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世界经济开发史上,中、美两国的西部开发尤令全世界瞩目。在中国目前的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就中、美两国的西部开发进行横向比较,对于认识我国西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高选择的起点,扩大选择的范围和视野,从而走出一条既符合我国国情又充分借鉴西部开发的国际经济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西部大开发之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西部大开发客观上为西部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需求。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有丰富的矿产、能源、草地、森林等自然资源。在全国已探明的148种矿产中,西部地区就有121种,占全国矿产资源量的80%以上,其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占90%以上,石油占30%以上,煤炭占50%以上,钾盐占99%。此外有94%的草场资源和51%的森林资源,丰富的自然资源使西部地区具有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在优势。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的西移以及西部拥有的这些资源优势,必将带来西部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西部金融业发展展现了美好前景,提供了现实的经济基础和广阔的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3.
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促进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效应,但这些作用和效应在西部贫困地区表现不太明显,本拟通过对地处贫困山区的巴中在实施西部大开发过程中的效应分析,建议国家调整相关政策,采取措施,努力发挥西部大开发在贫困地区的积极效应,促进西部经济稳步,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西部地区各年的统计数据为依据,分析了西部地区近20年来产业结构的变化与发展,并针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现状,提出了改善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孙敏 《贵州财政会计》2001,(3):12-13,33
促进西部经济发展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财政、金融、投资、产业政策等,随着西部开发的时机日益成熟,国家已开始制定合理的财税政策,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基本原则,为西部大开发顺利进行创造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西部目前的总体状况和条件与东部相比,不具备优势。为创造西部地区的发展条件,引导资金、技术、人才向西部流动,逐步将西部资源优势化为经济优势、将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从而促进西部大开发实现既定目标。  相似文献   

7.
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对西部地区实施有差别的产业政策。为了落实该《意见》,今年10月1日起,历时4年编制完成的《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开始实施。 “制定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实行有差别的产业政策,是中央对西部地区的特殊关心和支持,有利于西部地区发挥比较优势”,国家发展改革委西部开发司司长秦玉才在接受《中国投资》采访时表示。  相似文献   

8.
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西部地区各金融机构应抓住这一千载难适的机遇,积极筹集资金,支持西部开发,农村信用社是西部大开发中国农村经济发展资金需求的主要支持者,但西部地区由于历史原因,经济一直比较落后,金融机构,尤其是农村信用社资金来源较少,支持经济发展的力量薄弱,自1996年与农业银行脱钩以来,按照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农村信用社开展了按合作制原则进行规范的工作,推进了信用社内控制度建设,加强了支农服务力度,为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对“两会一部”进行彻底清理后,农村信用社在农村的金融地位有了很大提高,为其发展提供了一个较为广阔的空间,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合作制被扭曲,深层次的矛盾积重难返,大多数信用社并未摆脱困境,在其发展的道路上还存在一些亟等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西部开发:项目选择与融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使西部面临千载难逢的开发机遇和能否有效改变西部落后面貌的重大挑战。西部开发归结到两大方面就是项目开发和融资投入。反思我国经济开发曾有过的经验教训,笔认为西部项目开发必须遵循“三大原则,八项注意”;融资投入应该选择“三大渠道,八项措施”。  相似文献   

10.
西部经济开发战略与生态伦理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阐明和研究发展西部经济所采取的模式方式,并充分论证实施西部开发必须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树立生态伦理观的内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西部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西部生态环境的改善,国土资源的整治,不仅可以为西部地区的发展创造条件,也为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市场,从而保证东西部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西部大开发是国家调整区域经济结构,缩小地区经济差距的一项重大发展战略。税收作为宏观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调控经济运行、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因此,分析西部经济与税收的发展状况,研究和制定符合西部实际的税收政策,是推动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现实选择。近几年来,在全国各地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特别是西部贫困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差距明显扩大。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显落后于东部地区,除了历史遗留因素、自然条件制约外,政府税收政策所引起的不公平及由此而产生的结构不合理也是主要因素之一。现行税收制度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制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夏勇 《青海金融》2006,(2):13-14
中央实施西部开发5年来,取得明显成效,各项经济指标和社会指标均有较快增长。但是,加快实施西部大开发,建设各种基础设施、开发高新技术、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事业,迫切需要大量的资金。资金仍是制约西部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西部地区的经济体系中,金融资产总量不足,金融市场发育不完善,金融机构体系不健全,金融资源利用效率低,致使西部地区资金大量流向东部及沿海地区,加剧了西部建设资金的供求矛盾。  相似文献   

13.
风险投资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美国的西部风险投资起步早,成效大,有力地推进了西部乃至整个美国经济的发展。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尚处于萌芽阶段,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因此,有必要借鉴美国西部风险投资的经验,进一步推进我国的西部大开发。  相似文献   

14.
西部大开发是党和国家在世纪之交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它不只是一个区域性开发战略,而是在全国经济发展和体制转轨的背景下的一个系统性工程。西部大开发,开发什么,怎么开发,已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于金融涉及的不多。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活全盘皆活,金融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发挥金融对西部大开发的支持作用,促进西部经济发展,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金融家》2010,(8):84-86
西部大开发实施的前十年,是西部地区增长最快的十年,也是西部经济社会面貌发生改变最大的十年。尤其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使西部与外部的经济联系不断加深,为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招商引资和劳动力输出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但是西部地区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地方保护可能影响东西互动的发展和推进,  相似文献   

16.
要搞清楚税收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必须首先弄清楚税收与西部大开发之间的相互关系。总的来讲,税收与西部大开发的关系是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相促进的关系。国家实施西部大力发离不开税收,税收增长也离不开西部大开发。  相似文献   

17.
抓住西部开发机遇加快贫困地区工业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根据区域特点、资源优势、生产力水平与地方经济发展实际,加快推进西部贫困地区工业化进程,既是以工补农的重要举措,也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保证,为此,我们对以甘肃省静宁县为重点的贫困地区进行了调查,就如何推进工业化进程作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西部开发是一项长期复杂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不可能全方位推进,必须根据西部经济增长轴心的转移,找准能够带动西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切入点重点突破,西部的落后主要在于广大的农村基本处于自然经济状态,农业的产业化、农业经济的工业化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去甚远,今后西部经济增长将更加依赖于农村巨大的经济潜能的释放,而作为其主要措施的农村小城镇建设无疑是西部开发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19.
郝诚之 《草原税务》2001,(11):10-11
有人说,西部大开发没有成型的科学理论和技术路线。为了配合中央的战略决策,他们要从现在起好好研究。我们认为西部开发实践既早,研究也长,必须尊重西部人民的实践和创造,不应割断历史,更不能忘记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对此所作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中央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不仅为西部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也将对我国今后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和边防项囿 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西部农业银行作为西部经济的一分子,无疑也是这一决策的受益者,一是伴随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必然带来大量资金,技术,人才等要不的涌入,一大批新的项目,新兴产业和企业将构成西部的经济增长点和动力源,这就给长期以来因信贷资产质量 低劣而陶入困境的西部农业银行提供了调整信贷结构,实施“双优”战略的难得机遇为其走出困境提供了极大的现实可能性,二是西部大开发将推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必将给农业银行的经营环境,条件带来根本性改善,金融业务的质和量必将大大改观,三是西部将推动包括农业银行在内的西部金融机构走向市场,走向现代化,农业银行将在西部大开发的洗礼中脱胎换骨,完成向现代商业银行的过渡和嬗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