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学自创立之日起,就是一门道德的科学,而近来美国所奉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体系,则是将经济学完全剥离了道德的束缚,引入与自然科学相类似的领域,成为美国主流的政策过程.这种完全放任自由的经济运行体制,在激发市场活力的同时,又不可避免的孕育着危机的爆发.当全球经济失衡,美元发行泛滥并伴随着国际游资在世界范围内流动的规模越来越大,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则成为必然.而经济学的道德科学回归是走出金融危机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2.
美国式金融危机是一种"创新",这种创新是保护美国国家利益,对美国自身而言是自我保护的战略与策略,相反对其他国家乃至全世界则是一次伤害乃危机,进而不仅错乱了各国经济金融周期与节奏,更重要的是迷失了金融危机的判断力.真实金融危机与预警金融危机面临新课题与新挑战,其中货币作用愈加突出。金融危机复杂性在扩大,金融危机特殊性在突显,金融危机中的货币竞争继续成为现在与未来金融问题焦点与难点。  相似文献   

3.
一.概述 所称“后金融危机时代”,是与“初金融危机时代”相比较的概念。“初金融危机时代,是指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并于2008年开始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后金融危机时代”是指现阶段随着危机的缓和,全球经济暂且进入一个相对的平稳期,但是由于固有的危机并没有或是不可能完全结束,而使得世界经济仍面临着很多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4.
全球金融危机的阴云尚未完全散去,在风暴中心的美国,曾经被奉若神明的格林斯潘早已成为众矢之的,他所奉行的对金融市场不干预政策也被认为是本次危机的重要帮凶.而美国政府大规模的救市政策也昭示着上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被奉为圭臬的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在一夜之间已被彻底抛弃.  相似文献   

5.
对于世界经济不平衡与金融危机的关系,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世界经济不平衡是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顺差国庞大的"过剩储蓄"最终引发了金融危机;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愈演愈烈的世界经济不平衡却并不必然造成金融危机,而是同金融危机一样,根源于美国国内经济的某些扭曲。两者差别在于将危机的根源归于外因还是内因。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格兰杰因果实证检验,否定了危机根源外部论,并证明了后一种观点:美国房地产泡沫(美国国内经济扭曲的重要表现)在造成金融危机的同时,促进了世界经济不平衡的扩大。  相似文献   

6.
对于世界经济不平衡与金融危机的关系,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世界经济不平衡是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顺差国庞大的过剩储蓄最终引发了金融危机;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愈演愈烈的世界经济不平衡却并不必然造成金融危机,而是同金融危机一样,根源于美国国内经济的某些扭曲。两者差别在于将危机的根源归于外因还是内因。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格兰杰因果实证检验,否定了危机根源外部论,并证明了后一种观点:美国房地产泡沫(美国国内经济扭曲的重要表现)在造成金融危机的同时,促进了世界经济不平衡的扩大。  相似文献   

7.
结合当前金融形势论述马克思经济学关于金融领域和经济危机的重要原理.世界金融危机是美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体系多年积累的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探讨中国在世界金融危机中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结合当前金融形势论述马克思经济学关于金融领域和经济危机的重要原理.世界金融危机是美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体系多年积累的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探讨中国在世界金融危机中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新疆金融》2009,(3):I0001-I0001
在亚洲金融危机十周年祭的时候,一场历史罕见、冲击力极强、波及范围甚广的金融危机悄然而至。这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演变为近70多年来最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全球主要原材料和运输价格大幅跌落,实体经济增速大幅下滑。截止今日,“金融危机”已经从一个经济学术语变成街头巷尾随处可以听到的词汇。如何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最大限度地减少金融风险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确保区域金融安全稳健运行成为越来越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不断释放着对世界冲击的能量,可谓一波连一波。第一波的美国次贷危机后,投行的大规模破产又掀起了第二波,而保险公司的求援则构成了第三波,目前我们正面临着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的第四波,将来还有可能迎来对商业银行冲击的第五波。  相似文献   

11.
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不断释放着对世界冲击的能量,可谓一波连一波。第一波的美国次贷危机后,投行的大规模破产又掀起了第二波,而保险公司的求援则构成了第三波,目前我们正面临着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的第四波,将来还有可能迎来对商业银行冲击的第五波。  相似文献   

