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可持续消费将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七大报告指出,今后儿年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近几年来,由于实施了提高居民收入,促进消费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国内消费市场呈现较快增长态势。但与投资、出口的高速增长相比,消费需求增速仍显不高。  相似文献   

2.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宏观调控也应有新内涵。分析人士认为,应打破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容忍较低的增速和追求更高效的增长,将改革贯穿宏观调控始终,着力提升企业对经济增速放缓的适应能力,提升增长的包容性。
  就我国经济而言,经济新常态主要体现为:经济增速与过去相比呈结构性而非周期性下降,但仍有望保持较高水平;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依靠转型升级、生产率提升和技术创新,由之前的“投资+出口”拉动和房地产拉动逐步转向“投资+消费+创新”拉动;经济转型和改革深化会面临一些风险,应避免这些风险扩大为局部危机,如去产能给金融系统带来一定压力、去房地产化过快或导致经济增长失速等。  相似文献   

3.
李政 《中国市场》2013,(20):14-16
"十二五"规划建议指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这表明我国由出口导向型经济开始向内需型转变,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投资和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下降,依靠消费拉动经济是保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原动力。为此,本文从提高居民消费需求和发展消费经济的角度出发,着力构建扩大我国消费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相似文献   

5.
在国内持续低消费的情况下,由于政府对投资和出口的过度激励,中国长期以来形成了主要依靠投资、净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净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实现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净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净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的关键:一在于提高消费,二在于改变政府对投资和出口激励的方式与手段.  相似文献   

6.
拉动国民经济的三架马车如今的状态是什么?投资一直过热,出口持续强劲,内需一蹶不振。今年两会期间,温总理在今年两会的记者招待会上,以“四不问题”指明中国经济的结构性缺陷——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而他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开出的药方是,“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坚持扩大内需方针,重点扩大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7.
我国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投资、消费和出口通常被认为是推动经济高速发展的"三驾马车".但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重投资,重出口.轻消费,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而国内消费的贡献则很小.当前,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出口萎缩,经济增长放缓,如何将居民潜在的消费能力释放出来,以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本文对此进行探讨,并提出促进我国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廖奎 《华商》2008,(6):3-3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同时还指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内容是实现"三个转变",即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相似文献   

10.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08年的宏观调控要力争完成“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四大任务。在政策选择上,后两项更多地依赖于财政政策,而前两项任务将主要由货币政策来实现。与此同时,防止经济总量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和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已被列为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金汤 《商场现代化》2012,(31):34-35
<正>"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更是当前新形势下稳经济增长、实现经济强劲复苏的重要动力机制。由于我国经济多年来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增大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扩大消费的难度。2011年和今年上半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虽有所提升,但削  相似文献   

12.
为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2008年中央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同时加强产业政策与财政、信贷、土地、环保政策的协调配合,综合运用经济杠杆、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一。抑制当前投资过快增长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3.
《财经界》1998,(6)
随着东南亚金融危机负面影响的日益显现,外需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进一步减弱,要确保完成今年经济增长8%的任务,扩大内需已是刻不容缓。当扩大固定资产投资,下调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取消金融机构备付金,下调金融机构准备金存款利率,再次调低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增加居民住宅抵押贷款的比例等一系列刺激内需政策相继出台后,本刊记者特别走访了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厉以宁教授,希借助厉教授具有前瞻性的分析,把握经济发展的动态趋势。记者:厉教授,今年启动新一轮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扩大内需,而如果保证扩大内需的宏观调控政策能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东南亚金融危机负面影响的日益显现,外需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进一步减弱,要确保完成今年经济增长8%的任务,扩大内需已是刻不容缓。当扩大固定资产投资,下调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取消金融机构备付金,下调金融机构准备金存款利率,再次调低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增加居民住宅抵押贷款的比例等一系列刺激内需政策相继出台后,本刊记者特别走访了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厉以宁教授,希借助厉教授具有前瞻性的分析,把握经济发展的动态趋势。记者:厉教授,今年启动新一轮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扩大内需,而如果保证扩大内需的宏观调控政策能  相似文献   

15.
不久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防止经济增长南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要按照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的基调做好宏观调控工作。把防止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之一,把稳定物价作为宏观调控工作的一个基调,这是多年来未有过的事情。  相似文献   

16.
投资、消费和出口是实现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在当前出口增长受限的情况下,通过扩大投资、促进消费来拉动内需无疑是根本途径。当前扩大内需的重点在农村,而难点也在农村。如何扩大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商》2015,(37)
我国经济长期以来一直依赖高投资、高出口、低消费的发展模式运行,这种利用我国巨大的人口红利实施的发展模式的确在最短时间内拉动我国GDP总量的不断上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随着我国经济战略转型期的来临,这样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的方针,而提高人民消费能力,正是增强国内消费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8.
阴阳之道     
于12月5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将成为2008年中国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同时政府将投入更多财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要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扩大消费需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强调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相似文献   

20.
赵吉林 《消费经济》2005,21(4):87-90
现行实施的各项扩大消费的措施,未能起到明显成效,以致于投资与消费失衡状态依然,“扩大消费”成为当前经济生活中的瓶颈。究其根源,在于政府经济战略导向上,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出发点是“以经济增长为本”;而促进经济持续和谐增长的根本途径,则是要确立“以不断满足居民消费需求为本”。依靠消费转变拉动经济增长无疑是一个正确的方向,但可能历程缓慢而艰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