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云南自然、社会、经济及财政实力现状出发,云南推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应遵循"不同阶段、不同类别、逐步实施"的基本思路,初期阶段将经济落后的地区(不包含民族自治地区)纳入省直管县范畴,中远期逐步调整,全面推行省直管县。  相似文献   

2.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是近年来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热门话题。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是大势所趋,利大于弊。此项改革必将会对市县经济产生深远影响。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但近期产生的负面影响我们要积极地化解。此项改革要因地制宜,稳步慎重推进,不能搞"一刀切"。此项改革要积极试点,积极完善相关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3.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是当前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向前推进的第一步.本文对省直管县财政体制的成因、需要解决的问题、国内四种实践的模式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模式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市管县”体制暴露出加剧市县矛盾、增加行政成本、影响行政效能、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等问题。与“市管县”体制相比,“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在减少行政层级、降低行政成本、发展县域经济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导向下,“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在我国逐步推广,已成为我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以广东省为例,在全面分析“省直管县”改革绩效的基础上,剖析改革存在的各种阻力,积极探索改革实现路径,从而构建符合国情的地方财政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市管县”体制暴露出加剧市县矛盾、增加行政成本、影响行政效能、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等问题。与“市管县”体制相比,“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在减少行政层级、降低行政成本、发展县域经济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导向下,“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在我国逐步推广,已成为我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以广东省为例,在全面分析“省直管县”改革绩效的基础上,剖析改革存在的各种阻力,积极探索改革实现路径,从而构建符合国情的地方财政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6.
一、昭平县实施自治区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情况2010年起,广西在全区范围内选择十二个县份实施自治区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昭平县是试点县之一。昭平县严格按照自治区财政厅实施自治区直管县财政体制试点改革的要求和具体部署,推动财政体制改革,努力理顺昭平县与贺州市的财政运行关系,努力建立昭平县至自治区财政厅的财政体制,努力提高县级财政管理水平,推动财政理财水平上升新平台。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家在新形势下社会经济的发展,"省直管县"的财政体制势在必行,通过分析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利弊,提出一些对策意见.  相似文献   

8.
一、"省直管县"改革的目的和内容"省直管县"改革是指将地方财政管理关系由目前的省—市—县三级体制转变为省—市、省—县二级体制,对县的财政管理由现在的省管市—市管县模式变为由省替代市。实行省直管县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减少财政层级,使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统一。政府层级越多,政府间财政关系越复杂,协调政府间财政关系就越困难。"省直管县"本质上是一个地方政府辖区的最优规模确定问题,也是一个地方财政体制的集权与分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决定从2010年1月1日起推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这一改革已实施五年,有必要对政策效果进行研究。利用双重差分法(DID)对湖南省14个市州和122个县2005—2014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有助于促进贫困县县域经济的发展;"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有助于促进非贫困县县域经济的发展;"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对市本级经济发展也具有促进作用。"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程度有赖于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湖南"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更有利于贫困县经济的发展。并提出湖南应进一步扩大"省直管县"改革实施范围,扩大县级政府的经济发展权限。  相似文献   

10.
财政部发布的《关于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在2012年年底前,全国除民族自治地区外全面推进"省直管县"财政改革。"省直管县"财政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简化管理层次,提高管理效率,为县级财政创造宽松有利的发展环境。由于"省直管县"财政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省直管县"财政体制在各省陆续实施,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既有的市管县体制存在的各种弊端。可以预期,这项改革措施有减少行政管理成本、解决县乡财政困难、促进县域经济增长等多种潜在作用。但可能存在的问题是,该财政体制如何促进经济增长?文章利用江苏省51个县(市)2004-2009年的空间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省直管县"财政体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县(市)扩权而产生的"政府竞争效应"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位于湖北省西部的秭归县近年来依托三峡工程的连带效应,经济发展日趋迅速,虽然不断提高财政推动经济发展的能力,但是财政体制和管理仍有不适应形势发展的地方。对秭归县财政收支进行一些思考,期望通过分析秭归县地方财政的现状和发展障碍,探索三峡库区县级财政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并为与秭归县相类似情况地区的发展提供相关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中国封建时代一直存在皇室财政和政府财政两大平行的财政收支系统.皇室财政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也是以皇权追求财权的重要手段,历代皇室财政的变迁突出体现了皇权这一最大化私权的无约束扩张.我国当前的"小金库"现象与皇室私财有着社会制度的本质区别,但同样源于一个体制顽疾,即国家机构中"私权"的存在与扩张,这种私权以国家公权力为依托,并未受到制度的有效规制.从源头上治理"小金库"问题,需要建立制度化的财权关系,深化财税收支体制改革,完善全方位监督体系,以规范公权力的行为边界进而遏制部门私权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辛亥革命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末清初以黄宗羲为代表的思想家鼓吹“乡治”,极大地拓展了作为“地方公论”产物的“乡里空间”范围,并由县延伸至省一级,直接促进了“一省之力”的成熟和独立,最终形成了辛亥革命以各省独立获得成功这一独特形态。这种视角有别于传统的现代性坐标,可以使我们对中国近现代历史有更全面的把握。  相似文献   

