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突然间,全国企业的人事部都换成了人力资源部的牌子。一下子,全国的人力资源工作者们开始了绩效考核工作,然后蜕变成了“绩效管理”,动辄KPI(关键绩效指标)、BSC(平衡计分卡)不说,实际执行过程却是被考核者“云里雾里、稀里糊涂”,考核者“稀里糊涂、云里雾里”,整个一团糨糊。如此——  相似文献   

2.
《中国新时代》2006,(1):127-127
到2005年12月19日,中国股市整整走过了15年。15年间,股市最受人关注的,就是有关财富的话题。恰恰有一批这样的人,通过股市让自己的身价一夜暴增。比如用友软件的王文京,2001年5月18日,用友上市首日,就让他的身价达到了50亿,天文数字般的财富,让“亿万富豪”的称号名至实归,也让人开了“暴富神话”的眼界。最近几年,尽管“长熊漫漫”,但中国股市“造富机”的功能丝毫不受影响。粗略估算,中国股市已制造了上百位的亿万富豪。中国富豪榜的制造者胡润验证了这一判断,每年的富豪榜中,都有很多在股市运做非常成功的“大鳄”。不能忽视的是,股市有…  相似文献   

3.
持续阴跌的股市在新年第二周的首日终于迎来了久违的指数大涨,9日收盘时,沪综指涨2.89%,深成指涨幅为3.61%。这一切似乎都与上周末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有关,在市场看来,令其振奋的是总理在这五年一次的大会上说出的“提振股市信心”。  相似文献   

4.
CPA之路     
徐宝忠 《财会通讯》2005,(12):17-21
有这样一个笑话:一个CPA和一个歌星聊天,歌星说:“我的知名度很大,我一唱歌,全体育场都很激动。”CPA说:“我的知名度也很大,我一签字,整个股市都很震动。”歌星说:“全国各地都有喜欢我的歌迷。”CPA说:“全国各地都有痛恨我的股民。”我们只当这是一个笑话。但是从另一个角度  相似文献   

5.
股票和股市伴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一路走来,已历经了数百年的历史。股票,可以让人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一日之内沦为落破乞丐。因此,股市上的色彩变幻,牵动着众多股民的神经。作为宏观经济的“晴雨表”,股市行情也为各界广泛关注。尽管在空前的大“牛市”来临的时候,许多人不约而同积极地纵身股市,但股票和股市对普通股票来说,还多多少少遮掩着神秘的面纱。本期“经济史话”栏目开始刊登的系列文章,试图通过回顾股票和股市历史,介绍历史上难忘的股票事件,重申股市箴言——没有永恒的“熊市”,也没有永恒的“牛市”,“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相似文献   

6.
叶静 《企业家信息》2012,(4):103-105
一家打印店垄断了全国90%的上市申报材料印刷市场。对于风云变幻的中国股市来说。这家名为“荣大”的公司简直是个灯火通明的桥头堡。  相似文献   

7.
声音     
想说就说 进入还是退出? “如果连擦鞋匠都开始涉足股市,那就到了退出股市的时候了。” 进入?还是退出?对于近亿中国股民来说.并不是一个问题。因为连和尚.学生都冲进来,股市变成了“庙会”。有人创作“股歌”.有人提议设立“股市节”。  相似文献   

8.
杨燕 《东南置业》2008,(1):23-23
回顾2007年楼市,最大的特点就是土地、股市、资本共振。上市房企以股市融资增发的资金,全国疯狂圈地,天津、南京、上海、杭州、福州、广州、东莞、长沙、重庆、武汉……各地地价不断刷新,“地王”频出。天价土地的另一面,行业逐步向“寡头”集中。  相似文献   

9.
《中国总会计师》2011,(1):24-25
1990年的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一声锣响,开启了中国资本市场的新篇章。 他们,或是中国资本市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或是中国证券市场的“大国医”,或是资本市场的“操盘手“,或仅是股市中一个小股民,他仃见证了中国股市二十年的发展,共同演绎着中国股市的传奇……  相似文献   

10.
乡村电影     
惠远飞 《乡镇论坛》2009,(23):43-43
朋友打电话说最近买了一批老电影,问我要不要看?话题一下子就谈到了过去的岁月…… 童年时代,电影没有现在这么繁荣(现在也不一定称得上是“繁荣”),更不用说作为一种产业出现了。那时候,全国人民刚刚结束了“八亿人民八个戏”(样板戏)枯燥的文化生活时代,乡下人一年能够看上三五部电影已经是十分满足了。  相似文献   

