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末期,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银行产生了直接损害自身稳健与安全的巨额不良资产,导致了整个银行业的危机,甚至危及整个银行体系的稳定,破坏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因此,化解银行体系的巨额不良资产成为各国政府、金融监管当局、银行和国际金融组织共同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我国参照国际通行做法,结合中国实际,于1999年初相继设立了信达、长城、东方和华融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其业务范围覆盖了不良资产的收购、债权追偿、重组、资产置换、债转股、资产证券化、债券发行、股票承销、直接投资等几乎所有不良资产投资银行业务。国家为资产管…  相似文献   

2.
从世界范围来看,现代经济的发展给银行业提供了广阔的盈利空间,同时也使银行业面临较大的风险。由于较大金融风险会对整个经济形成强烈的冲击,因而各国一方面积极加强对金融风险的防范;另一方面也努力研究和积累化解金融风险的经验和方法。由于化解巨额不良资产即金融风险涉及到政府、银行。企业和居民等多个主体,利益关系十分复杂。因而要想濒临危机的银行转为正常经营,无论在哪一个国家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就在一些国家深深为巨额银行不良资产困扰时,瑞典在处理不良资产、化解金融风险方面的经验却带来了一线曙光。在80年代中…  相似文献   

3.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银行系统都在不同历史时期出现过严重的不良资产问题 ,今天 ,不良资产问题也十分紧迫的摆在我国银行业面前。文章从我国银行不良资产的基本特征、银行业不良资产的基本成因、不良资产重组的地位和作用、不良资产重组的基本对策和难点分析等方面对我国银行业不良资产重组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韦春华 《企业经济》2004,(10):139-140
80年代以来,席卷全球的自由化浪潮积累了许多问题,而直接损害银行稳健与安全导致银行危机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则是银行不良资产的产生。在我国,金融风险的潜在因素主要表现在为国有商业银行对国有企业的巨额不良贷款。正确分析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和成因,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对促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将产生重大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以来,世界上爆发了数次区域性乃至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从美国储蓄贷款机构的破产,到法国里昂信贷银行危机,从墨西哥金融危机,到东南亚金融危机,每一次危机的出现,无不对区域乃至全球经济造成破坏性冲击。而究其原因,这些危机的产生都与银行体系不良资产的恶性膨胀不无关系。因此,如何化解银行体系的不良资产,成为世纪之交国际金融社会共同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为化解危机,各国政府、银行和国际金融组织采取了各种措施,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其中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值得学习和借鉴。 我国银行体系的…  相似文献   

6.
王琪 《新远见》2010,(3):90-99
自80年代末,我国的银行业一直为不良资产所困扰,大量的不良资产沉积且还在不断增长,不仅严重威胁银行体系的安全,也给整体经济运行制造了障碍,因此必须尽快寻求解决途径。我国先后采取了各种办法来降低不良资产,主要有国家扶持方式、资产重组方式、打包出售、拍卖、招标等方式、债转股、资产证券化等,但这些处置方式在发挥作用的同时并存着许多不足有待于继续完善。我们现在既要解决过去的已经形成的不良资产、也需要建立各种有效的制度和机制来防范出现新的不良资产。在处置过程中,应遵循标本兼治原则、政府主导原则、协调配合原则。对银行不良资产的最终处置,应当从增量、存量两个方面入手,不可偏废其一。  相似文献   

7.
我国经过一系列的经济改革,经济快速发展。银行的资产量不断增加,贷款规模逐渐扩大,同时不良资产也不断增加。尽管进行了多年的银行业改革,我国银行业仍然受到大量坏账的困扰。所以要正确的认识银行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才能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银行不良资产带来的问题。本文一方面通过银行自身的原因进行探究,比如管理体制缺陷、员工素质不高、内部制约机制不合理、银行间的无序竞争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另一方面对银行所处的经济环境进行了分析,比如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遗留的历史因素、金融监管乏力、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等方面进行了深刻探究。结合内因和外因,全面分析了我国银行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同时提出了一些解决银行不良资产的建议,如不良资产证券化、加强政府作用、建设全面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等。  相似文献   

8.
邹欣 《物流技术》1998,(3):35-35
1对国内外已有的处理银行不良资产方法的分析银行巨额不良资产不仅是我国目前金融体制改革中面临的棘手问题,世界许多国家的金融机构也都曾经或正在受其困扰,并相继采取了一系列处理措施,其中较为典型的有日本、美国等。日本战后由于政府拒付欠军需品生产企业的巨额战...  相似文献   

