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OFDM是一种新的高效的多载波调制技术,它能够有效地对抗多径传播,使受到干扰的信号能够可靠地接收。本文介绍了OFDM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对在多输入输出系统中的OFDM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项目是3G的演进,LTE并非人们普遍误解的4G技术,而是3G与4G技术之间的一个过渡,是3.9G的全球标准,采用OFDM和MIMO作为其无线网络演进的唯一标准,改进并增强了3G的空中接入技术,这种以OFDM/FDMA为核心的技术可以被看作“准4G”技术,该技术改善了小区边缘用户的性能,提高小区容量和降低系统延迟。在本文中重点介绍了LTE的背景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只有通信数据速率达到Mbps数量级以上的系统,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宽带无线IP系统,因为这个速率已经赶上甚至超过了有线因特网的访问速率,可以真正为用户提供“网上冲浪”。当前几种典型的宽带无线系统1.2.5G(2G+)无线通信系统:在2G移动电话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宽带无线数据通信系统被称为2.5G或2G+系统,主要代表有GPR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系统和IS-95B系统。前者是为提升GSM系统数据业务能力而开发的,支持广域移动和IP业务,下行数据速率可达115.2Kbps。后者发展于IS-95 CDMA系统,性能与前者基…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多输入多输出技术在移动终端的多天线制约问题,为了适应这种情况,提出了一种新的分集技术--协作分集,该方法可以使具有单根天线的移动台获得类似于MIMO系统中的某些增益.如今最为广泛的空间分集技术主要是MIMO,现有的MIMO天线技术通过在接收端和发射端同时安置多个天线来有效地消除多径衰落的影响,MIMO信道结构从而充分利用了空域资源,大幅度提高了信道容量.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通信学会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学术报告会上,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副院长曹淑敏从互联网与电信业发展关系、全球移动通信和宽带无线技术发展趋势、移动通信数据业务发展趋势、E3G和80216m标准化、无线移动技术与其他热点技术的融合等方面。全面介绍了全球无线移动技术最新发展情况和未来走势。  相似文献   

6.
综合射频系统集雷达探测、数据通信和电子干扰等多种功能为一体,显著提升武器平台在复杂战场环境下的生存能力和作战效能,是武器装备的重点发展方向。针对现有综合射频技术难以高效同时实现多功能等不足,提出构建基于多输入多输出(multi-input-multi-output, MIMO)阵列的综合射频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充分利用MIMO阵列的空间自由度和波形自由度,基于MIMO阵列的综合射频系统能够同时实现多功能。将系统探测通信性能、反侦察抗干扰能力、兼容性等方面与传统综合射频技术进行对比,表明基于MIMO阵列的综合射频系统具有独特优势。对基于MIMO阵列的综合射频系统关键技术进行了梳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7.
对于中国是否可以不经历3G,而直接上马WiMAX等IP无线宽带技术,我虽然对WiMAX很有感情,但客观事实是,WiMAX从技术和应用角度来说远落后于3G的发展.现在,所有移动的WiMAX是去年12月份刚定标准.要把WiMAX做成一个能在汽车移动过程中使用的,或者老百姓手里拿着能用的,还需要五六年六七年.  相似文献   

8.
李雪梅  彭毅  孙全生 《经济师》2004,(2):283-283
一、引言随着网络经济的迅速崛起和因特网的快速发展 ,人们对于数据业务、语音、数据、图像等多媒体通信的要求日益旺盛。提供宽带多媒体业务 ,已成为网络运营商开拓市场的新的空间。建设宽带社区可通过电话线、有线电视网络及高速以太网、全光纤网络、无线接入等方案实现。从实践来看 ,这几种方案在网络接入方式、用户负担的成本、可以提供的服务内容等方面不尽相同 ,所适用的范围也大不一样 ,因此构建宽带社区必须因地制宜。本文重点阐述了ADSL、HFC、高速以太网和光纤四种宽带接入技术的特点、应用场合和利弊 ,以供构建宽带社区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无线网络的普及,在商场、街上、餐厅搜索到无线信号并不出奇,这些无线站点一般都是免费地提供无线网络给大家使用,并不对信号进行加密。但对于家庭来说,如果自己付款的宽带网络因无线信号没有加密而被别人免费享用并占用了大量的带宽这可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对企业来说,无线信号更是绝对不能被企业以外的人所接收。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光纤接入技术的基本概念,宽带OAN系统的组成,光纤接入的基本方式,最后提出了光纤接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无线Medl网络是从移动Adhoc网络分离出来的,继承了部分wLANs技术发展中较新的网络技术.严格地说,无线Mesh网络(WMNs)是一种多跳、具有自组织和自愈特点的宽带无线网络结构,即一种高容量、高速率的分布式网络,与传统无线网络有较大差别[1].传统的无线网络必须首先访问集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才能进行无线连接.这样的话,即使两个相邻的节点,它们也必须通过接入点才能进行通信.而在WMNs中,每个节点都可以与一个或者多个对等节点进行直接通信."Mesh"这个词原来的意思就是指所有节点都互相连接[2].  相似文献   

