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现代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及启示庞介民,关学斌流动性管理是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环节,它着眼于商业银行的生存发展及长远利益,目标是使银行保持最优的流动性水平,提高银行资金的配置效率。因此,各国商业银行均把“流动性”原则作为核心原则,制定各种政策措...  相似文献   

2.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预警指标的确定 商业银行的信用管理是一个全面的工作,需要将商业银行全部信用业务集中起来,进行整体的管理,具有多重性、综合性、系统性特征。在日常的经常管理中.商业银行是围绕着“三性”(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进行的。鉴于上述的理念.我们把商业银行信用管理可分为资产信用管理、流动性信用管理、资本信用管理和表外信用管理四个系统。资产信用管理侧重于贷款风险的管理,我们设立四个指标:不良贷款率、次级贷款率、可疑贷款率和损失贷款率。流动性信用管理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存款、借入资金等负债行为,用于满足商业银行发展和流动性需求.预防和控制流动性风险。设立的指标如:存贷款比率、资产流动性比率、存款准备金比率和拆入资金比率。资本信用管理是指商业银行的股本方面的管理,设立的指标有:资本资产比率和资本充足率。商业银行也是企业,所以一样会遵循利润最大化目标。虽然现代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发展得非常迅速.但我国商业的表外业务中的衍生工具的交易还处于初期.表外业务量不大.因此.我们采用资本利润率和资产利润率这两个传统的指标。在这两个指标中包含表外利润部分。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分析中央银行最优流动性管理和银行最优流动性资产持有量的差异,认为中央银行应当约束外生的固定商业银行流动性资产比重,这一比重应显著高于银行自身的最优化决策。但目前的流动性监管指标时点性较强,难以及时、准确反映商业银行流动性资产比重变化及由此形成的潜在流动性风险。据此设计一套流动性监测指标,通过每日监测商业银行流动性资产比重的变化反映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并通过实证检验其有效性,为有效监测商业银行流动性资产变化和风险波动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原则是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基本原则。商业银行保持合理的流动性对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对我国商业银行来说,其流动性管理始终是一个问题。贷款转让是盘活银行存量资产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商业银行进行流动性管理的一种有效方式。当前,开展贷款转让对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型商业银行转变贷款管理方式、增强资产流动性及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商业银行的各种资产中,现金资产是流动性最强,同时也是获利能力最小的资产,因此现金资产的管理,特别是现金持有量控制是商业银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产利润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国外商业银行管理的目标,是解决利润最优与资产流动性的矛盾。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受政治风云变幻的影响,商业银行的管理的重点经历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资产负债管理和利率管理(又称平衡表外业务)四个阶段。一、资产管理。恰当处理资产流动性问题,历来为银行所重视。传统的方法是通过资产管理,即合理安排银行可供营运的资金来解决资金流动性这一问题。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商业银行业务急剧发展。在“马歇尔计划”下,筹集了大量资金支持西欧重建。参与筹资重建西欧的商业银行解决利润最优与资产流动性矛盾的焦点集中在资产管理上。管好用好贷款和投资,即能获得可观的利润,且在中期内的资金流动性也能  相似文献   

7.
流动性管理历来被商业银行视为金融风险管理的重点。商业银行要在保证一定的盈利水平下,对资产与负债结构进行有效地匹配,防范流动性风险,避免由于银行资产与负债非预期变化产生的流动性问题,使银行面临支付困难或流动性过剩压力。在当前我国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如何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一直是金融界讨论的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8.
黄明庆 《新金融》2002,(3):17-18
资产负债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推行资产负债管理,谋求资产与负债合理配比,实现资产的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协调统一是商业银行加强内部综合管理,完善经营机制,提高整体经营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风险来源于两个方面负债方和资产方。由负债方引起的流动性风险主要源于商业银行很难在不受损失的情况下变现资产或者被迫以较高成本融入资金来满足负债持有人即时提取现金的需求;资产方引起的流动性风险是指表外业务的贷款承诺。考虑到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本文主要分析由负债方引起的流动性风险,分析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原因以及股市变化对其影响。  相似文献   

