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从充分体现立法为民的精神、扩大劳动保障监察的范围、完善相关的几种制度等六个方面发展和完善了我国劳动保障监察立法;从政府角色定位、执法效率和对非法用工主体进行监察三个方面,指出劳动保障监察存在的问题;从政府应该明确角色定位、进行专项监察立法、关注企业发展趋势、取消对非法用工主体的监察条款和增加刑事处罚条款五个方面,提出发展和完善我国劳动保障监察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劳动保障监察法律法规和相关规章制度为依据,论述了创新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新模式必须在执法观念上从因循守旧向开拓创新转变;在执法范围上从单一执法向全面执法转变;在执法重点上从不分主次向突出主题监察转变;在执法方法上从被动监察向主动监察转变;在执法力度上从软弱无力向增加强制性转变.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党和国家关于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规定为依据,并结合本人工作实际,分析了当前我国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所应采取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经济师》2018,(2)
劳动保障监察作为一种劳动行政行为,是现代国家根据法律授权对劳动关系进行法律调整与干预的重要手段,它对于劳动法律、法规的贯彻和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我国劳动保障监察中存在着有的地方政府重视不够、劳动保障监察部门领导体制不合理、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缺乏行政强制权、劳动保障监察人员综合素质不够高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采取相应的完善措施,有助于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中的相对人获得有效的行政救济。  相似文献   

5.
刘莎 《时代经贸》2011,(24):122-123
劳动保障监察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是一种新型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方式和工作模式。北京市作为全国60个试点城市之一,从2009年初开始,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及各部门配合下,开展“两网化”管理工作。西城区是首都功能核心区之一,企业多责任重,对西城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提出更高要求,而“两网化”管理方式使劳动监察工作化繁为简,更加有序而高效。  相似文献   

6.
随着市场主体的多元化、用工形式多样化、劳动关系复杂化,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权益的现象在一些地方和行业呈上升趋势,对构建和谐社会造成严重隐患。在《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贯彻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劳动合同签订率低、期限短、内容不规范;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没有得到全面执行,拖欠工资现象仍时有发生;建立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长效机制仍然存在诸多困难;劳动保障监察力度不足,劳动保障部门执法时缺乏力度,严肃查处用人单位违法行为,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制度逐渐完善以及优化过程中,劳动关系逐渐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实践中构建完善的劳动关系,是现阶段研究的重点问题,可以说和谐的劳动关系可以直接的体现国家以及地区中的经济发展水平,对此本文主要对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产生的主要因素,以及劳动保障监察在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进行了探究与分析,希望可以为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8.
王艳霞 《经济论坛》2014,(11):35-37
河北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侵害现象日益严重,作为政府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打击违法行为的劳动保障监察,其工作机制还不完善,还存在着立法、执法、队伍建设等方面的问题,迫切需要加强监察队伍建设,提高执法能力,赋予监察强制执行权,完善执法程序,增加刑事立法,加强刑事责任追究,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劳动者的维权需要。  相似文献   

9.
我国劳动法的主要功能在于通过保障弱者的基本生存利益以维护社会公正,通过国家强制性立法保障劳工的人身健康与安全。尽管在立法层面我国劳动安全基准法已经比较完善,然而执法却面临巨大的困境。以煤矿安全基准法的立法体系与执法为视角,我们可以发现政府、资方与劳动者各自的法律处境与行为动因复杂,政府职能的改进是提高劳动法执法效力的重要前提。短期来看,可以通过加强劳动监察的独立性、平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力量等途径改善劳动法的执法状况。  相似文献   

10.
当前劳动者权益被侵害的现象比较严重。引发劳动者权益被侵害的原因可归纳为:劳动者与企业进行工资、劳动条件等“讨价还价”时,处于极不平衡的地位;我国政府运用法律制度来规范劳动关系,尤其是约束企业、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力度还很不够;一些地方政府不能保证和维护劳动法律制度的有效贯彻执行;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人力、资金不够、工作方式单一;代表劳动者集体利益的工会组织尚未全面普及,而现有的工会又缺乏独立性。为解决这些问题,应健全和完善法律制度,加强劳动监察保护力量,改进劳动监察保护工作方式,改进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同时,还要引导工会发挥依法维权的机能,加大对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创造舆论监督环境。  相似文献   