12.
对于3G系统,3种国际标准,在业务模式、信道模式两方面是完全相同的,而系统体制的不同表现在无线调制上,不同的物理层技术决定了不同的无线传播参考模型。网络优化是保证网络业务质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重要手段。对网络进行不断的优化,不仅是为了提高用户满意度,更可节约运营商的建设维护成本,提高其市场竞争力。是运营商不断发展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3.
自从1998年提出蓝牙技术以来,蓝牙技术的发展异常迅速。本文在对蓝牙技术的工作原理讨论的基础上,结合施工机械状态监测现场的具体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施工机械状态无线监测系统,实现了对施工机械状态的实时监控,从而提高了施工机械的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
张满凡 《新经济》2005,(8):48-53
IPTV即交互式网络电视,是一种利用宽带有线电视网,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多种技术于一体,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服务的崭新技术。IPTV既不同于传统的有线电视,也不同于目前正在兴起的数字电视。通过IPTV业务,用户可以得到高质量(接近DVD水平的)数字媒体服务,可以自由选择宽带IP网的视频节目,实现媒体提供者和媒体消费者的实质性互动。IPTV的出现在宽带视频应用方面填补了空白,  相似文献   

15.
实现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技术及其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线局域网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它以无线信道作传输媒体,利用射频技术实现局域网的全部功能,是一种更灵活、建网速度快、适合移动办公及有线网络难以达到的接入方式。对实现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技术及其标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一、超宽带UWB简介 “超宽带”的概念首先由美国军方于1990年提出,其定义的特征是信号的相对带宽大于25%的任何波形。从时域止讲,传统的“窄带”和”宽带”通信系统都是采用无线电频率(RF)载波来传送信号,载波的频率和功率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从而利用载波的状态变化来传输信息;而超宽带UWB是一种无载波通信技术,即它不采用载波,利用纳秒级窄脉冲发射无线信号的技术。从频域来看,按照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的定义,窄带是指相对带宽(信号带宽与中心频率之比)小于1%,相对带宽在1%到25%之间的被称为宽带,相对带宽大于25%,或者中心频率大于500MHz的被称为超宽带,可见UWB的带宽明显大于目前所有通信技术的带宽。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软件无线电技术已受到相当大的重视,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无线电技术的基本概念,论述了宽带A/D变化、数字中频处理和高速DSP等现代信号处理技术在软件无线电中的应用,并以此给出了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的CDMA接收系统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无线宽带和新媒体技术及便携式移动终端设备的快速发展,通过分析微课的特点,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学习模式.通过对学生及教师的调查,总结提出微课在实际中的作用.最后给出目前微课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固定无线接入就是指采用无线技术将固定位置的用户或仅在小范围移动的用户群体接入到业务节点的通信方式,包括一点多址固定无线接入方式、本地环路一点多址固定、无线接入、新型小口径地球站系统,作为现代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但是虽然固定无线接入市场发展前景非常好,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本位将会就其市场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探究。对于广大的一线人员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康楠 《经济月刊》2012,(3):116-117
一切都要从2002年美国费城首次提出“无线城市”概念说起,“无线城市”即利用多种无线接入技术,为整个城市提供随时、随地、随需的无线网络接入。在我国,2008年8月1日,杭州宣布无线城市正式开通使用;2011年,杭州成为全国首个主城区全面开通无线宽带网络的城市。目前,北京、天津、青岛、武汉、上海、南京、杭州、广州、深圳、扬州、厦门等约25个城市已启动相关计划或已经开始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