9.
欧债危机持续恶化,危机逐渐向意大利和欧洲银行体系蔓延。由于银行业持有巨额危机国家债券,部分国家国债收益率急剧飙升将导致欧洲银行业的融资成本、流动性风险和不良贷款率攀升,使银行的存款流失且贷款增长放缓。一旦希腊或意大利债务违约,可能触发CDS赔偿和放大衍生品市场的交易对手风险,造成金融机构的巨额赔付,导致难以估量的溢出效应。危机的持续蔓延,可能导致热钱流入,企业信用风险加剧,延缓中国解决房贷市场潜在风险的努力,从而对中国的银行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自身经营不善,我国银行业积累了大量的不良资产。在WTO后过渡期将尽与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上市的双重倒逼下.不论是政府还是银行都加大了对不良资产处置的力度。目前.在不良资产的处置进程中.化解存量似乎成了当务之急.且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以财务重组与政策性剥离为主要方式而体现的不良资产率下降为佐证。但从本源分析,存量化解仅为治标,增量防范才是治本。控制数量问题才是解决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的精髓.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深化银行改革.  相似文献   

11.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途径论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艳 《企业经济》2004,(8):157-158
银行的不良资产是困扰各国银行的一个金融难题。本文在对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一般模式及当前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因素的论述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2.
院文章分析了各项不良资产处置业务与商业银行经营的关系,研究了不良资产处置的效益,分析了不良资产处置对上市银行监管、经营及盈利能力有关指标的影响,实证研究了不良资产各项指标对上市银行价值影响,对中外银行不良资产处置业务进行比较,提出了有关结论及建议.  相似文献   

13.
银行不良资产是导致经济和金融危机的重大隐患,为世界各国所关注.我国银行业不良资产大量积聚于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率长期的、大幅度的高于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的背景下,深入探讨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生成的体制成因及内部原因,从制度安排上防范和减少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化解金融风险,不仅具有现实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前瞻性意义.  相似文献   

14.
银行不良资产是社会金融运行深层次矛盾长期积累的产物,其形成的原因既有制度性因素,也有市场性因素;既有历史的积淀和惯性作用,也有现实政策和决策失当的原因。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现状的分析,结合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方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不良资产的概念、不良资产打包处置的概念和方式,分析了投资公司对银行的不良资产进行处置时的会计核算及对投资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李绍美 《企业经济》2002,(8):138-140
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已成为困绕和束缚许多国家和地区金融业发展的桎梏.在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大量不良贷款的存在,严重影响着国有商业银行的正常经营与发展和金融对经济的助推作用.为了化解不良贷款,减轻国有商业银行面对金融全球化和"入世"带来的压力与冲击,近年来国家给予了核销、剥离和债转股等一系列宏观政策,中央银行加大了资产质量监管,国有商业银行自身也通过各种手段化解不良资产,防避信贷风险,不良贷款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新增贷款质量普遍提高.据统计,截至2001年底,全国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较年初下降了3.81百分点.但是,部分欠发达地区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有增无减,居高不下,余额、比例"双升",化解难度加大,形势更加严峻.  相似文献   

17.
张杰  徐昊 《财会月刊》2008,(3):50-51
本文介绍了不良资产的概念、不良资产打包处置的概念和方式,分析了投资公司对银行的不良资产进行处置时的会计核算及对投资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唐永珍 《当代会计》2021,(12):139-140
资产管理公司想要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债务重组是一种较为可行的方式.合理处置不良资产,优化资源配置,化解债务危机,能为企业稳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文章针对不良资产债务重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9.
银行不良资产问题是现代金融发展中的一个全球性难题。我国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由于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也累积了大量不良资产。截至2003年12月,我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为17.8%。其中,四大国有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92万亿元人民币,不良贷款率21.4%;2004年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剥离可疑类贷款2787亿人民币,四大国有银行尚有不良贷款近2万亿元人民币,占全部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的80%,不良贷款率达21%。巨额不良贷款不仅使信贷资金循环严重受阻,迟滞了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的进程,而且成为我国金融体系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  相似文献   

20.
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余额和比例一直都居高不下,不仅使得我国银行业的系统风险上升,而且可能导致金融和社会经济的不稳定。为了维持金融稳定,中央银行将会采取相应的货币政策以减少不良资产余额(或者降低不良资产比重)。本文考察了两种不同的中央银行政策目标函数,并得出了截然不同的货币政策后果。通过比较,本文认为旨在减少不良资产比重的货币政策虽然伴有通货膨胀的潜在趋势,但是在长期看来对于降低银行不良资产比重和稳定金融却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