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盈余管理是旨在获取某些私人利益或局部利益,在对某些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披露时,从既定的报表盈余出发,来确定相应的会计选择、会计估计和会计职业判断而形成的会计政策。盈余管理是个中性概念,它包括人为操纵利润的盈余管理和不进行人为操纵利润的盈余管理这两重含义。  相似文献   

2.
洪碧月 《中国经贸》2014,(16):79-79
盈余管理是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而盈余管理又有真实盈余管理与应计盈余管理之分。本文将重点讨论管理者如何在这两种方式中进行抉择,在什么情况下管理者会更倾向于使用真实盈余管理而何时又会较多的使用应计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3.
王长莲 《科技和产业》2010,10(4):104-106
盈余管理是公司管理层为实现自身效用或公司市场价值最大化等目的,进行会计政策的选择,从而调节公司盈余的手段。在我国特定的资本市场环境下,盈余管理的负面作用远远涵盖其正面作用,上市公司过多的盈余管理行为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有碍于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本文从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因分析入手,提出了减少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真实性是财务会计信息的首要质量特征,然而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十分严重。在这些失真的会计信息中,除了会计造假便是盈余管理造成的。当前中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问题已经是国内外会计学家、经济学家等广泛研究的课题。盈余管理不同于会计造假,它是一种合法行为,是在公认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合法地进行。从根本上看盈余管理还存在着很大的弊端,所以必须建立和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强化中机构的审计监督功能,培育理性投资者;治理和规范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5.
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的相互分离会导致建立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上的代理人为实现自身利益而进行盈余管理,进而会削弱财务报告所提供的盈余信息的可靠性。基于盈余管理目的的会计处理往往会掩盖企业真实经营业绩,造成财务数据失真。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是否存在积极因素尚需大量实证研究,文章以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内部管理与盈余管理的相关性进行深入的探索与分析,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6.
信息不对称与管理当局对会计信息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丽雅 《山东经济》2007,23(3):140-142
经营者为实现其自身效用的最大化,未必会提供委托人决策所需的全部相关可靠的会计信息,而是对会计信息进行控制,甚至编造虚假的会计信息以欺骗委托人,从而形成内部人控制现象。盈余管理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而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又为盈余管理提供了空间,但盈余管理的实施应有一个适度的限制,过度的盈余管理对管理当局和外部关系人都是有害的。应当加大强制披露的力度,采用充分披露的措施;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会计准则,增强会计准则的可操作性,缩减过度盈余管理的空间;加大对于虚假会计信息的打击和惩罚力度,改变理性的管理当局的行为决策。  相似文献   

7.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盈余管理是近20多年来会计界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早期的西方会计文献将盈余管理定义为一种"揭示管理",即由于信息的不对称而造成人为对财务报告的过程进行干涉,实际上是对财务报告的一种有意控制。文章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做出理论分析,力求能深化对盈余管理理论的认识,为我国上市公司改善外部环境、健全内部控制机制等提供有益的建议,约束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8.
作为投资者判断公司盈余的重要指标,会计盈余是由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和应计利润构成,因现金流一般不容易被影响,应计利润则会被大量的职业判断所估计,这样就为公司管理当局留有空间控制或操纵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以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盈余管理常用的操纵手法为:股权投资、资产重组、关联交易、虚拟资产、操纵应计或费用项目等手段来实现公司的盈余管理。对于规范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应分两步进行:首先要降低公司盈余管理的机会,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使各种会计行为有法可依;其次要削弱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力,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内外部监督力度,塑造良好的职业道德等。  相似文献   

9.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现象是困扰我国证券市场的一大难题。本文从应计制会计的特点、会计盈余信息的有用性与信息的不对称、市场环境和我国上市公司特有的治理结构剖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了治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对策,包括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完善具体会计准则和信息披露制度以及加大监督和处罚的力度。  相似文献   

10.
李越 《辽宁经济》2007,(9):50-50
所谓盈余管理.是在不违反会计准则的前提内.通过会计政策以及会计方法的选择,使信息提供者或经营者自身利益或公司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而不是如实反映企业状况的行为。相对于会计造假.盈余管理可能合法,且更为隐蔽.尽管有效市场假定市场能够自动识别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但有关研究并没有提供充分的证据。  相似文献   