11.
农行开展执法监察的途径选择●范恒文王伟涵刘岩鉴于农业银行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基层县支行存在着信贷质量低、风险高;违规经营的暴露,对资产安全构成威协;经营效益不佳,自我化解风险能力弱化的问题,农业银行执法监察工作的突破口应放在:一是防范和化解资产风险;二...  相似文献   

12.
如何建立一个正确、合理的劳动保障监察制度一直是我国长久以来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我国劳动保障监察制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同时结合实践经验的相关数据与资料,研究如何正确地建立劳动监察制度,探讨劳动监察制度的解决纠纷功能的正当性基础和优化策略,旨在对当前常出现的劳动纠纷问题进行正确、合理的解决。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农民工劳动保障权益现状:农民工劳动保障权益政策措施逐步完善;劳动保障监察力度加大;积极探索建立权益保障长效机制;农民工工作得到各方面支持。存在的困难: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还比较低;农民工工资普遍较低,增长缓慢;劳动时间长,劳动条件差;农民工社会保险政策亟待完善;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差。维护农民工劳动保障权益的对策措施: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劳动保障政策法规体系;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依法规范农民工劳动管理;切实抓好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14.
劳动监察工作是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的需要是不可避免的,只有通过严格的法律约束,用劳动法的规定来规范双方的行为,才能把这些矛盾和冲突限制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并且通过法律来加以妥当的解决。加强劳动监察工作是劳动部门转变职能的需要;加强劳动监督工作是改革开放的需要;尽快成立省监察总队。  相似文献   

15.
陈畅 《经贸实践》2016,(2):9-10
随着我市三甲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人才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在这种情况之下,医院应该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调整,以使人力和物力之间的关系可以保持平衡.劳动用工合同在人力资源管理当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对于医院来讲,一定要加强三甲医院劳动者劳动保障水平,更好地促进医院发展.本论文主要对劳动规章制度进行了分析,同时,还对劳动合同管理以及资源管理等进行了讨论,重点研究了我市三甲医院如何通过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机制来推动医院建设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廉靖 《经济问题》2007,(7):56-57
就劳动立法的核心问题--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及劳动者界定问题、劳动执法监察问题、劳动争议仲裁问题、劳资双方利益平衡问题,提出了个人的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胡思平  谭玲 《经济前沿》2003,(1):W008-W009
采访惠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因为她是惠州市人民政府综合管理全市劳动保障工作的职能部门。近年来,惠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上级业务的指导下,以“保稳定、促发展”为主题,坚决贯彻落实“两个确保”,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理顺下岗职工的劳动关系,职业培训与就业局势稳步发展,劳动执法监察力度加大,职工权益得到保障,为促进惠州市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各地的非公有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较陕,成为国民经济的有效补充。但与其追求利益的本性伴随,非公有制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侵害劳动者权益的案件也随之上升,数量繁杂,执法的难度相当大。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利用法律手段解决这些热点、难点问题,是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9.
张秀生 《经济论坛》2000,(20):40-41
一、提高认识,抢抓机遇,全面推进监察体制改革 石家庄市在严格建设用地审批、积极推进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同时注意到违法占地现象时有发生。土地私自交易屡禁不止,保护耕地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执法监察是整个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抓执法监察可以促进全局,强化执法监察才能建立土地管理的法制环境,才能真正树立起上地部门的权威;切实加大执法力度,贯彻土地基本国策、保护耕地,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唯有利用执法监察这支“利剑”才能正确处理好国家与地方之间的关系。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在确定当前和…  相似文献   

20.
一、劳动保障领域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劳动保障科研工作虽已初步具备支撑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条件,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国家对劳动保障科学技术工作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与实际需要不相适应;劳动保障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滞后于实践发展;科研力量不足,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尤为缺乏;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科研条件需要进一步改善;能够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体现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技术自身规律的科技创新体制尚未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