15.
县域经济是以行政区划分的地理空间,是以发展本地经济为宗旨的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特点且功能相对完备和健全的经济单元.新疆发展县域经济对促进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至关重要.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支持的力度和金融服务的状况,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促进或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6.
"省管县"作为一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措施以及经济和社会政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评估其经济效应对深化和推广省管县体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然而由于在省管县体制的实施中,不同区域主体的受益或受损并不相同,还需要差别化评价。基于此,从县、设区市、省三个层面重点考察"省管县"体制对经济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省管县"体制的推行有效提升了区际统筹发展能力和财政利用针对性,客观上刺激了县级城市经济发展活力,并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但是"省管县"体制在经济增长质量、中心城市功能强化、区际协调等方面也带来了一些弊端。为了更好地贯彻省管县体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因地制宜地对不同政府层级、不同城市实施针对性举措。  相似文献   

17.
“省直管县”改革的经济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猛 《经济学家》2012,(3):55-58
本文实证研究了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的经济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县乡财政困境具有很大的惯性,其破解过程无法"一蹴而就";在县级政府尚未完全脱离地级市管辖的情况下,单纯依靠财政省直管县改革,县乡财政困境不但没有得到缓解,反而加剧了;在基层政府存在财政困境的情况下,压缩其经济建设支出,财政困境将进一步加剧;推行省直管县改革,县域经济增长及其波动的变化趋势具有不确定性;压缩财政供养人口,将促进县域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8.
2008年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重大的影响,国际金融格局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本文主要分析了国际汇率体系、国际收支和国际储备体系、国别经济政策与国际间经济政策协调的变化。在后危机时期,美国经济也受国际金融格局变化的影响,包括美元中心地位的问题、“中心一外围”模式可持续性的问题和美国的国际经济领导权问题。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国际几种主要货币汇率波动增大,国际汇率体系弹性增大,国际收支总体失衡程度下降,美元为主的国际储备体系呈多元化趋势,先进经济体与新兴发展经济体的经济协调在加强,美元的霸权地位面临挑战,美国在国际分工中的中心地位在下降,美国在国际经济的主导地位也在逐渐下降,新兴经济体获得更多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9.
现行的财政支出式分权导致地方财政收支不平衡状况日益严重,而地方政府在收入自主能力受约束的条件下,只能依赖土地财政来缓解地方财政赤字压力。现行的政绩考评体系、预算制度不完善是造成土地财政的重要根源。本文以中部欠发达地区J省为例,验证了地方财政赤字对土地财政的正向影响效应,建议通过完善现行的财政分权体制,赋予地方政府更多的财权,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强化预算的归一性,同时构建以人为本、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绩考评机制来根治土地财政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内生区域金融发展理论为基础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同时引入贫困因素进一步识别区域金融与经济的非线性关系,将实证对象细化到县域层面,运用系统GMM方法检验贫困与非贫困县域金融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本文研究发现,信贷层面上的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效应普遍存在,而储蓄层面金融发展的效应则存在地区差异,非贫困县的储蓄与经济无关,贫困县的储蓄与经济增长负相关。因此本文指出,区域信贷配给和区域信贷创造理论更适于解释贫困地区的金融发展问题,贫困县域储蓄的负效应是本地储蓄外流和转化效率低下的结果,与我国银行业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