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债危机和欧债危机愈演愈烈,更应引起我国对政府债务情况的高度关注。我国巨额的地方政府性债务主要面临总量风险、结构风险、效率风险和管理风险,为保障地方和国家经济健康发展,我国应该积极完善预算制度,明确指定债务管理机构,运用合理的举债方式,健全政府债务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2.
3.
两次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发现,各级政府均存在担保及直接债务问题,举债的渠道、种类、形式多样,债务规模巨大,部分地方政府负债率和逾期债务率较高,存在较大风险隐患,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本文简述前两次地方债审计发现的问题、改进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效,以期第三次政府性债务审计能够解决前两次审计的遗留问题以及新风险,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4.
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政府性债务的产生和债务风险的聚积有其特定的客观原因、政策因素、体制因素、监管因素。本文通过审计实证研究,对某省地方政府性债务总体情况、取得成效、总体风险、存在的问题以及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就加强债务管理、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提出了对策意见。  相似文献   

5.
6.
虽然我国预算法明确规定,地方政府不允许举债,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地方政府开始以不同的形式大规模举借债务。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风险问题,成为我国经济财政领域的突出问题。本文对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管理和风险防范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在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工作中,不仅要分析债务结构,揭示、查处问题,更要重视审计成果的转化。笔者从完善制度建设、促进整改落实、加强理论实践研究方面探析如何转化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审计成果,促进债务管理机制的完善,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有效防范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和服务。  相似文献   

8.
徐倩旻 《中外企业家》2013,(11):119-120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变化,国内政府债务的不断增长,地方政府债务已然成为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不可小觑的重要问题。文章就应对地方政府性债务危机,如何充分运用审计手段监督、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进行了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发展不断提高,地方政府为了提高城市的发展,不断的加速改造城市基础设施、老城区,建设新城区,城市建设的投资高速增长。部分地方政府自身经济发展有限,财力缺乏,只能通过大量的举债来完成城市的建设工程。本文阐述了目前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解决和避免这些问题的对策,从而促进城市科学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地方政府性债务现在已经成为一个热点词汇,从1992年初见端倪至今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发展新常态,改革驶入深水区阶段,20多年来,它在城镇化建设、安置救助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帮助国企解决困难等方面发过热、闪过光、救过急,有过不可磨灭的功绩。但当前,各级地方政府性债务却随着财政支出失衡,风险矛盾日渐凸显,成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一块心病。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地方债风险,探究其成因,继而有针对性的谈几点个人思考的浅显举措。  相似文献   

11.
为维持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资金供给,在地方财政收入有限的情况下,许多地方政府选择了举债促进经济发展的途径。但规模庞大的地方政府性债务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金融风险、地方政府违约风险以及法律冲突等问题,对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金融风险的可控性甚至是中央财政的安全性都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结合法律的角度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风险控制体系进行分析,并探讨了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地方债务管理体系在我国的适用环境。提出从立法完善、加快政府内部机制改革和形成市场化发展模式等方面优化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管理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章针对我国当前地方政府性债务治理过程中暴露出的会计治理功能的严重缺失这一现象,从地方政府性债务治理对政府会计的需求出发,分析了政府会计对地方政府性债务所具有的信息披露与监督、成本核算与控制、绩效评价与考核等治理功能,进而提出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合法化、地方政府性债务信息嵌入政府会计体系、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审计与行政和司法监管等有利于政府会计治理功能发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从2010年到2016年,地方政府性债务增长较快。为了积极应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快速增长,政府推出了诸多措施。2015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预算法进一步通过预算途径加强了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管控,对降低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起到积极的作用。预算质量是影响新预算法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文章分析研究了新预算法下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界定以及新预算法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影响,提出了加强预算质量机制,降低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随着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急剧累积和飞速增长,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识别与预警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在正确识别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类型和来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其成因,通过现代决策技术选择合适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根据模糊综合评判法构建风险预警评估模型,为识别风险和作出正确预警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政府性债务是以政府的名义向社会以及外国政府等组织举借或者担保举借的债务,是政府履行职能的物质保证,也可以看做是地方政府为了履行职能的需要。地方政府性债务是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是政府集中承担社会公共风险的体现。政府性债务规模过大或管理不当,将对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同时地方财政的债务风险也随之扩大,所以应谨慎举债、科学管理。笔者通过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审计,就如何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做如下阐述。  相似文献   

16.
地方政府性债务是指:地方政府(含政府部门和机构)、经费补助事业单位、公用事业单位、融资平台公司等为公益性(基础性)项目建设直接借入、拖欠或因提供担保、回购等信用支持形成的债务,以及地方政府(含政府部门和机构)为竞争性项目建设直接借入、拖欠或因提供担保、回购等信用支持形成的债务。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猛,各地政府举债热情高涨,债务规模剧增,偿债问题突出已经引起各方关注。在这种情况下,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阿克苏地区财政收入形势的逐步好转,各县市为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城市基础设施,逐渐加大了投入力度。部分县市在财政性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下,采取招商引资、出卖土地、举债等手段筹措资金,随着政府性债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债务总量不断累积,还本付息逐年增大,债务余额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例偏高,一旦国家宏观政策调整,银根紧缩,将出现债务偿还困难,给地方经济发展埋下了隐患。为此,加强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监督,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成因与治理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在财政收入中占比下降,支出上升,不完善的转移支付制度并未缓解地方政府的压力,财政资金并不能满足需求.《预算法》规定地方政府不能举债,因而成立地方融资平台举债就成为“制度创新”.本文针对地方政府性债务可能引发的财政风险、金融和经济风险进行分析,从经济发展和资金来源分析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成因,最后从短期和中长期提出可能的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20.
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其潜在风险很高。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与控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有效控制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可以采取外敷内调相结合的措施,其中前者包括完善国家法律法规体系、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发挥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后者包括完善项目投资可行性评估体系、打破地方政府利用土地低进高出的格局、引入风险预警机制与债务保障机制,以及规范地方政府债务内部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