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文献研究以及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现状,本文分析了从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演进到自主创新路径的重要性与必然性,并从获取国家或企业外部知识的途径、企业所处国家的资源、企业自身的努力、政策环境等方面构建了基于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自主创新机制理论框架,提出了若干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高新技术的扩散建立在高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基础之上,它包括高新技术的转移和高新技术的溢出两个方面.在经济社会中,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其趋利性引发的跨地域技术扩散巳成为地方产业以及产业集群形成发展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3.
高新技术产业对一国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高新技术产业自身的特点及其所面临的环境的复杂性,必须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产业安全问题。维护产业安全就必须坚持系统观,从产业集群的角度去构建高新技术产业安全的屏障。  相似文献   

4.
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同时对引进技术进行有效的消化吸收是落后国家提高技术能力,加速技术追赶,最终实现自主创新的有效途径。然而,企业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是一项昂贵的学习性活动,不会自动发生,企业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重视程度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理论研究表明,企业消化吸收与技术引进支出的比值是与该行业世界技术进步的速度负相关,与企业的人力资本存量及该行业的市场竞争程度正相关,1999—2007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经验数据也支持这一结论。因此解决中国企业目前"重技术引进,轻消化吸收"问题不能靠简单的政策刺激,应从加大高等教育投资,快速积累适合企业技术要求的人力资本,以及深化市场改革,推动企业间积极有效竞争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韩超群 《经济师》2007,(2):201-201,204
文章通过对产业集群与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研究,说明高新技术企业产业集群演进的模式以及政府干预在集群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并就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产业集群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产业集群与粤港高新技术产业合作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军  盛军锋 《经济前沿》2002,(12):28-32
广东和香港地域相连、文化相通,两地历来保持着难以阻隔的正式和非正式经济合作与交流,改革开放以来,以生产要素的资源互补、技术发展阶段差异、国际产业阶梯位置差异为基础,以香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相应的资本北移珠江三角洲为契机,粤港产业合作走过了以“工业合作”为主体的辉煌经历,形成了成熟的“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但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原有的“前店后厂”合作模式面临种种冲击,尤其是香港产业结构轻型化、科技含量低,产业国际竞争力趋弱,粤港旧的合作模式的基础逐渐削弱,因此,粤港急需在产业合作层  相似文献   

7.
构建了一套产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评价方法,从技术发展基础能力、技术引进能力、消化吸收能力、再创新能力和环境支持能力5个方面,对各区域产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并藉此提出了提高区域产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基于产业集群内生效应的企业自主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群作为提高区域或城市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在国内外的实践中得到很好的验证.本文在分析产业集群的内生效应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通过优化我国现有产业集群,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马红霞 《当代经济》2010,(17):82-84
高新技术是一系列新技术、新领域的总称,基于省情,河南省必须加强技术创新、促进成果转化、承接产业转移,为此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意义重大。本文在分析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指出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化发展是必然选择,并基于集群视角,从宏观、中观、微观等层面探讨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王文亮  刘岩 《技术经济》2010,29(8):24-28
本文阐述了河南金龙精密铜管集团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发展历程,对其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过程中的基本做法进行了分析。最后,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是企业实现自主创新的重要保证;对以设备为载体的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是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后的持续创新是企业实现从引进向创新跨越的关键;战略创新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产业组织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为理论基础,应用产业组织理论的SCP框架,即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3个方面系统地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为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发挥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优势,实现区域经济由依靠低成本集群向培育创新型集群的转变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2.
产业集群创新作为自主创新的一种全新模式,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然而,由于各产业集群的产业类型多样,集群的结构不同等因素,使推进产业集群创新的模式也不尽相同。通过分析我国产业集群的现状,提出了产业集群创新存在的优势及劣势,并基于波特对于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将我国现有产业集群分为典型的3种结构,分别提出了它们自主创新的推进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论证了产业集群不同阶段所适应的推进模式。最后,针对如何推进我国产业集群的自主创新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宋羽 《当代经济》2009,(21):110-111
温家宝总理指出,湖北省要利用好科教实力在内的五大优势,做大做强湖北经济.近年来,湖北省在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新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主体地位日益增强.但是也存在产业规模小、骨干龙头企业竞争力不强、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皮不高等不足.本文认为,湖北省要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规模化进程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关于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GVC)下产业集群自主创新的研究现状,主要表现在产业集群自主创新动力、优势、因素和实现自主创新路径等方面。趋势主要有创新主体由个体到区域的转移。创新产业由高新技术产业到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递进及研究方法的综合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5.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有效的产业组织形式,成为区域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创新是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正处在不断成长和完善的时期,尚存在重聚集、轻联合、集群企业间信任关系不稳定、创新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本文从协同论的角度研究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的协同机理和协同创新的竞争优势,对于探究产业集群内在发展规律,建立有效的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机制,提高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推进产业集群可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6.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动因及模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在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含义进行科学界定基础上 ,对产业集群形成的动因进行研究 ,并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创新型城市协同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种以创新为特征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对提升城市竞争力产生了重要影响。目前许多城市已将创新型城市建设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结合在一起,但基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创新型城市建设不再仅仅是资金、劳动力等要素在地域上简单的集中,它更需要诸多方面的协同发展。探讨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创新型城市协同发展的原理和机制,认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创新型城市建设协同发展是创新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马霞  马燕平 《经济师》2014,(11):97-98
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世界各国不断调整发展战略,以高技术、高投入和高效应为特征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新的角逐领域。文章通过对世界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分析,归纳出其成功的共同点,并针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出几点启示,以期为我国充分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契机,大力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快知识经济的发展步伐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9.
《经济师》2016,(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众多企业通过技术引进获得先进技术,取得一定的成功,这是技术进步的捷径。但是长期的技术引进会产生技术依赖,带来企业的结构惰性和企业文化惰性,产生企业发展的路径依赖和企业组织惯性效应。自主创新是对技术依赖根本性的突破,是重大的战略转型。从技术引进转向自主创新动力转换是创新成功的关键,这种动力即意志力,决定于国家意志力,地方区域意志力和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意志力。  相似文献   

20.
分别用专业化指数和多样化指数衡量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集群内知识溢出(即Mar溢出)和集群间知识溢出(即Jac溢出)。以浙江省13个高新技术开发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聚集的驱动因素,计算了其知识溢出半径并总结了其知识溢出辐射范围。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Mar知识溢出和Jac知识溢出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浙江省沿海城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集聚主要受多样化知识溢出驱动,浙江省内陆城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集聚主要受专业化知识溢出驱动;Jac知识溢出既能促进集群的经济增长,又能增强其技术创新能力,而Mar知识溢出主要能提高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但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效果甚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