11.
自2000年上半年4月美国纳斯达克股市开始走低以来,网络经济迎来了它涎生以来一次最为严峻的考验,互联网产业2000年在中国的发展也遭受了严惩的挫折,虽说年初^〃的炎热着实让人心动,但是年终^〃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凄凉更让人揪心。企业从以前的争先巩后地触“网”变成现在谈“网”色变,中国互联网产业一下子便从年初的酷署走入了年低的严冬,有关网络经济洗漱的言论更是不绝于耳,地此情形,许多人均有些茫然。  相似文献   

12.
笔者关注中国股市变化,是因为都说一国股市是国民经济的睛雨表。俗话说:“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关心中国经济,自然就要观察中国股市的“脸色”。笔者因从未亲自在交易所买卖过股票,所以对炒作股票是外行。常言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至于“热闹”与“门  相似文献   

13.
股市民谣:“戴花要戴大红花,炒股要听党的话”。中国股市的“政策底”、“政策顶”之说应验如斯。我们从中可以悟出或揭示出一条重要的生财之道(规律):  相似文献   

14.
多年以来我国股市一直处于一种怪圈,即一旦有新股发行,市场就下跌。一暂停新股发行,股指便止跌反弹。市场甚至到了“谈扩变色”的地步。融资扩容就真的如此可怕?与我国股市真的水火不相容吗?我们知道股市有两种功能:一是融资功能,二是投资功能。失去了融资功能,股市就失去了存在的意  相似文献   

15.
股市魔咒     
中国股市“魔症”了! 自去年中国股市脱离“苦海”后,中国股民又体验了一把“火箭升空”的感觉。股市火箭从1300点起航,连续“穿越”2245点历史极限、3000点心理标线,摸高4000点似乎已无悬念。从大熊市中“生还”的券商们甚至已经开始为5000点、8000点造势。与券商们的“蛊惑”遥相呼应,有专家大胆预言,到今年底,中国股市市值将突破20万亿元,有望成为世界第三大股票市场。  相似文献   

16.
农业承包制,当初称“大包干”,也就是指“包产到户”、“包田到户”。1979年,在一些地方的农村中是农民们自发试行的,成果异常显著,于是各地农民群起仿效,一下子就在全国铺开。几年之后,农贸市场上什么农产品都有了。又过了几年,粮票、油票终于取消了。  相似文献   

17.
农业承包制,当初称“大包干”,也就是指“包产到户”、“包田到户”。1979年,在一些地方的农村中是农民们自发试行的,成果异常显著,于是各地农民群起仿效,一下子就在全国铺开。几年之后,农贸市场上什么农产品都有了。又过了几年,粮票、油票终于取消了。  相似文献   

18.
匡正 《企业导报》2001,(2):18-21
20世纪末,深圳股市的“中科创业”连续九个跌停板,不仅引发了中国股市的一场大地震,而且创下了新中国股市设立涨停板以来的记录。为什么几个月前还是风光无限、令市场投资者追捧的股票转眼间就成为了人见人怕的烫手山芋?这其中究竟有什么秘密?“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广大中小投资者总是成为证券市场“黑手”的牺牲品。中国的股市究竟应当从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中科系”现象透视》给您一个比较满意的答案。  相似文献   

19.
《房地产导刊》2007,(12):24-27
上海股市A股突破4000点大关后,有人宣称:楼市呈现“失宠”趋势,大量资金出现转移,股市在经历了多年低迷之后重新抬起头来。有专家声称:现阶段的股市与楼市是“一场没有硝烟的资金拉锯战”。中国的股市已进入颠狂状态。全民炒股,使两市指数节节上升,而四大银行的银行存款却下跌了1600多亿元。有机构公布数据,目前中国股市的市值已逾17万亿元,已经超过居民储蓄存款的总和。所以现在有人说:股票已成为居民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炒股好,还是买楼好,这已成为公众两难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长足发展 ,股市的“财富效应”也日益显著。本文从分析股市“财富效应”及“财富负效应”影响货币政策的机制入手 ,进而探讨了其对我国现行货币政策的冲击 ,并相应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