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对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促进人内在精神的和谐、促进入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是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是广大农民的主观需求。因此,湖南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必须以科学朱展观为指导,以农民为本,结合该省实际,推动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3.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适应和谐文化的时代特征,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和谐文化,是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的迫切需要,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认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包含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只有人的全面发展,才能确保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因此,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5.
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加快发展,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在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劳动者的素质主要取决于健康素质和文化教育素质,人只有在拥有健康体魄的情况下,才能从事经济、文化、教育等项活动。同时,维护公民的健康权益,又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如果国民身体赢弱,健康水平低下,社会就不可能充满活力,也谈不上人尽其能;[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建设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社会新的社会治理与发展目标。孔子思想包含着三个方面的和谐含义: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从中我们得到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四点启示:关注弱势群体;倡导良好的道德风尚,建立积极的社会主义文化;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加强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社会精神生活的价值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精神生活既有其一般价值,又有其特殊价值。其一般价值在于:积极健康丰富的精神生活既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其特殊价值在于:积极健康丰富的精神生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内容,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又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在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精神生活的价值,关注人们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8.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完整的价值评判体系,具有深刻的内涵.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重要标志,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在把握生产力发展的尺度的同时,把握好人的发展的尺度.要从经济发展、制度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科技进步以及人际关系建设等方面,积极创造人的全面发展的道路和条件.  相似文献   

9.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大学承担着建设和谐文化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当代大学生的"无家可归"造成了作为承载着社会文化因子的个体之于整体社会文明的归属感缺乏,使建设和谐文化的社会主体缺位。为此,大学建设和谐文化应全面加强大学生归属感教育,即以大学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充分突显大学生主体价值;以大学行为文化建设为主体,充分彰显大学生主体精神;以大学制度文化建设为保障,充分张扬大学生的主体个性;以大学环境文化建设为载体,实现大学生的"诗意栖居",培育具有和谐精神的社会主体。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新民主主义的超越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新民主主义是一脉相承的,二者都坚持发展人民民主政治,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倡导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实现了对新民主主义的超越和发展,这体现在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思想基础,是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重要保证。企业在进行产品竞争的同时也要致力于研究文化对企业发展的作用。用和谐的文化引领企业健康发展,树立兴衰有我、追求卓越、均衡发展的和谐意识,注重发挥员工的文化主体作用,使个人意志与团队精神和谐共进,营造和谐的文化环境促进企业与社会和谐发展,是和谐社会企业和谐发展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就是指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社会活力是社会和谐与进步的基础;安定有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始终坚持六条原则。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一切活动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会建设呼唤新的精神文明。造就具有公民素质的一代新人不仅是实现经济建设目标的必要条件,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立足点。公民素质是在民主生活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公民教育的使命,就是通过有价值引导的文化过程使人从内在本质上成为公民。从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科学发展观出发,公民教育应致力于主体精神、公共意识、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和谐共生的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并从内容、方法和主体的教育文化过程等方面的协同性出发,思考和探索公民教育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4.
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思想基础,是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重要保证.企业在进行产品竞争的同时也要致力于研究文化对企业发展的作用.用和谐的文化引领企业健康发展,树立兴衰有我、追求卓越、均衡发展的和谐意识,注重发挥员工的文化主体作用,使个人意志与团队精神和谐共进,营造和谐的文化环境促进企业与社会和谐发展,是和谐社会企业和谐发展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最根本的观点,其主要内容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公务员作为社会的特殊而敏感的群体,其队伍的建设状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紧密相关,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和谐社会"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以有三个基本和谐问题需要解决好:一是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二是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三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而人际道德、社会道德、环境道德可以为这三个层面的和谐关系提供强有力的道德支持和精神保障,从而有助于解决好人际和谐、社会和谐、生态和谐问题。  相似文献   

17.
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是人与社会的融合。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而和谐社会也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完善的环境和条件。在新的历史时期,人与和谐社会发展的新内涵具体表现在:人与人之间要建立起新型的社会关系,要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和谐构架,尤其要把人与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发展紧密地相融在一起。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高校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在推进社会和谐发展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当前,从社会环境和从校园内部因素来看,高校和谐校园建设面临诸多的问题,对高校的和谐稳定局面形成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社会和谐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着绵绵不绝的推动力。"南通现象"以精神文明建设为起点,超越于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和谐社会的理念在南通大地上的生动展现,凝练了南通城市精神,营造了和谐的人居环境,激发了社会创造力,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提供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20.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关系到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成都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站在加强全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大局思考问题,依法严格管理城市,维护城市环境和秩序,推进城乡一体化,履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促进人与人、人与城市、城与乡的和谐发展,当好构建“和谐成都”的楷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