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优良的儒家传统文化是两千年来中国人共同创造的,它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连绵不断的辉煌历史,即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它依然散发着无穷的魅力。其中“以民为本”“举贤任能”“慎独与礼治”“和而不同”四种思想是优良儒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的党风廉政建设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因此借鉴作为传统文化精华的优良儒家传统文化对党风廉政建设将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十分重视文化与文化建设,对此进行了积极与极富成效的探索,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文化的重要论断用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然而,任何科学理论的发展,都是特定时代的历史产物,江泽民文化思想也不例外。世纪之交的中国,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江泽民文化思想就是为解决这些问题而产生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它是实践的产物,是时代的反映。从理论与现实的角度对江泽民文化思想形成的背景进行研究,对进一步深入研究江泽民文化思想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儒家文化和先进文化是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两个发展阶段。从法律角度看,儒家法文化主要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发挥着主流法文化的作用,先进的法文化在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发挥着主流法文化的作用。两者既然是中华法文化的发展主流,肯定有着深厚的渊源,同时又囚时代不同而在许多方面大相径庭。在立法思想层面,既比较了他们不同的地方,也比较了他们相通的地方,同与不同皆有其内在缘由,分析儒家法文化有助于建设先进的法文化,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4.
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要发展农村经济,要让广大农民致富,还要不断丰富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不仅要重富裕,也要重文化。要“两条腿走路”,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健康、和谐发展。同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新农民去建设新农村,农民的文化素质的提升和知识水平的提高要求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相似文献   

5.
文化是“软实力”的重要内容组成部分,也是“软实力”的重要维系力量。以提升中国“软实力”为目标,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向心力;推进社会主义乖谐文化建设,增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凝聚力;继承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增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支撑力;大力推进文化创新与发展,增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竞争力。为了增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效,需要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结合起来,注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互动性和整体性。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置生态文明建设于战略地位,成为世界首个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执政纲领的国家与政党。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作为研究我国现代管理理论形成、发展、创新的新学科,其内容应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管理及其理论。将"生态管理"纳入中国现代管理及其理论的研究范围,是对于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补充与创新,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开拓和提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人从“经济人”到“文化人” ,管理理论从科学管理到以人为本的文化管理 ,这是企业管理理念的升华 ,是管理理论的重大发展 ,企业文化管理必然要求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必须面对“入世”和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 ,围绕品牌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 ,并不断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8.
尽管“中国梦”与个人梦、地方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辩证关系,但由部分组成的整体又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机械相加之和并不等于整体。对于“中国梦”不适当地个体化、地方化、片面经济化解读和生拉硬套,会消解掉其宏大、科学内涵。整体意义上的“中国梦”需要历史宏大叙事,它是对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逻辑的新概括,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加强意识形态建设、重塑理想信念的新表述,是凝聚社会共识、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合力的新平台,是新世纪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示的体现国家发展理念的新话语。中国梦话语的理论表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于历史与现实、经济社会发展与意识形态、多元与共识、国内与国际等几个维度的内在张力。全面、准确理解其内涵,对于广大党员干部群体乃至全社会层面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历史自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亚洲与东方论,也即亚洲与东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理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亚洲“根本革命”论、“亚细亚形态”论、“东方社会主义”论及人类时代进步论。马克思一生中有关亚洲与东方的沉思,体现适应时代、不断更新的逻辑特点。研究马克思的亚洲与东方理论,将为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建设中国式社会主义提供重大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富含优秀的社会主义廉政文化思想,主要包括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思想建设,以人为本的宗旨文化,艰苦奋斗的作风追求和严惩腐败的坚定决心。红色文化廉政建设经验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时代价值。在具体实现路径过程中,需要把握的原则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历史与时代的结合,文化与制度的结合等。  相似文献   

11.
“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把握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尺度。邓小平同志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历史融合,使社会主义获得了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回顾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历史过程,分析当前现状,笔者认为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四个重点误区,造成发展偏差和失效。对存在问题要给以系统性重视,加强理论研究和指导,要正确处理好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注重企业环境变化对企业文化发展的影响。做到发展中国的企业文化一定要立足于本国文化的背景,结合本国企业管理实践和现代化进程,同时也要借鉴国外关于企业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3.
2011“人文北京与文化创新”主题论坛围绕“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人文北京与文化创新能力建设”主题,从历史和现实两个层面,对北京城市人文的变迁、当下与未来北京社会的文化建设、文化及文化创新等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14.
面对新的形势,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新课题主要是:重新认识“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实施“知识管理”树立创新观念及其知识共享观念,以科技创新及其创新人才培养为主线,创建产,学,研结合的全新企业,开创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文化建设道路。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和谐文化内涵丰富、底蕴深厚,是一笔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中,我们要重视传统文化的资源性作用,继承和弘扬传统和谐思想的合理内容与精华。作者认为,著名哲学家张岱年和方克立先生所倡导的“综合创新”文化观对于继承与弘扬中国传统和谐文化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即一方面要系统总结和认真阐发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充分发掘传统和谐文化所蕴含的现代价值,同时汲取西方“和谐”思想的有益成分;另一方面要勇于创新,赋予传统“和谐”思想以崭新的时代内容,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有机融合。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的基础上实现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对接,创造代表先进文化方向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16.
和谐企业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最基本构成要素之一,以科学发展观确立企业的价值取向,从凝聚企业的核心价值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培育学习创新的企业精神、倡导诚信竞争的经营策略四个方面建设和谐企业文化,用先进的文化理念引导企业正确快速发展,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发挥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古典管理理论忽视人的因素 ,以霍桑试验为经验基础的“人际关系理论”发现了人的因素的重要性。但管理本身并不能真正解决“人际关系”的问题 ,“人际关系”只有建立在多元化、分散化和社会化的产权制度基础上 ,才能形成一种新型的“集体合作主义”的企业文化 ,它是企业高效发展的不竭的动力源泉和保障。这种制度文化是社会主义企业的优势和改革应取的方向。温氏集团的成功经验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8.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财富,其中儒家管理哲学中的“以和为贵”、“以人为本”、“以义为重”等思想,对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积极影响.因此,作为现代企业的管理者,应该积极地探索儒家管理哲学理念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契合点,更进一步推动现代企业管理上的人文化发展,更好地调动企业内部人才的积极性,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实践带来了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大众文化是指现代化时期所产生的大众群体的文化伴生物。要正视大众文化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并进行规范、引导、提升、优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促进城市文化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党的十六大为标志,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入全新阶段。胡锦涛站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角度,以战略家的眼光高瞻远瞩,提出"和谐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强国"等重要的文化发展理念,这些理念对于文化走出去战略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也标志着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认识提升到了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