11.
在进行会计确认、会计计量和会计报告的过程,会计稳健性原则发挥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其对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在进行会计准则制定的过程中,经常会产生忽略盈余管理交叉作用的现象,文章就会计制度改革、盈余稳健性与盈余管理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完善我国的会计制度。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市场机制越来越健全,在不同行业和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针对当前的会计制度和企业管理现状来看,企业管理当局在盈余管理上还有很大空间,由此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的实现。而会计的盈余管理工作与独立审计之间又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出具的审计意见跟盈余管理相关性越高,则审计质量就越高。基于此,笔者试在文章中盈余管理与独立审计质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探究,旨在促进企业审计工作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于杨 《辽宁经济》2003,(10):86-86
盈余管理是在企业有权选择会计政策时,选择使其自身效用最大化或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一种行为,它是借助于会计政策的选择来完成的。 一、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 (一)盈余管理产生的内部原因 1.契约成本最小化。企业可以看成是一个契约的集合,它的组织形式可以由它所涉及的一系列契约来描述。与雇员、供应商及投资者的契约构成了公司经营活动的核心内容。与各种契约相关的成本有:谈判成本、履行监督成本、重新谈判的潜在成本及违约成本等。公司的目的是力求契约成本最小化,因此,实证会计理论认为,为了达到公司有效管理的目标,公司会计政策的选择是契约成本最小化的拓展和延续。  相似文献   

14.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点,企业通过会计手段或非会计手段对企业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合理地使用盈余管理是企业走向成熟的标准,但不合理的使用盈余管理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加强对企业盈余的管理,是企业经营不可缺少的部分。  相似文献   

15.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者以获取一定的私人利益为目的,迫于相关利益集团对其盈余预期的压力,在公认会计原则的约束下选择最有力的会计政策或控制应计项目,以使报告盈余达到期望水平。从本质上讲,盈余管理显然是一种利润操纵行为,从一个足够长的时段来看,盈余管理并不增加或减少企业实际的盈余,但会改变企业实际盈余在不同会计期间的反映和分布。换句话说,盈余管理影响的是会计数据尤其是会计中的报告盈余,而不是企业的实际盈余。  相似文献   

16.
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上市公司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盈余管理行为(陆建桥,1999).作为重要会计信息之一的盈余信息,由于受到盈余管理的影响,其可靠性和相关性严重下降,给投资者和其他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造成了误导.过度的盈余管理将损害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并进而扰乱市场经济的秩序(魏明海,2000).内部控制企业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企业经营业绩、风险防范和财务报告质量的合理保证,因此,内部控制必然会对管理当局的盈余管理行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会计政策选择:基于盈余信息治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政策的选择是客观存在的,会计准则只能规定会计政策的可选择的空间,而不能限定所有企业使用同一种会计政策。但是众多不规范的会计政策选择行为导致了企业管理当局产生了机会主义的盈余管理,这对于资本市场的完善以及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都是极为不利的。本文试从会计政策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的角度出发并结合我国目前的具体情况来分析规范会计政策选择的方法,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资本市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盈余管理是20世纪中后期兴起的实证会计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近年来,盈余管理问题也就成了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其原因是在我国资本市场上盈余管理产生了充分的利益激励。在我国,经济正日益市场化,企业各部门各利益相关人对会计盈余或亏损的问题十分敏感,会计盈余成为许多契约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9.
盈余管理这一现象在当今社会中普遍存在。学术界对其是会计政策、经济法规的合理利用还是一种违规行为,至今仍存在着不同意见。以往的文献对于盈余管理的研究多是从会计层面来解释这一现象,本文拟从经济学的角度对盈余管理进行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发生非货币性交易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结合企业终极产权性质和公司所处治理环境的影响,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不同终极产权性质的上市公司利用非货币性交易方式进行盈余管理,其会计行为不具有显著差异;而终极控制权比例和公司所处治理环境则是影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重要变量。同时本文的检验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利用非货币性交易进行盈余管理是基于配股动机、扭亏动机和被特别处理动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