贷风险的形成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山东省某商业银行个人客户交易渠道的抽样数据为样本,运用现代统计学中的对应分析方法,从客户的年龄、学历和家庭收入出发,对商业银行不同年龄、学历和家庭收入客户的渠道偏好进行了定量研究.通过研究找出了不同年龄、学历和家庭收入的客户与商业银行不同渠道之间所存在的对应关系,并根据这些对应关系,挖掘出不同年龄、学历和家庭收入客户对商业银行不同渠道的偏好.在此基础上.对商业银行营业网点如何运用这些渠道偏好关系对客户进行分流以及实施差别化营销和服务提出了具体建议,以期能为商业银行营业网点的客户分流和差别化营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王文硕 《上海金融》2012,(5):92-97,119
客户贡献评价模型是基于客户终身价值理论对个人客户群进行精准细分的管理工具。商业银行通过资金营运收入、非利息收入、成本费用、风险成本四个因子评价个人客户贡献,并作为个人客户获取、发展、维护、保留等制定个人客户星级服务策略的决策基础。个人客户星级服务策略较全面地考虑了影响银行经营绩效的因素,注重使用分层服务的方式引导个人客户改变交易习惯,具有准确传达银行经营管理导向、实现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金融服务差异化、充分利用银行渠道多样化、精准地服务个人目标客户的优点,是提高个人客户价值、忠诚度和满意度,提升商业银行竞争力的高效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6.
企业集团是现代企业的重要组织形式,也是商业银行主要的对公客户群体。由于集团客户股权复杂、交易隐蔽,以及商业银行在管理上存在层级不清,责任不明的问题,集团客户管理一直都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和难点。论文通过分析农业银行集团客户经营管理情况,结合新的管理要求,对商业银行优化集团客户分层经营管理,提高集团客户管理效率和风险防控能力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郑军 《金融论坛》2007,12(8):29-35
本文以山东省某商业银行个人客户交易渠道的抽样数据为样本,运用现代统计学中的对应分析方法,从客户的年龄、学历和家庭收入出发,对商业银行不同年龄、学历和家庭收入客户的渠道偏好进行了定量研究.通过研究找出了不同年龄、学历和家庭收入的客户与商业银行不同渠道之间所存在的对应关系,并根据这些对应关系,挖掘出不同年龄、学历和家庭收入客户对商业银行不同渠道的偏好.在此基础上.对商业银行营业网点如何运用这些渠道偏好关系对客户进行分流以及实施差别化营销和服务提出了具体建议,以期能为商业银行营业网点的客户分流和差别化营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控制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的关键:识别关联企业和关联交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调查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分析了引起集团客户授信风险增大的各种因素,指出商业银行控制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的关键在于对关联企业和关联交易的识别和判断。本文给出了关联企业的识别原则、识别特征、识别方法,深入探讨了关联交易的类型、甄别关联交易的具体方法,旨在为商业银行有效控制集团客户授信风险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商业银行客户价值综合评价及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出发,构建了一个兼顾实用和适用的商业银行客户价值综合评价模型,提出基于客户当前价值和潜在价值的两维聚类细分方法,为银行客观评价客户价值、科学细分客户、更有效地实现分层营销与差别服务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0.
个人客户是商业银行重要的客户群体,如何实现个人客户价值最大化成为各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重要战略。本文在构建商业银行个人客户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进行合理赋值,对个人客户价值进行综合评价,从而提出商业银行实现个人客户价值最大化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1.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建立商业银行客户满意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银行业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提高客户满意度、培养忠诚客户已成为各大商业银行开拓市场、增加盈利的重要手段之一.创造客户价值和在可盈利的情况下让客户满意是现代营销理论的核心.因此,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建立一套好的客户满意度指标体系和模型,对客户满意度进行测量,是商业银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外资银行的进入,商业银行之间客户争夺也愈演愈烈。如何从数量庞大的客户交易信息中发现有价值的客户是摆在商业银行面前一项难题。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不断应用新技术和新方法来创新服务,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和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客户是促进商业银行不断前进发展的重要人员单位,因此商业银行的关键客户管理工作就十分重要,其管理工作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客户关系和资源的掌控程度。本文就将重点分析基于商业银行发展,探究关键客户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随着企业边界的扩大,商业银行的可用资源已经扩展到经营的上游和下游世界。商业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从利益对立方正逐步向利益共同体转变。商业银行只有。为客户创造了价值,客户才会对银行贡献价值。客户的价值贡献能力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创值活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实现商业银行与客户在价值创造活动中的共赢,是提升商业银行创值能力、更新管理理念、培养核心竞争能力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当下,我国的商业银行正面临越来越多的集团客户,以及日益复杂的关联交易。从公司业务营销到风险、内控管理,集团客户的营销和授信风险防范对商业银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一直以来,集团客户的营销管理和信贷风险控制是国内各商业银行授信业务上的薄弱环节。读罢本刊今年第3期《  相似文献   

16.
商业银行是经营风险的服务型企业。在新的金融环境下,银行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商业银行经营发展越来越注重客户服务质量,其目的是通过提高服务质量,吸引客户,提高客户满意度、忠诚度和贡献度,最终实现银行收益最大化,达到客户价值和银行价值的高度统一和良性循环。但距离现代商业银行的要求,我国商业银行的客户服务水平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十分需要确立新的观念,采用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实践中,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在数据仓库中积累了大量的用户交易数据。庞大的历史数据不但给数据管理系统带来了巨大的运维压力,而且持续增加的数据量增加了对数据价值挖掘和变现的难度。以海南农信社为例,虽然自2007年起,海南农信社开始注重积累客户交易数据,但鉴于客户群体小、微、散等特点,使得相当部分信贷客户的"好"、"坏"倾向无法从交易数据中直接区分出来。  相似文献   

18.
当下,我国的商业银行正面临越来越多的集团客户,以及日益复杂的关联交易。从公司业务营销到风险、内控管理,集团客户的营销和授信风险防范对商业银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一直以来,集团客户的营销管理和信贷风险控制是国内各商业银行授信业务上的薄弱环节。读罢本刊今年第3期《商业银行实施集团客户整体营销策略研究》(以下简称《策略》)一文,  相似文献   

19.
林骅 《新金融》2020,(1):38-42
客户关系管理作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在当今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背景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客户价值评估则是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要基础。基于此,本文以某商业银行的某分行为例,选取了11项代表客户价值、客户对分行价值、客户潜在价值的指标,并运用聚类分析法对客户进行分层分类。通过客户分层分类结果来评估不同客户对分行的价值贡献,并制定差异化的客户维护策略,合理分配各项资源,不仅能实现更高效的客户关系管理,更能够实现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银行信贷向集团客户集中已成为一种趋势。集团客户一般规模较大、资本实力雄厚、市场竞争力较强、资信等级较高,对银行有较大的吸引力,然而集团客户内部关联交易频繁、资金串用和相互担保较多,一旦资金链断裂将给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信贷风险。本文针对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的现状,分析了集团客户信贷风险的形成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