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军 《当代经济》2010,(4):42-43
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企业间竞争愈加激烈的形势下,我国的企业要建立国际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其自主创新能力尤显迫切和重要,企业如何加快自主创新能力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基于此,本文从政策、法律体系的完善,创新投入体系,创新人才环境和自主创新模式等方面探讨了提升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未来产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而自主创新体系构建是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整体较弱,创新投入不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尚未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转型升级面临重重困难.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构建和发展中要打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体系,加大自主创新投入强度,充分发挥企业自主创新主体的作用,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施开放式创新战略,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创新体系,强化创新管理,形成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3.
自主创新型企业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对于实现国家创新目标是至关重要的.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其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发挥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证.现阶段,这一能力的发挥不仅要求企业自身提高科研能力,更需要有效的金融支持体系为支撑.本文从金融支持体系的国内研究现状入手,重点介绍国外企业金融支持体系的实践状况,提出应当从完善相关制度和优化金融生态体系两个角度构建有利于我国自主创新型企业的金融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4.
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玉锁  罗永泰 《经济问题》2007,332(4):63-65
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家创新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每个高新技术企业的管理者都应注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结合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自主创新的需求,探讨培育和提升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模式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多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缺乏。要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确立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增强自觉依靠自主创新实现企业发展意识,要以人为本,强化管理,加大技术投入,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快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有效提升,创新支撑引领作用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7.
林禾青 《发展研究》2012,(4):98-101
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建立适合本国经济发展的自主创新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调整和完善,形成从教育和研发投入、企业技术创新、创新风险投资到提高企业出口能力等一整套较为完整的自主创新体系。通过对其他先进国家自主创新政策的比较研究,为我国自主创新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寻找可鉴之处,对支持和促进我国自主创新活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创新资源、创新主体、创新活动关键环节及各创新要素之间的联系等方面,系统分析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体系的组成,构建了我国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体系模型,系统阐述了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体系框架的结构与要素之间的作用形式。对于丰富和完善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体系、提高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战略决策,进一步完善工业产品创新体系建设,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工业产品创新,推动产品结构优化及工业转型升级,日前我省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工业产品创新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0.
上海电气、中机美诺、乐普医疗、百泰生物和以岭集团五家企业推进自主创新加快技术进步的实践说明,我国企业自主创新、技术进步的制度环境还有待完善,企业面临资金短缺、融资能力差及人才紧缺等问题。所以,必须积极培育自主创新产品的市场需求、建立健全推进自主创新加快技术进步的投融资体系、加大对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的扶持力度、构建自主创新的人才支撑队伍、完善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1.
霍晶  李健 《生产力研究》2007,(20):81-83
加强国家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是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文章分析了我国企业作为自主创新主体,在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应用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经验,提出我国政府必须根据其职能和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建立起鼓励、保护和引导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促进企业真正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  相似文献   

12.
基于全面协同的企业自主创新体系是指企业为了实现其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取得产品和技术的自主创新而在其内部建立的创新组织、制度安排,以及与外部各创新协作主体和创新服务机构通过分工、合作形成的创新网络体系。企业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是实现自主创新的前提基础和条件。文章结合创新相关理论提出我国企业自主创新体系构建应内外协同,即在企业内部建立全面创新管理体系,而在外部应建立有效的创新协作网络,内部创新体系和外部创新网络相互促进、互为补充,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3.
赵杨 《当代经济》2007,(17):106-107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培育和扶植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新型组织,是区域创新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助推器.本文从武汉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现状出发,通过比较分析,找出其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力图从根本上进一步完善武汉的科技创新体系,进而提高地区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创新思想最初诞生在西方经济学领域,到今日已经发展成为比较系统全面的研究体系和复杂多样的研究分支.构建全面的、成熟的企业创新体系是国家经济增长的依托力量,如今大多学者是从技术方面或制度方面进行创新体系的构建的研究,同时一些企业致力于构建先进的创新体系,以期实现真正的自主创新.本文认为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企业创新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故从核心能力的角度对企业创新体系的构建进行解析,指出正是企业的核心能力为企业提供持续竞争优势从而构成了企业的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5.
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面临问题及路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梅珍 《现代财经》2007,27(2):40-43
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经济长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自主创新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已被逐渐认同。结合我国企业当前自主创新能力现状,还存在许多缺失和制约因素。建立我国的自主创新体系,需要构造我国企业相应的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配套政策、资本市场等一系列相关配套体系,推动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16.
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各国关注的焦点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战略。在世界各国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优惠政策体系中,税收政策居于重要位置。近年来,我国陆续从多角度、多层面运用了税收优惠政策手段支持、鼓励企业开展创新活动,这些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企业自主创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我国税收政策在激励企业自主创新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进一步完善我国税收政策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事实表明,创新源泉来自于企业,市场竞争程度越高,企业创新能力越强.因此,一个国家市场化水平的高低,最终决定了其创新能力的大小.所以对我国自主创新环境进行分析评估是势在必行的.文章首先对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现状和动力进行分析,然后探讨了企业自主创新的条件,最后构建了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分析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8.
加快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是我国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选择。这一目标的实现不能仅靠科技企业的努力,还需要集合社会各界的力量以及各种科技创新扶持手段的共同作用。本文将科技保险与其它科技创新支持手段从经营主体、资金来源及对股权的影响、支持渠道和支持时段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明确科技保险在科技创新支持体系中的独特作用,即科技保险能有效化解、转移企业自主创新活动中面临的科技风险,对促进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而通过对我国科技保险试点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以及产生根源进行深入剖析,最终提出解决科技保险存在的问题,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对策建议,以期对我国科技保险理论与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企业自主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年来其发展受到融资问题的严重制约。在分析政府、企业及金融体系投入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间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企业自主创新的多元资金支持模型,探讨了不同投入主体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机理,并依据企业层面调研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增加政府投入、企业投入和金融体系支持,对提升企业创新水平、创新产品收益和企业创新技术收益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企业投入的影响程度较之政府和金融体系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合作创新与中国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合作创新能够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是实现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有效途径.现阶段我国企业合作创新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主要包括我国目前的市场结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完善和信誉机制不健全,针对这些因素本文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