12.
孙阿媛 《中国外资》2011,(10):185-185
在2008年源于美国的全球金融危机中,我国企业的外部需求大幅萎缩,从而使企业在金融危机中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伴随着经济刺激政策的不断出台,各国先后从危机中逐渐走出,开始了缓慢的复苏,世界经济步入了后金融危机时代。2008年的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是美国的过度消费,因此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将更为谨慎的消费,这显然不利于我国产品的出口。那么,我国如何调整本国的产业结构来面对这一外部需求的变化,就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不断扩散的背景,通过两国经济的数理模型分析,以及对中美两国国际收支特征和中美两国资本循环流行过程的现实考察,来研究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传导机制.中国国际收支的基本特征是经常项目与资本和金融项目的双顺差,伴随着外汇储备持续高增长;美国国际收支的基本特征是经常项目逆差、资本流入长期稳定增长和对外投资的高增长.中美两国资本循环流行过程形成的依存关系是美国用美元买我们的商品,再通过其资本市场的强大吸引力使我们把得到的美元再借给美国,美国则把借来的美元再投资给我们并且继续购买我们的商品.而这种国际收支长期非均衡发展形成的依存关系成为金融危机的主要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14.
经济开放进程中金融危机冲击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但在经济开放进程中这两次危机冲击特点和结果均有所不同。本文对开放进程中金融危机向国内传导的渠道进行分析,利用指标对比分析法、干扰模型、脉冲响应以及方差分解技术分析比较了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冲击的不同影响机制。研究结论表明,在经济开放进程中,美国次贷危机对国内经济的冲击要远超于亚洲金融危机;在资本项目没有完全开放条件下,国际贸易渠道越来越成为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向国内传导的重要渠道;尽管经济开放增加了金融风险,但良好的制度设计和金融风险管理手段的加强,使金融危机通过金融渠道传导而产生的冲击波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5.
美国的次贷危机,如同一场强度巨大的地震永久地改变了山川地貌一样,深刻扭转了世界金融的发展轨迹.危机之后,世界经济都在不同程度经历着这场金融地震之后痛苦的调整期. 经济学本是一门中性的科学,它研究人类社会发展中固有的经济规律.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建立于经济科学基础之上的经济政策,却避免不了因为国家和政府意志的介入,而变得具有了立场.  相似文献   

16.
谷亮  张桅 《中国外资》2010,(6):26-27
2008年一场金融危机影响了世界各国经济,中国与美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成为世界注视的焦点。一个是世界经济霸主,在此次危机之后是否能够保持经济领先的地位,一个是发展中国家,能否借助这个历史时机跃步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两国关系越来越紧密,以美国国债为表现的债权债务关系就是其中之一。本文首先给出了对于美国国债的两种不同的观点,然后结合实际给出了中国对于美国国债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2008年一场金融危机影响了世界各国经济,中国与美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成为世界注视的焦点.一个是世界经济霸主,在此次危机之后是否能够保持经济领先的地位,一个是发展中国家,能否借助这个历史时机跃步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两国关系越来越紧密,以美国国债为表现的债权债务关系就是其中之一.本文首先给出了对于美国国债的两种不同的观点,然后结合实际给出了中国对于美国国债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在2008年源于美国的全球金融危机中,我国企业的外部需求大幅萎缩,从而使企业在金融危机中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伴随着经济刺激政策的不断出台,各国先后从危机中逐渐走出,开始了缓慢的复苏,世界经济步入了后金融危机时代.20C8年的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是美国的过度消费,因此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将更为谨慎的消费,这显然不利于我国产品的出口.那么,我国如何调整本国的产业结构来面对这一外部需求的变化,就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食品安全和美国的金融危机看似两件不相干的事情,却有着内在的联系,都是道德的缺失。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经济危机爆发一周年之际发表演讲,他愤怒地指责那些曾经呼风唤雨的华尔街金融家是没有人性的、是贪婪的,他说:华尔街欠美国人民一笔债!  相似文献   

20.
何凯浩  黄志勇 《上海保险》2003,(7):33-34,32
2002年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学者丹尼尔·卡纳曼和弗农·史密斯,以表彰他们在心理经济学和实险经济学研究方面所做的开创性工作。 传统上,经济学的研究主要是建筑在人们受自身利益驱动和能作出理性决策的假设之上,但是,实际上这种完全理性人的假定所搭起的学说是无法通过经济科学方法来检验与研究人的内在本性的,也无法观察现实人的经济行为。事实上,有许多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