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发展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农业合作社是农民为了在生产上谋求共同发展,依据自愿、平等、互助、互利的原则联合起来,共同出资,统一核算,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农村民主自治经济联合体,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一种有效组织载体,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武文斌 《发展》2004,(2):4-5
近年来,定西市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涌现出了一批以农民专业协会为主要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它们在联结生产与市场、保障农民利益、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程度方面发挥了非常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业竞争力,必须以农业微观主体的发育和成长为基础。我国农业微观组织制度的创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但原有制度的效力开始出现边际递减。在政策推动、市场拉动和农民组织创新共同作用下,农业私营企业迅速生成和发展,越来越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重要的主体之一。农业私营企业成长是农业产业化的深化,它是自下而上的、内生的组织  相似文献   

4.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具有共同需要和利益的农业生产者,自愿联合、资源整合、民主管理,谋求集体和个人实力增强而组建的互助性经济组织。该经济组织着重于通过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组织化程度,通过合作、互助提高规模效益,完成单个农民办不了、办不好、办了不合算的事,从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因此,农民专业合作社又有别于以盈利为目的,  相似文献   

5.
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迫切需要,而强化农业生产经营组织间的组合与链接是提高组织化程度的有效途径,其中利益分配问题是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合作中最关键、矛盾最突出的核心问题,它对合作关系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文章将合作博弈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应用到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合作收益分配的分析中,试图找出利益分配的理论依据和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近年来为适应农业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化,推进农产品流通,实现农业规模效益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合作经济组织;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我国农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客观形势迫切要求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积极发展社区综合服务社、专业合作社和行业(专业)协会等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大力发展农民自己组织的“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架起农民与龙头企业之间的桥梁,就能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的后续效益。  相似文献   

8.
农民组织化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合作组织可缓解小商品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是户营经济走向市场的桥梁。但与发达国家的农业相比,我国农业在组织化方面至少存在两大缺陷:农户经营规模过于微小;农户经营行为过于分散。这严重地阻碍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应对激烈的竞争,必须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目的,不是通常大家简单理解的保护农民的利益,而是使农产品供产销各环节都获得应有的利益,并使农产品利益实现最大化,这样才能形成良性互动。目前我国农民组织化方式形式多样,但大体可分为三大类。一、销售组织化。所谓“销售组织化”,就是农户根据市场…  相似文献   

9.
充分认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现实性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后,适应农村经营体制和经济发展要求的一项组织和制度创新,是农村从事同类产品生产、经营者自愿联合起来进行生产经营,维护和发展成员利益的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发展专业合作社,把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市场紧密地联系起来,推动农业产业化,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广大农民的强烈要求。实践表明,专业合作社是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力量,是解决农民分散经营与统一大市场的矛盾,增强农户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效载体,对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农业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发展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  相似文献   

11.
关于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刚刚通过的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日益成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并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作为农村流通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供销合作社充分利用自身组织和网络优势,积极引导农民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社,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供销合作社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尚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将自身发展融入其中,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是当前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分析了贵州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贵州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贵州省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的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13.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组织。从我国农业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国内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状况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有效动力,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一种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14.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的组织载体和有效中介。加快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连结起来,是实现农村经济组织战略调整的迫切需要,是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现实选择,也是供  相似文献   

15.
叶雪程 《浙江经济》2005,(12):50-51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兰溪市以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体制创新为动力,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核心.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为目标,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探索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16.
农业产业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整体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实行农工商一体化经营,规模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这一新型经济组织形式,既保持了家庭联产承包制的稳定,又开辟了一条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构建多元化带动的利益共同体,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利用生态资源优势 发展甘肃特色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明轩 《发展》2010,(1):38-38
发展特色农业,是解决甘肃“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甘肃省地处青藏、蒙新、黄土三大高原的交汇处,生态地位极其重要,发展特色农业有着特殊的情况和规律。发展壮大甘肃特色农业,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调实施生态立省,注重示范引导,提高农民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城乡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依靠各类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和中介组织带动,将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有机结合.实施一体化经营的农业经营方式。一体化经营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特点,它是一种经营模式,包括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作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供销社,有责任和义务组织分散的农民.形成共同体,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扩大农民经营的规模效应,降低交易成本,增加农民经营农产品的附加值.引导和帮助农民走上专业化、规模化、商品化、企业化经营道路,从而提高农业的经营效益.促使农业形成自我积累机制、增强农业的自身发展能力。这是时代赋予供销社的使命.也是提高供销社自身价值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文章针对甘肃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微观经营组织缺失,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的问题,论述了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重要性,提出了适应甘肃农村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的四种组织模式,在此基础上,从农民的合作意愿与态度出发,研究提出了提高甘肃农业和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