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大学产业圈对所在城市的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三螺旋模型为理论基础,就环大学产业圈的建设问题进行了3个方面的研究。首先分析了影响环大学产业圈发展的3要素及作用,然后指出影响环大学产业圈发展的两个误区,最后提出了基于三螺旋模型的环大学产业圈建设路径。上述3个方面将为我国环大学产业圈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2.
环大学产业圈对所在城市的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三螺旋模型为理论基础,就环大学产业圈的建设问题进行了3个方面的研究.首先分析了影响环大学产业圈发展的3要素及作用,然后指出影响环大学产业圈发展的两个误区,最后提出了基于三螺旋模型的环大学产业圈建设路径.上述3个方面将为我国环大学产业圈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3.
一、环首都绿色经济圈概况(一)环首都绿色经济圈的范围。2010年10月20日,河北省政府《关于加快河北省环首都经济圈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10月22日在廊坊召开加快推进环首都经济圈建设工作会议,标志着环首都经济圈概念正式提出并启动。2011年年初调整为"环首都绿色经济圈"。简称"十四县、一圈、四区、六  相似文献   

4.
基于三螺旋理论的政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机制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以三螺旋理论为支撑,分析"大学-产业-政府"之间的互动关系,提出政产学研合作模式应重点发展"组建研发实体"等高级模式,适应产业技术重大创新的需求,建立产业技术层面的战略合作,且必须积极争取政府的参与、协同和投入。最后,提出了政产学研合作中的各种机制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崔玲 《经济》2011,(8):94-97
6月24日,2011年首届环北京都市圈城市发展峰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务院有关部门、北京市及河北省的嘉宾、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对"环首都经济圈"建设进行了讨论。2010年10月,《关于加快河北省环首都经济圈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发布,提出在紧邻北京、交通便利、基础较好、潜力较大的县(市、区)打造环首都经济圈,即"13县1圈4区6基地"。自此,"环首都经济圈"的概念便迅速成为京津冀区域内各级政  相似文献   

6.
李茂 《技术经济》2016,(7):80-89
利用复杂网络理论和OECD的统计数据,构建了中国产业关联网络模型。使用复杂网络软件分析和比较了1996—2011年中国产业网络关联网络的拓扑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研究表明:1996—2011年期间,前向关联效应最强的行业从生活性服务业逐步转向生产性服务业,后向关联效应最强的行业主要是计算机及相关活动产业;中国产业关联网络的度分布与泊松分布存在较大差异,该网络总体上应属于异质性网络;中国产业关联网络具有"小世界"特性,网络的最大直径不超过5,且平均距离在不断缩小;中国产业关联网络的环向关联程度逐渐提高,产业间技术联系结构逐步从"直线型"发展为"环线型"。最后对后续研究方向和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该文剖析了我国新能源产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运用产业经济学和博弈理论对新能源产业的市场结构、产业结构和政府规制作了分析。针对新能源"危机"的化解提出建议:完善金融市场,运用金融工具规避价格波动风险;提升企业在价值链中的位势;合理设置垄断和竞争模式,消除企业身份歧视;逐步实现大部制,统一能源管理权限;加大对电网改造、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等公共供给。  相似文献   