10.
罗煜  张祎  朱文宇 《金融研究》2020,484(10):19-37
本文从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视角出发,探究银行微观主体行为如何影响宏观审慎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我们借鉴净稳定资金比例的设计理念,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行为纳入传统理论模型,刻画出两种流动性管理行为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效率的潜在影响及传导路径。在此基础上,采用我国50家商业银行2012年第1季度—2018年第2季度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我们发现,银行为提升长期流动性水平而进行的优化信贷资产结构的行为,能够显著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但是,部分净稳定资金比例较低的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调整非信贷资产结构的行为则有可能降低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因此,在执行既有流动性监管措施的同时,关注与引导银行资产结构调整方式,对增强宏观审慎与货币政策的协调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邓洪 《南方金融》2005,(8):23-26
本文通过对有关数据的分析,发现近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长期面临的资产负债期限结构错配的问题正日趋严重。商业银行这种“短存长贷”现象,极易引发流动性风险。在具体分析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期限结构错配成因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债券业务创新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切实可行的选择。通过债券业务创新,有助于改变我国商业银行负债管理能力偏弱的状况,同时也可以提高资产的流动性,降低利率风险,增强了,资产管理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银行经营管理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三原则,构建商业银行证券化融资行为动机的Logistic模型,选取国内2005-2014年间42家商业银行成功发行的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不良贷款率和资产收益率指标对资产证券化选择有显著影响,具有较低不良贷款率和较高资产收益率的商业银行开展资产证券化融资的动机更强;短期内,资本充足率、存贷比可能影响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融资选择;长期来看,付息债务融资成本上升以及流动性管理压力逐步增大将成为驱动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融资的直接动因。总之,资产证券化将会成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过程中重要的融资手段、资本管理和流动性管理工具。  相似文献   

13.
罗煜  张祎  朱文宇 《金融研究》2015,484(10):19-37
本文从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视角出发,探究银行微观主体行为如何影响宏观审慎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我们借鉴净稳定资金比例的设计理念,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行为纳入传统理论模型,刻画出两种流动性管理行为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效率的潜在影响及传导路径。在此基础上,采用我国50家商业银行2012年第1季度—2018年第2季度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我们发现,银行为提升长期流动性水平而进行的优化信贷资产结构的行为,能够显著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但是,部分净稳定资金比例较低的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调整非信贷资产结构的行为则有可能降低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因此,在执行既有流动性监管措施的同时,关注与引导银行资产结构调整方式,对增强宏观审慎与货币政策的协调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4.
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动性风险是危及商业银行生存的致命风险之一,也是各国金融监管当局严密监控的重要指标.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结构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也极大地改变了商业银行的运行方式和风险表现,资本市场与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相关关系明显增强.如何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对流动性管理影响的分析和预测,尽快建立完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机制,是商业银行加强经营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一个十分紧迫和重大的课题.本文试就资本市场发展对商业银行资产和负债流动性的失衡影响及其相应对策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5.
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最主要的风险之一,流动性包括资产的流动性和负债的流动性。由于商业银行负债经营和追随盈利性的特点,以及其它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资产和负债的流动经常会出现缺口,在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流动性风险是一直存在的。流动性问题是当今世界金融领域中尚未解决的主要难题之一,流动性问题解决得不好,就有可能导致流动性支付危机,这一问题对金融机构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6.
一、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资产管理是商业银行的传统管理办法,其经营管理的重点主要放在资产方面。资产管理的任务是对已有的资金在现金、证券投资、贷款和其他资产之间进行适当的分配,形成合理的资产结构,以解决利润最大化与资产流动性的矛盾。商业银行的资产主要有现金资产、证券资产、贷款和其他资产(含固定资产等)。资产管理主要是指对前三种资产的管理。负债管理理论认为,银行没有必要完全依赖资产方面来保证流动性。例如,银行并非只有在存款不断增加时才考虑增加贷款;如果客户要求增加借款,而存款不变或减少时,银行除通过调整资产…  相似文献   

17.
浅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周全礼,关祥光,杨显山商业银行经营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利润目标与保持适度的清偿能力是有矛盾的,往往盈利较好的投资和放款,其安全性较差,而具有安全性和流动性的资产,其盈利也较差,商业银行要在安全性、流动性、盈...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经营环境、业务模式、资金来源的变化,部分商业银行出现资产流动性降低、资金来源稳定性下降、资产负债期限错配加大等问题,流动性风险管理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因此,商业银行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日益突出。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足够资金,以应对资产增长、偿付到期债务或其他支付义务的风险。流动性风险管理是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内生动力的一项新机制。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并不是限制承担流动性风险,而是控制不计成本和收益地承担流动性风险。  相似文献   

19.
马业松 《武汉金融》2000,(11):13-16
我国在引入国外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时 ,由于对国内外信用环境的差异性认识不足 ,对信贷资产流动性管理不够重视 ,出现了一些新的不良资产。本文通过对信贷资产流动性特征的分析 ,说明决定贷款变现能力不是期限的长短 ,而是到期能否收回本息。中央银行可以制定本金回收率的考核指标 ,商业银行要加强贷款流动性管理。  相似文献   

20.
林健 《时代金融》2014,(3):115+118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是商业银行的生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流动性对维护商业银行资产的安全,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收益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流动性管理因此也就成为银行经营管理的首要任务和核心目标。通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原因、存在的问题和提出相应的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建议和对策,以期对今后工作提供一些有利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