8.
在市场机制自发调节下发挥政府规制的影响力,整合京津冀地区物流配送资源,构建基于"一核"消费市场为导向、"双层+多中心"物流配送节点建设为重点、京津冀地区交通网络为依托的环首都流通圈鲜活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系统。运用CLRIP集成优化方法对环首都流通圈物流供应链的配送中心选址、配送路径、库存控制进行协调优化,建立供应链物流节点空间布局优化模型。参考赢商大数据,以北京市六环内27个商圈为客户点,以北京市六环附近已建配送中心及拟建配送中心为备选配送中心点,验证优化模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为环首都流通圈物流供应链的配送中心提供最优空间位置布局、配送路径和库存水平点,在成本可控下实现最优选址—路径—库存,形成多个"组团式"的供应链物流节点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9.
胡蓉 《江南论坛》2022,(12):44-47
2021年5月,长三角“两区六市”签订了《共建环太湖科技创新圈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苏州是环太湖科创圈的核心节点城市,具有山水资源优越、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坚实、创新平台汇聚,历史积淀浓厚、文化特色显著等优势。协同推进环太湖科创圈建设,苏州要克服短板劣势,瞄准环太湖科创圈“四圈一标杆”的战略目标,通过跨区域协同形成科创圈建设合力、构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高地、培育面向未来的产业链供应链、促进创新要素向环太湖自然人文空间集聚、推动科创圈生产生活生态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0.
产业集群是一种介于企业和市场间的经济组织形态,近年来产业集群对中国区域发展和产业升级的作用愈加明显,知识产权政策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借鉴巴泽尔的国家理论和产权思想,以武汉东湖高新区为例,对知识产权政策进行制度经济学分析。研究发现,产业集群公共领域的存在和产权约束的需要是知识产权政策发挥作用的理论基础;政府对产业集群内知识资源的产权进行界定可以优化资源配置,避免公共领域内的资源浪费;政府通过"契约"和"非契约"两种机制实施知识产权混合治理,减少知识产权运用的非法及不道德行为并降低交易费用;产业集群内企业、大学及科研机构、中介组织与政府共同构成了一个知识产权系统,系统的交易成本与产业集群的规模正相关;知识产权系统存在一个均衡点,通过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政策,理论上政府能够将系统均衡点向着有利于知识产权和产业集群发展的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11.
孵化器的孵化——三螺旋理论的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三螺旋理论视角分析了孵化器的孵化机制,认为孵化器是大学、产业和政府三螺旋系统演化的高级组织形式,并分析了三螺旋系统下孵化器与大学、产业和政府三方良性互动的动力机制。最后,结合中国孵化器的发展阶段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传媒产业一直在政府规制和市场竞争的"双轨制"下运行,政府监管的"越位"和市场竞争的不充分造成我国传媒产业集中度差、媒介整合能力低、区域分割以及市场竞争力不强的格局.传媒产业的社会媒介特征决定了其发展路径必定是在政府高效监管和有效市场竞争下逐步发展完善,双边网络型市场结构是我国传媒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一市场结构下,政府应加强对传媒产业的有效监管和合理引导,通过制度创新提供促进传媒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产业内部应形成有效竞争从而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电信服务业逐步开放,其发展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大大增加。本文以电信服务业产业安全作为研究对象,在提出电信服务业产业安全概念及研究意义后,基于波特"钻石体系"分别从生产要素状况、国内市场需求、市场竞争结构和政府监管机制4个方面对电信服务业产业安全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保障电信服务业产业安全的微观和宏观对策。  相似文献   

14.
美国、北欧国家和澳大利亚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做法表明:资源丰富的国家或地区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地增长,关键在于政府的政策和制度是否鼓励投资、资源开采以及以发挥"资源潜力"最大化为目的;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调动市场不同利益主体的能动性,政府应尽量避免直接干预经济;资源型城市应在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的同时,启动以创新为驱动力的"学习型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资源型城市要以资源型产业为基础不断延伸产业链,扩展生产空间和领域,使资源型产业逐步升级为高端产业;资源型城市应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上海的创意产业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迅速发展起来,并且呈现出不断向创意产业集聚区集聚的发展趋势。在良好的经济环境、雄厚的文化基础、丰富的创意人才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等因素的推动作用下,上海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已经达到75家,并且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依托传统文化集聚的苏州河沿岸带和依托大学集聚的大学圈。  相似文献   

16.
国外对环大城市环状空间功能地带的研究已落实到"生态项链"、"新城市圈"与"产业走廊"的规划。国内主要研究城市圈层结构方面,都还没有涉及到以提高城市(社会)生活质量的商娱场所"引力(区)圈"的研究。文章借鉴国外"兴趣引力区"与"存在主义"场所等概念,首次揭示中国大城市(西安)的"项链状"现代商娱场所引力圈的结构,并探讨其商娱场所(微)区位因素与布局区位模式。  相似文献   

17.
研究型大学创新能力转移的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型大学如何有效服务国家自主创新战略,是政府、专家、学者近期关注的热点问题.运用"创新能力桶"分析了研究型大学、企业及政府的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运用"创新能力转移桶"研究了研究型大学创新能力的转移过程.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三螺旋作为一种创新的战略模式,主要用于研究政府、大学和产业三者之间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讲求的是一种三位一体的和谐发展模式。中国现行体制下从政府、产业、大学三方面看,产业结构和学校发展模式的差异等是造成我国"用工荒"和"就业难"矛盾的主要原因,三部门之间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创造力,更多发挥自身的特性,以促进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9.
大学-产业的关系与联系,是世界共同关注的话题。其中关系是静态维度的描述;联系更倾向于二者间的互动过程。正确处理大学-产业之间的关系,是二者能产生更多数量、更高质量联系的基础。当前,大学与产业逐步成为区域创新系统乃至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中坚力量,从关系产生与发展的视角,总结了我国大学和企业的合作内容与形式,探讨了我国大学-产业合作关系的演进历程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从"军民融合"战略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入手,通过归纳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创新体系的基本情况,剖析了创新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构建了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以企业为科技创新主体、中介和金融机构为沟通桥梁和资金保证、大学和科研机构为研究支撑的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创新体系,同时提出在产业经济学视角下,创新体系的构建要考虑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以及产业布局等基本要素,以走出一条军民融合高技术及产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